他給城市建設「提建議」為什麼總是那麼准?長江日報記者專訪「市民參事」胡全志

長江日報 發佈 2022-02-24T06:50:39+00:00

上周,針對老舊小區改造,胡全志和武漢市政府參事室同事前往江岸區台北街道和美社區調研,回來起草了一份4500字的建議,提交給市政府參事室。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4日訊(記者萬建輝)「如果不能加裝電梯,不更換老化下水道,安裝了消防設施而不通水……僅僅是重刷外牆、修補道路,改造的實質意義並不大。」上周,針對老舊小區改造,胡全志和武漢市政府參事室同事前往江岸區台北街道和美社區調研,回來起草了一份4500字的建議,提交給市政府參事室。參事室完善建議後,將呈送市政府。

胡全志對漢口孫中山先生銅像基座上的碑文表述不準確提出建議。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今年65歲的胡全志多年來通過政府公開渠道和本地媒體給武漢城市建設「提意見」,給出的解決辦法經常被政府部門採納。為此,他連續多年受聘為武漢市政府參事。

胡全志發現的問題受到市民關注、社會歡迎。同時,他提出的解決辦法對政府部門的幫助很大,落實率高。這是什麼原因呢?連日來,長江日報通過持續採訪「解碼」胡全志。

他關心城市關注生活

提出的建議有根有源

從教師崗位退休的胡全志如今和妻兒住在漢口老城區一套兩居室里。

2月21日下午,記者找到胡全志住的舊居民樓,登上天井裡的水泥樓梯,進入他家中。他家的客廳不大,採光也不是很好。窗台上的鳥籠里,一隻八哥突然開口「咕噥」起來。胡全志走上前,喊著八哥的名字,跟它打招呼。「走,走,去買菜。」八哥竟然模仿胡全志的腔調,一口武漢話,令人捧腹。

胡全志在街上步行時,發現路邊有一處問題,拿出手機拍照記錄。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胡全志從小在漢口公安路長大,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擔任學生幹部,熱心參加街道義務勞動。青少年時期的胡全志就展現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熱忱。比如,看一場電影,他會關注影片裡的道具是否符合時代特徵,多次給電影製片廠寫信,指出其中「穿幫」「不實」的細節。

胡全志高中畢業後下放農村,當過民辦教師。1980年,他回城進入武漢工業鍋爐總廠工作。之後,他在武漢機械報社上班。

後來,胡全志進入武漢市第一技術學校(現為武漢技師學院)工作。1996年,他被借調到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開始接觸市民的各種建議,深受「薰陶」和啟發。其間,他頻繁「提意見」。比如,他提出適度控建高層建築的建議,理由是有安全隱患、光污染等。再比如,他提出當時的中山公園部分雕塑小品與原時代風貌不符。

2001年,胡全志提出給古琴台大門「洗臉」、改造周邊環境。很多市民都有印象,那時候,古琴台門前的長途汽車站和系列違建讓武漢這一名勝的口碑不大好。

2003年,武漢市政府研究室與本地媒體合作,向市民徵集「十件實事」建議。胡全志一口氣寫了21條建議,經媒體轉給市政府研究室,其中一部分建議被採納。他因此被評為武漢市「十大熱心市民」。2004年,他再度被評為「熱心市民」。

2006年,長江日報開闢「爭做文明武漢人」徵文專欄。胡全志寫了一封讀者來信,見報內容是「勸君早起5分鐘,莫把公汽當餐車」。這是武漢市第一個在報紙上公開提出禁止在公交車上使用一次性碗筷的建議。之後,隨著各相關部門聯手治理,這種現象被遏制。

「我看到一些社會上的瑕疵,不順眼,就像看到學生作文中的錯別字一樣,就想指出、糾正。」胡全志說。

妻子曾對胡全志抱怨:「兒子要中考了,你多留些時間關心兒子的學習吧。」於是,胡全志特意多抽時間去兒子學校,由此發現兒子身高超出同學平均水平,卻坐著全班統一高度的課桌椅。經過走訪,他發現全市普遍存在這種情況。於是,他寫出「中小學課桌椅不能一律等高」的建議,被教育部門採納,部分學校加以實施。

「你是一個普通市民,對那些城市大事投入那麼多精力幹嗎?」妻子曾經不理解地問胡全志。胡全志解釋說:「我熱愛自己的城市,有些話必須說,有些事必須做。」

做市政府參事,胡全志每月可拿到四五百元津貼,除用在出門調研的交通費上,所剩不多。退休前,他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休息時間調研、寫建議。退休後,他幾乎是全職履行參事職責。

記者問:「從物質回報上講,您這樣做值得嗎?」胡全志說:「這樣做對我個人來講好像不成比例,但對城市來講很有價值。」

2002年,當時的武漢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召開專家討論會,動議實施「城市色」,就是把城市建築塗成統一的顏色。胡全志連續發文表達疑惑:「武漢市需要『城市色』嗎?」「誰為『城市色』買單?」他認為,「城市色」是城市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積澱的自然結果,人為製造「城市色」有違城市發展規律,反覆「刷色」成本太高。文章置頂兩個月,關於「城市色」的規劃停止了。

執著做一個懂行的人

他的許多建言是「用腳跑出來的」

「你問我,為什麼我的建議總是那麼准?總能提到市民心坎上?因為我的感受來自市民群眾,我的聲音就是他們的聲音,我的建言是用腳跑出來的。」胡全志說。

為了保護武漢大樹資源,胡全志曾經跑遍漢口和漢陽,徒步考察街頭樹齡在七八十年以上的大樹數量和生存情況。漢口解放公園路上形成林蔭道的法桐究竟有多少棵,以前沒人數過,他到現場一棵一棵地測量、數,總共有380棵。在漢陽大道至歸元寺南路的一條小路(現名為肖家灣路)與在建的歸元寺北路交會處,他發現一棵野生構樹,目測樹齡在70年左右。隨後,他分別向市、區園林部門反映,希望根據武漢市主城區古樹資源較為稀缺的現狀,對這類古樹名木後備資源予以保護。2021年,他將自己對古樹名木後備資源的考察成果發布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獲得園林部門積極回應及採納。目前,園林部門已經開始對全市中心城區古樹名木後備資源進行整理備案並加以保護。

胡全志在街上步行時,會隨時觀察需要改進的地方用手機拍照記錄。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沒有對城市的熱愛,誰會沒事去數樹呢?」胡全志說,「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管理人人有責。這些樹是前人種的,後人有責任保護好,一代一代傳下去。」

2019年,胡全志向武漢市委、市政府報送了7篇建議。2020年,他報送了4篇建議。

2021年,胡全志報送5篇建議。其中,「關於將烈女渡遺蹟活化利用為旅遊精品景點的建議」,是他多次前往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廠區,經過實地踏訪,查閱諸多歷史資料加以考證形成的。

從近10年提交參事建議並得到批示的情況看,武漢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參事建議;而在落實方面,各部門態度積極,作風也更加務實。這麼多年下來,胡全志的建言成果也越來越豐富。

2019年和2021年,武漢市兩次評選「最美林蔭道」,市園林和林業局專門邀請胡全志擔任評委。

眼下,胡全志在思考的建議課題仍然具體、犀利、切實。其中,他關心的一個重點是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粉塵過多、噪音過大,居民盼加裝電梯、更新下水道卻沒被列入改造計劃。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胡全志和參事室同事前不久還前往江岸區台北街道和美社區就老舊小區改造進行實地調研。之後,他牽頭起草了《關於進一步提升我市老舊小區改造水平的建議》,本月已提交給市政府參事室。

一個個建議接連被採納

「我的生命也因此融入了城市」

2011年12月,胡全志作為「熱心市民代表」,由本地媒體推薦,參與當時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十件實事」檢查落實情況。在由武昌回漢口的輪渡上,胡全志說:「武漢市許多決策有政府智慧、有專家智慧,但還少一些民間智慧。我建議從優秀熱心市民、熟悉城市歷史文化的市民中產生一批政府參事。」

這一建議被市政府採納。2012年,選聘「市民參事」施行。經過筆試、面試、考察,胡全志等3人從175名報名者中勝出。

胡全志說,受聘為市政府參事的人要胸懷天下、情系百姓,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追求真理、敢於直言,淡泊名利、甘於奉獻。

他的「敢於直言」為許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所熟知。在參加一些政府部門組織的專家諮詢會時,他往往會敞敞亮亮地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就是在這樣的較真中,胡全志的建議被採納,一個個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共享單車數量過多、停放不規範現象在胡全志提議下得到改善。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從2013年開始,胡全志連年受市委組織部考評辦邀請擔任考評專家。作為考評專家,他不僅善於發現問題,還善於拿出意見。這需要一種「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問政勇氣。擔任市政府參事以來,胡全志先後被12個政府部門聘為社會監督員,充分行使政府參事的監督職責。

「市民參事」胡全志始終自我定位於熱心市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了「市政府參事」的身份就應當從瑣碎小事中抽離開來。他說:「城市肯定了我的建議,採納了我的建議,我的生命也因此融入了城市。我始終是這座城市的小小一分子。」

【編輯:汪宇瑾】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