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軍: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可增強消費者信心

新京報 發佈 2022-02-22T08:40:27+00:00

從打好種業翻身仗到種植技術的研發,從農機裝備的革新到銷售渠道的拓展,近年來,農業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成為越來越多的共識,甚至還有農人大膽預測,未來的農業競爭將是全產業鏈的競爭。

從打好種業翻身仗到種植技術的研發,從農機裝備的革新到銷售渠道的拓展,近年來,農業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成為越來越多的共識,甚至還有農人大膽預測,未來的農業競爭將是全產業鏈的競爭。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文件中提到「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等。

在農業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中,為什麼安全追溯和監測預警受到高度關注?對此,新京報記者採訪到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呂建軍,他表示,今年首次把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寫進中央一號文件,將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產銷對接、推動城鄉互動、推進鄉村振興和助力社會治理等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呂建軍。受訪者供圖

首次提出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農產品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首要關注的問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就要從農產品流通的全鏈條入手。目前,我國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呂建軍介紹,截至目前,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上註冊的主體已達29萬多家,產地環節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管理的規模已達50萬家,產地規模以上生產主體超過10%都已經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管理中。

新京報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您認為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呂建軍: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供應鏈,包括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等多個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是採集記錄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信息,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有效措施。同時,健全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有助於增強消費者對我國農產品的信心、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管理水平、提高職能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我國農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提供支持。

呂建軍:目前,經過政府各部門和企業多年的建設積累,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已經有了很好的產業和技術基礎,也建成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具備了整合和體系化建設的基礎。今年首次把「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我認為將有助於其在保障食品安全、促進產銷對接、推動城鄉互動、推進鄉村振興和助力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新京報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水平如何世界水平如何我國的優勢與劣勢分別

呂建軍:當前,我國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上註冊的主體已達29萬多家,產地環節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管理的規模已達50萬家,產地規模以上生產主體超過10%都已經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管理中。

呂建軍:發達國家普遍開展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建立比較完善的法律制度、技術體系和部門協作機制等,農產品追溯管理得到較大範圍的應用。我國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雖然起步相對較早,但是發展比較慢,法律制度、技術標準、推廣應用等方面都還比較薄弱。從實際運行來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推廣應用效果不足,全程追溯應用場景不夠,追溯產品的市場價值不能得到體現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的進一步推進。

新京報在您看來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有哪些可行路徑

呂建軍:綜合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還需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設,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加大政府投入,推動重點品種、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切實發揮追溯管理的示範作用,將更多的資源用於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市場化機制建設上,實現對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消費終端的數位化升級改造,推動產地農產品追溯信息全面進入流通和消費領域。

呂建軍:從微觀層面上,還需要加快農產品追溯相關科技研發與創新、應用與推廣、教育與培訓等工作,同時還需要研究推廣國內外農產品追溯新技術、新設備、新應用等,對農產品追溯相關主體進行公共宣傳和培訓,提高公眾對追溯產品的認知度,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參與追溯的積極性。

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的三個關鍵點

什麼是農業全產業鏈?此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農業全產業鏈是指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意見》還明確指出,目前,我國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快,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

新京報現階段我國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狀況如何

呂建軍:農業全產業鏈涉及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多個環節,包括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各部門、組織機構及關聯公司構成的有機整體。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後出台了多個鼓勵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政策,許多地方積極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業產業化集群,各類資本業積極進軍農業,有效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但是還不可忽視的是,農業是一個相對脆弱的產業,受自然條件和市場變化影響很大,農業產業化水平總體來說還不夠發達,且產業鏈組織結構分散、規模較小,未來還需要進行整合和集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新京報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側重「監測預警」是出於哪些考慮

呂建軍: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其實幾年前就在農業農村部其他文件中提出來了。其背景是由於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市場變化等原因,會給農產品產業鏈穩定性帶來風險。近些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應用不斷升級,物流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為市場流通和消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疊加了農產品產業鏈的各種風險,很容易累積和放大風險,一旦出了問題,會給農產品產業鏈帶來更大的傷害。

呂建軍:農業是基礎產業,農產品產業鏈比較長,涉及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多個產業,尤其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比較好的地方,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造成的危害會比較大,往往給地方經濟帶來更大衝擊。所以這次中央一號文件特別提出「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是對目前農產品產業鏈可能面臨的風險現狀進行綜合研判後,提出需要對農產品全產業鏈進行監測和預警,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等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全產業鏈進行大數據分析和評估,在出現風險時進行預警和提出解決方案,從而保持農業全產業鏈的穩定性。

新京報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方面我國還有哪些部分要花力氣提升

呂建軍: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首先是數據實時採集,如生產數據、交易和消費數據,這就需要建設足夠的信息系統,推動市場交易的數位化,構建農產品生產和交易大數據系統。其次,需要對採集的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生產、交易和需求的變化,因為市場變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這需要用到多種分析和預測的方法。最後,需要對分析和預測的結果進行研判、準確判別農產品供應鏈的狀況,及時提出應對措施。

呂建軍:總的來說,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有三個關鍵點,就是數據採集、數據分析研判、應對措施。目前,我國正在圍繞重點農產品,如小麥、水稻、蘋果、茶、肉雞、禽蛋、生豬、羊、肉牛、魚及飼料、農資等多個單品種著手建設全產業鏈大數據,建立生產、加工、儲運、銷售、消費、貿易等環節的數據清洗挖掘和分析服務模型,健全重要農產品市場和產業損害監測預警體系。

呂建軍: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方面,其實是一個不斷改善和提升的過程,因為預警需要先預測,比如預測風險和預測需求,預測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但是可以不斷改善準確度。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湧現出許多新技術,如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農產品產量預測、消費需求預測、產銷對接等技術,有效促進了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是大勢所趨

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體現在農產品中十分明顯,農民對價格尤為敏感,「天價白菜」「蘿蔔餵羊」等情況屢見不鮮。近年來,為調節經濟、引導生產,相關部門做出了一些有力的舉措,如農業農村部此前建立全國農產品市場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健全和完善農產品信息權威發布制度。那麼在此階段,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有何意義?

新京報本次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對於改善農產品的供需問題價格問題您預測能帶來多大的幫助

呂建軍:農產品價格波動是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是農產品市場供求關係的一個體現。農產品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供需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中間需要經過多級批發和零售等多個環節,信息距離遠,價格波動、供給波動和需求波動等信息,在農產品供應鏈全鏈條上逐級放大和疊加,最終導致價格大幅波動。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過大,傷農又傷民,也就是人們俗話說的「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呂建軍:這些年,各級政府通過不同方式推進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做了很好的嘗試和制度積累,形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是由於農產品自身標準化程度不高、數位化不夠、交易主體分散等原因,造成「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速度不夠快。

呂建軍:總體來看,「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是大勢所趨,農產品信息的精準預測和充分披露,能夠有效抑制市場投機行為,這不僅對於平抑供需波動和價格波動起著重要的作用,還可以倒逼農業產業的數位化和標準化,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政府可以依據農產品供需信息對市場進行精準監測調控。需要注意的是,農產品市場供需問題和價格問題受到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影響機理非常複雜,不可能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來完全消除市場波動,但是完全有可能抑制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大幅異常波動。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唐崢 校對 郭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