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之間的溝通方式決定了治療效果,最好的方式是夥伴式溝通

男科小弟 發佈 2022-02-25T14:23:59+00:00

當了這麼多年的醫生,現在是越來越糾結,越來越戰戰兢兢,因為現在的病人越來越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就會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人民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都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部分醫學知識!

當了這麼多年的醫生,現在是越來越糾結,越來越戰戰兢兢,因為現在的病人越來越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就會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

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人民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都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部分醫學知識!然而,由於人們在接收一部分片段知識後,有了先入為主的觀點,在遇到與以往認知不同時就會產生牴觸!

比如,一個糖尿病人看到醫生給自己開的液體裡有葡萄糖時會咒罵醫生,從而產生對醫生的不信任!

基於此,溝通導致的矛盾也隨之而來,並愈演愈烈。因此,為了讓更多的人受益,有效的醫患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醫患之間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導致很多誤會。

醫療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病人隨時可能出現任何意外情況。所以,醫生經常會說一些不確定的話。這種不確定性可以分散注意力,干擾準確性,減低效率和影響關係的構建,任何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焦慮,這反過來會妨礙有效的溝通。

溝通的目的就是建立雙方相互理解的基礎,而該基礎的建立,需要雙方有效的互動。

有效互動和溝通可以減少不確定性,例如患者可能經常會不確定病人的病情狀況,不確定醫生的能力,不確定醫生的態度和可信度。

這些不確定性就會讓患者沒有任何的安全感,從而處處提防醫生,即使醫生說的特別正確,患者依然不相信!而這種不信任又導致醫生也不得不被迫做出防禦,或者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一旦患者取消這樣的態度,醫生也可以儘量說些確定的話,醫患之間的有效溝通就會增加,很多誤會也就不會發生了!

而有效溝通一定是互動的,而不是單向的傳遞過程!

如果把醫患溝通看作是單向的傳遞過程,那麼信息的發送者就會認為,一旦他們表達並發送了信息,責任就完成了。

但是,如果把醫患溝通看作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那麼只有在發送者接收到反饋,知道所發出的信息如何被詮釋,是否被理解以及對接收者產生何種影響之後,互動才算完成。

僅僅告知信息或只聽是不夠的,給予信息並接受反饋,了解信息所造成的影響很關鍵!

當雙方對於溝通內容都知道了對方的觀點,並且根據對方觀點談了自己的認知,這種溝通不僅僅是公平的,更是在互動中增強了彼此的信任!



學習溝通技巧,不單單是為了患者,更是為了自己救死扶傷的初心和心理慰藉

對於那些沒事找事的患者,如果溝通不良帶來的不僅是疾病未愈,更重要的是患者心理的變化,甚至會激化矛盾,形成惡性事件。

比如,我在門診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病人:大夫,我尿頻尿痛是不是前列腺炎?

可是,這病人才20多歲,所謂的尿頻就是一天排尿5次。尿痛,是因為喝水少了偶爾會疼一下,很明顯,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碰到這樣的患者,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告訴他沒事,讓他儘快離開診室,因為他完全是占用其他患者的醫療資源。

可是,對於患者本人而言,這是頭等大事。由於知識水平有限,他對於疾病的認知有限,再加上一些媒體的不良宣傳,他就會認為他自己有問題。於是,他又去了某系男科醫院被宰了很多錢。

我們聽說後只能是既生氣又無奈,更有甚者我們不幸遇到一個心理變態(這種變態的數量還真不少),他將之前所有的哀怨,包括在某系挨坑的怨氣也發泄到我們身上,造成無可挽回的惡性事件。

說實話,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以一個吃瓜群眾的心態,不受他的影響,順著他說也可以不引火燒身。可是,我們偏偏看這種現象很不爽,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所以,我們有必要來改善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因為如果我們掌握了一些溝通技巧,一說話就讓這些人能夠不受騙,我們肯定是做了功德無量的事,同時也讓我們這些人少了一些無奈和憤怒!



單次溝通成本確實高,但是社會總的溝通成本會降低,長期來看醫患明顯受益

很多人說,你說的輕巧?!值門診,一上午要看100多個號,如果花大把時間跟這種精神異常者聊天,這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嗎?哪有那麼多時間看其他病人?

其實我們不妨這麼想,這種病人確實存在占用醫療資源的嫌疑。但是,他在你這得不到精神慰藉,就會去別的地方繼續占用其他醫療資源,反反覆覆的占用,其實社會總溝通成本是明顯浪費的。同時,如果一直得不到滿意的答覆,他甚至會做出極端行為,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溝通將他說服,社會總溝通成本是少的!

同時,這種溝通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幸福的,對於醫生來說也是有成果的,溝通完畢,心情也會明顯舒暢!



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怎麼做才能做到呢?

當然,以上的論斷肯定會被同行們恥笑站著說話不腰疼。也確實如此,我們在臨床過程中遇到排隊急著看病的病人,你要是花時間太多,就會被人催,甚至後面的患者會破口大罵,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肯定需要一些制度上的支持。所以,今天我想先從理論上給自己一個支撐。

在之前,因為人們的知識水平有限,並且獲取醫學知識的途徑,只能依賴醫生的權威講解。也正因為這樣,在之前的醫患溝通中,醫生會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甚至一直是命令的語氣,稍微好一點,會是告知的溝通模式,你覺得患者會舒服嗎?即使你說的對,我也未必鳥你!可悲的是直到現在,這種模式仍然大行其道,我們稱之為家長式溝通!

這種溝通模式積極的地方在於單次的溝通會非常快,對於很多醫院的門診醫生來說,採取這樣的模式成果斐然,半天100多個號全部完成。

當然,弊端也很明顯,患者的體驗感非常差!經常會吐槽排隊十小時,看病一分鐘!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因為沒聽明白,依從性很差,治療效果自然不會太好。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科普的不斷普及,以及很多人對於醫療知識的獲取增多,同時,還有很多關於醫生的負面新聞充斥在社會中,現在的人們對於醫生普遍存在不信任,就是剛剛之前我們說的不確定性增多!

這種對於醫生的不信任造成患者的質疑增多,而之前的家長式溝通就很容易催生雙方溝通中激烈的衝突,又由於現在醫療系統中投訴處理的漏洞,患者在診療行為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比比皆是。許多醫生為了避免被投訴,遇到這種病人採取的措施是一味的迎合和縱容,我們稱之為僕從式溝通!

僕從式溝通方式的好處,當然是表面的醫患和諧,很多醫生會受到好評,但是,弊端可想而知,就是醫生根本就沒有提供正確的治療方案,受害者無疑是患者,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患者在看到自己治療效果,會不會提出質疑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以上兩種溝通方式,顯然都不算有效溝通,所以,我要提出有效溝通的概念,就是夥伴式溝通。

夥伴式溝通指的是醫患雙方像事業夥伴一樣探討病情,目的是為了達成病情的治癒或好轉,其中有不理解,有提問,有解釋,最終在有問有答中達成共識。

這點做的最好的就是線上診療,因為線上診療基本上患者對於諮詢對象有了網上信息的查證,反而比線下的信任感更強一些,即使不滿意,也絕少發生激烈衝突,所以,醫生們的安全感也會增加,所以,在諮詢中,患者更願意問,醫生也會進行相應的解答,在一問一答中,溝通效果反而挺好!

所以,在線下就診,這種溝通方式的好處也同樣會顯而易見,因為它重塑了醫患之間的關係,達成醫患互信的目的,從而使醫療診療行為更有效,同時更高效。



寫在最後:實施不會是輕鬆的

當然,這種模式的塑造不會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會經過醫生和患者的反覆質疑,尤其是在沒有制度約束下,這種模式的執行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畢竟後面有很多患者在排隊!

因此,先形成思想觀念,再開始行為塑造,最後形成溝通習慣,才是最佳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