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尋蹤,老照片見證天后宮的歷史變遷

青島城市記憶 發佈 2022-02-28T19:38:34+00:00

每年春節期間都會到前海沿的天后宮逛一逛,「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青島只是一座開埠於十九世紀末的年輕城市,或許也只有在這處始建於明成化三年,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里,方能感受到島城五百餘年的歷史。

每年春節期間都會到前海沿的天后宮逛一逛,「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青島只是一座開埠於十九世紀末的年輕城市,或許也只有在這處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里,方能感受到島城五百餘年的歷史。

恰好翻出一篇舊圖文,是數年前一位熱心網友在城市檔案論壇里所編發,感覺很有意思,再次重編與各位讀者分享。

如下,是一張匾額上寫著「海天清晏」的老明信片。

後來,又收集到一張。

還是「海天清晏」。

這一張「海天清晏」的匾額更加清晰。

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幾個道長吃飯的地方,看環境也是「海天清晏」。

搜索網絡,找到一張當時德國人拍的照片。

翻看照片,看到道長身後的案布上有「天后聖母」四個字......

沿著思緒,便來到有著五百多年歷史的天后宮......

一百多年前的天后宮。

印刷出版的1900年從青島寄出的一張彩色明信片,還是天后宮。

進門一直走,回身見戲台。

一百多年前的老戲台

匾額上是「神明默佑」

一百多年前匾額上不是「神明默佑」,而是「澤被海國」。

院子裡的兩個大旗杆已經沒有了

門口孤獨等待的道士

正殿院門側立的石碑,「大清同治十三年」。

看紋路相同,位置應從正面移走的。

穿過「神明默佑」看見......

匾額的字已經換了......

穿過「澤被海國」,就看見「海天清晏」......

這棵大樹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這裡的風雨滄桑。

海天清晏,源自五代吳國的歐陽熙碑名"海天清晏"句,其意為"滄海波平、黃河水清、國內安定、天下太平"。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天后宮......

以上圖文由網友「救火候」2016年5月13日發表於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天后宮,始建於1467年(明成化三年),初建時稱「天妃宮」,修建了3間正殿聖母殿,2間配殿(龍王殿和財神殿),由青島村胡氏家族的胡善士在明成化初年最先發起捐地捐款,並得到胡氏家族人士的大力支持與響應。1644年,天后宮進行了整修和擴建。1733年,新天后宮大殿建成。

1865年6月,天后宮進行修繕並重建戲樓,胡存約的《海雲堂隨記》對戲樓有如下描述:坐南朝北,與正殿相靠連為一體,中間有過路台,屋頂為重檐歇山頂,履以琉璃瓦。重修之後的天后宮,「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階級,節梲耀彩,金碧輝煌,可威震四海……」

1897年,德占青島後,對青島進行規劃。位於青島區的天后宮成了「歐美人雜居區」,最初想把天后宮拆除,但遭到了民眾的強烈抵制。胡存約不畏強權帶領青島的各界人士與德國人鬥智鬥勇,最終挫敗德國人的圖謀,確保天后宮安然無恙。

1936年,青島商民集資對天后宮進行大規模擴建和整修。重修之後的戲樓,建築面積增加到1100多平方米,殿宇增加到16棟,樓頂的琉璃瓦選用黃綠色。1937年,又在原有戲樓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戲樓,並將戲台由室外移至屋內,前後與茶樓結合為一體,今天看到的天后宮戲樓就是在此基礎上整修而成。

文革期間,天后宮殿內神像被砸毀,戲樓雙層飛檐琉璃瓦被砸掉,兩側小門上「海不揚波」、「威武顯靈」的匾額不翼而飛,門口旗杆遭到雷擊,廟會被禁止,天后宮面目全非。

改革開放後,天后宮逐步得到恢復和保護,1982年,天后宮被列為青島市市級保護單位,1996年,被闢為青島民俗博物館。1997年,天后宮對外開放。1998年,天后宮進行大規模整修,並從福建複製了丟失的雍正皇帝御賜的匾額,並引進名貴樹種。1999年,天后宮廟會恢復。2000年,鐘鼓樓恢復。2009年底至2010年初,民俗博物館對天后宮戲樓進行了修繕。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