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被挖出地宮墓道砌石的世界唯一兩個皇帝合葬陵後來發掘了嗎

潛意識lv 發佈 2022-03-04T13:23:49+00:00

西安城西北梁山上的乾陵是並稱「二聖」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大周聖神皇帝武則天的陵墓,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陵,也是一座已經開挖出地宮墓道砌石而又停止發掘的陵墓。

西安城西北梁山上的乾陵是並稱「二聖」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大周聖神皇帝武則天的陵墓,這是世界上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陵,也是一座已經開挖出地宮墓道砌石而又停止發掘的陵墓。乾陵不但有鴕鳥石雕、無字碑、無頭蕃臣石像等很多獨一無二的文物,還留下了很多神秘的傳說,特別是無字碑至今還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除此之外我對已在山樑上發掘出陵墓地宮墓道砌石的墓道口也很感興趣。

2019年10月31日我從西安城西客運站坐上了到乾縣汽車站的直達快班,全程約有74公里,到站時已經將近十一點,去乾陵還得轉車。考慮到陵區不一定有餐飲供應,就在車站附近吃了一碗當地的特色小吃酸湯掛麵權作午餐,為了趕時間,午餐後直接要了一輛載人三輪車直奔乾陵。

乾陵位於乾縣縣城北面六、七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乾陵,南二峰較低,稱東、西乳峰,遠遠望去宛若女人豐隆的雙乳。古代帝王陵前均有乳台,唯乾陵依託山勢,築台建梯,形如奶頭,逼真宛然,故當地又叫「奶頭山」。乾縣人將這東、西乳峰列為八景之一:雙乳凌煙。

傳說武則天決定在關中渭北高原為唐高宗建陵,下旨星相家袁天罡和專掌陰陽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選擇吉地。袁天罡接旨後遍尋黃河兩岸,都沒找到一塊中意之處,後來來到關中,半夜子時出來觀看天象,只見一處山巒上紫氣沖天,恰好與北斗相交,於是急忙奔上山巒,找准方位,但一時找不到東西作記號,就摸出枚銅錢放地上再蓋上浮土才下山回朝復命。而李淳風接旨後沿渭水東行尋找寶地,一天正午艷陽高照之時他見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從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婦裸睡在藍天白雲之下,這少婦五官齊全,一對乳房堅挺對稱,連乳頭、肚臍也都具備。更讓他神奇的是這少婦雙腿稍稍分開,中間還有一淙清泉在終日流淌不息!李淳風大為吃驚,於是抓緊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擺八卦,拔出發針在二魚相交處扎入土中後也下山回朝復命去了。武則天聽二人說在梁山的同一方位選中吉地就派大臣去複查,發現李淳風的那根發針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銅錢的錢眼裡,其地形地貌是陰陽二儀、天地配合的完美結合,於是在弘道元年(683年)下旨吏部尚書韋待價立開工建陵。但陵的命名群臣一時爭論不休,有人說太宗陵名昭陵,高宗陵寢應為承陵,以承接太宗恩澤。有大臣上奏:梁山位於長安西北,在八卦中屬乾位,乾為陽,為天,為帝。梁山既為陛下萬年壽域的天堂帝都,乾坤相合,陛下將為永世帝王。依臣之見,應定名為乾陵!於是就定名為乾陵。

唐高宗李治於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病逝,武則天第三子李顯於靈前繼位為中宗,改年號為嗣聖元年。因李顯欲以韋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侍中,即位不滿兩月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遷房州,轉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睿宗,改年號為文明元年(684年),並臨朝稱制。文明元年八月高宗入葬乾陵。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即「建都」之意),改東都洛陽為神都,表示以洛陽為京都。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親臨則天門,大赦天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上尊號曰聖神皇帝。其實武則天在唐顯慶五年(660年)十月因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理事就參政了,夫妻二人合稱「二聖」。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二月,唐朝復辟。唐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崩逝,中宗李顯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因此乾陵就成了一座兩個皇帝的合葬墓。

三輪摩托車很快就到了修葺一新的陵區南大門,這時下起了雨,灰暗的天幕下只見寬闊筆直的司馬道(即神道)從大門直通陵墓,這是一條拾級而上的石階路,坡度平緩,但氣勢雄偉。司馬道兩側立有石雕,從南往北依次對稱排列著兩翼雕有捲雲紋的翼馬、優美的高浮雕鴕鳥、五對配有馭手的石仗馬和十對石翁仲(或稱直閣將軍)。中國不是鴕鳥的原產地,乾陵的神道上出現鴕鳥石雕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象徵,在歷代帝王神道上也屬獨此一例。

立在司馬道石翁仲盡頭右側的是座無字碑,北靠東闕樓遺址,西與《述聖紀》碑相對,這是一座聞名於世的碑。據資料記載無字碑是由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亦稱「九龍碑」;碑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線刻而成騰空飛舞的巨龍,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長2.14米,寬0.66米。關於無字碑的由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幾種說法:第一種是武則天立無字碑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三種是武則天有自知之明,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還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的兒子李顯恨透了自己的母親,她本寫好碑文,卻被李顯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了一塊無字碑。也有學者認為,石碑原本計劃刻字,但武則天死後政局動盪,各派政治勢力,始終不能對武則天作出適當的評價,因而便不了了之。還有一種說法,因為武則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別人不知如何寫碑文,所以沒有文字。

來到碑前晃眼一看這無字碑就像是就像是一根擎天柱矗立在東闕樓前,讓人震撼。這裡已經聚了一撥冒雨打著傘的人在觀看,只見石碑上部經千年風雨侵蝕後很多地方形成了條狀的黑斑,碑身上還有許多線條精細流暢的花草紋飾,而且刻了字,不再是無字碑了。據資料記載這些文字最初是宋金的遊人題字刻上去的,再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漸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或許這正符合了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其中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刻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保存比較完整,以女真文字刻寫,旁邊有漢字譯文,是研究女真文字及民族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但這些字已經很模糊,在碑下是看不清楚的。在這裡還發生了一件意外的小事件,一位正在看碑的女孩見我在拍無字碑,竟走過來對我說,把她拍到有陵墓的照片裡是很不吉利的,要刪掉,並要檢查我剛才拍的照片。我對這個妹子的無理要求很反感,但也不確定剛才是否把她拍了進去,還是讓她看了剛拍的照片,不過她也未能確定照片裡是否有她的影像,但我還是把剛拍的照片刪了重拍。

立在對面的由武則天撰文、中宗李顯書丹的《述聖紀》碑我也去看了,碑為方形,頂、身、座共七節,故又稱「七節碑」。頂部為廡殿式,屋檐四角雕刻有一力士石像,中間為五節碑身,下為碑座。資料記載碑高7.53米,每邊寬1.86米,重約89.6噸。碑上的很多字也都模糊了,幸而碑旁立有一塊記錄《述聖紀》銘文的牌子,但懶得看,無非是一些記述高宗文治武功之意的頌揚文字,不過此碑開了在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

走過用青磚包砌的闕樓基座遺址,在神道東西兩側就是聞名中外的六十一蕃臣無頭石人群像,我數了數,西側有32尊,東側有29尊,據記載原有64尊,還有三尊不知何時消失。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領紫袖,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在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史載初立時石人像背部都刻有國別、族名、官職、封爵和姓名,但我沒有細找。

考古學家對這些無頭石像進行了分析,認為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致80多萬人死亡的震級高達8-11級強烈地震,是造成100多公里外同屬震中的乾陵蕃臣石像頭部斷裂的主因,還有一部分則是毀於明末清初的戰爭中。另有民間傳聞在明初有個外國使節到乾陵遊玩,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裡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有損國格,便想把這些石像給毀了,但又怕引起當地民眾的不滿,於是便想了一個毒計。他每天晚上都到乾陵附近踐踏莊稼,然後在第二天和百姓說這都是那些石像晚上變成精怪出來糟蹋的,要想保護好莊稼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當地的群眾認為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於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

從六十一蕃臣石像往北是一個有四級台階的平台,上面有兩尊一白一黑的高大石獅,石獅後面又有八級台基,據說是朱雀門的遺址,進去就是陵園內城,迎面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狀元、陝西巡撫畢沅寫的「唐高宗乾陵」碑。有意思的是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但畢沅只提唐高宗,他認為武則天埋入乾陵時已經去除帝王封號,以皇后的身份下葬,所以,應該是唐高宗乾陵!

乾陵繼承了太宗李世民昭陵開創的「因山為陵」的形制,營建時又正值盛唐,國力充盈,因此陵園規模宏大。文獻記載,乾陵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根據西安文保中心對乾陵地宮的探測,結合已發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關文獻,專家推測乾陵墓室是由墓道、過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後三個墓室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宮即棺槨,梓宮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寶覆蓋,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宮的後室設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劍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設有寶帳,帳內設神座,周圍放置玉質的「寶綬」、「諡冊」和「哀冊」。另外在過洞兩側的耳室和甬道石門的前後,放置有大量珍貴的隨葬明器。

如此雄偉富麗的帝陵自然成了歷代盜墓賊的目標,唐末的黃巢就動用了40萬大軍來盜掘,雖然挖出了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五代時,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了所有唐朝皇陵,惟乾陵因建築牢固而得以倖免。民國初年,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雖然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因此,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不過這座讓歷代盜墓賊白費了無數功夫的乾陵,卻在1958年被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時無意間炸出了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挖掘情況與《舊唐書·嚴善思傳》「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的記載相同。鑑於1956年盲目發掘明萬曆皇帝朱翊鈞定陵造成損失的教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上報的《乾陵發掘計劃》作出了「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

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當年發掘出的乾陵地宮墓道口究竟是什麼模樣,過了朱雀門後就沿著陵園內城的路往山上走。從乾陵景區導遊圖上看,乾陵地宮墓道口位置離朱雀門還有一段距離,差不多到了梁山頂,只是越走路越小,最後竟縮成了一條小道,路面也由地磚變成了泥地,卻未見有任何類似寢宮的地方或入口。當走到一個岔路口,只見左邊小路的路面是光滑的岩石,右邊則是不知道要去哪的泥道,由於沒有路標指示,我選擇左邊的小路走,越往上路面就越陡峭崎嶇,是一條看似有人走過的小徑,如果不小心腳踩滑了那是會滾下山的,其間有一個地方像是被開挖過,但裸露出來的是光滑的石壁,也沒有砌石的痕跡,想想應該不是墓道口。於是只好回過頭照著原路來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不小心錯失的岔路,就這樣又走回了岔路口,但一無所獲。我對於沒找到陵寢發掘過的墓道口很不甘心,又選擇右邊的泥路走,路上未見有人,也不知道這條路到底通向什麼地方、距離盡頭還有多遠,就這樣毫無頭緒的走了二十多分鐘,累得氣喘八哈的還是沒找到墓道口,最後只有垂頭喪氣的下了山。

回到朱雀門附近的樹林裡,坐下來再次研讀導遊圖,覺得走的路程早已超過了墓道口的位置,但轉念一想可能是陵區為了防盜掘已經把墓道口進行了掩埋,目的就是不讓遊客找到。而此時也感覺有些累,不想再重新走進去一次了,也罷,回去吧!於是就沿著司馬道走出了陵區,坐上了乾陵到乾縣汽車站的專線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