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帕運會,為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中國方案 | 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 發佈 2022-03-06T14:22:31+00:00

比如,極少數殘疾人士由於脊髓功能障礙導致體溫功能異常,對此,相關方面通過提供醫學證明等材料,確保其正常參賽。

「冰立方」媒體區設置了長坡道。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攝

北京冬帕運會的各項比賽正在緊張進行,人們在為各國冰雪健兒的精彩表現喝彩的同時,也注意到了本屆冬帕運會上的一些特殊關照措施。

比如,極少數殘疾人士由於脊髓功能障礙導致體溫功能異常,對此,相關方面通過提供醫學證明等材料,確保其正常參賽。再如,不能佩戴口罩的少數人員被允許佩戴防護面屏,視障人士也可以攜帶導盲犬。

這些極其細微的服務工作,不僅體現了北京冬帕運會的人文關懷,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應有之義。其實,這些具體措施只是一個縮影,借冬帕運會的契機,北京乃至中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都在大踏步地前進。

以各冬殘奧場館為例,在此次冬奧會結束後的短時間內,就已完成無障礙化改造:國家游泳中心的看台無障礙座席及衛生間均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轎廂式纜車可供輪椅使用,轎椅式纜車滿足下肢殘疾運動員帶滑雪器使用;在張家口冬殘奧村,下沉廣場設計建設了符合坡度要求的多折木質坡道,方便殘疾人通行。

這些貼心設計也受到了一致認可。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就誇讚:「運動員更衣室、無障礙坡道等設施的設計非常精巧,考慮十分周到。」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體育館和國家游泳中心等場館的無障礙改造很多都將永久保留,這也意味著這些場館賽後也將向殘疾人開放。殘疾人的運動權利,並不是在專業隊伍里才需要,更不是只在比賽時才存在。如何讓運動進入廣大普通殘疾人的日常生活,這些場館就是很好的示範。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正在組織編寫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中國方案》,將總結展示此次冬奧場館無障礙建設成果,並作為冬奧遺產,為國家甚至是世界範圍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示範參考。

事實上,此次冬帕運會的舉辦,已經把我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比如,北京此前啟動的「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專項行動」,圍繞重點領域,累計整治整改點位33.6萬個,精心打造了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冬奧會冬帕運會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基本實現無障礙化。

此外,張家口也在迅速行動,截至2022年1月,共改造了盲道358.58千米,緣石坡道4422處,無障礙衛生間680個,設置無障礙電梯、升降平台101處,無障礙停車位805個等。

可見,一次冬帕運會,極大帶動了無障礙環境的整體提升,城市變得對殘疾人更加友好了。以此為契機,我們也當把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意識提上一個新高度,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自覺,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標配,甚至是今後城鄉建設規劃時的「前置條件」。

在此次冬帕運會開幕式上,有一幕非常感人:中國殘疾人田徑運動員李端摸索了將近1分多鐘,才把主火炬點燃,這個過程里全場是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全世界都在為他「加油」,也無不為這份生命的力量所打動。

這也生動表明,占全球人口15%的12億殘疾人跟你我並無不同,他們的生命也充滿了無限可能。而讓他們可以更自由、更安全、更體面地進入社會生活的日常圖景,也當成為人類社會運轉的思維底色。

也因此,期待此次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不僅可以為無障礙建設提供中國方案,也能夠大幅度提升關愛殘疾人的社會人文環境,讓我們和「我們這百分之十五」攜手逐夢往前。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夏研(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盧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