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收入主要來源;冷知識!什麼是農業物聯網

農業行業觀察 發佈 2022-03-09T08:20:05+00:00

數據: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營業收入主要來源;相關政策表示,加快優質飼草青貯、農作物秸稈飼料製備、畜禽糞污肥料化利用等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推動構建農牧配套、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


#三農日報#農業行業觀察出品

導讀:今天是2022年3月8日(星期二)政策:推廣綠色高效養殖裝備技術;數據: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冷知識!什麼是農業物聯網;首農食品集團:2021年營收1800億元;得利斯食品:募資9.85億元發力預製菜產業;資本大佬沈南鵬兩會提案:發掘農業微生物應用潛力...

【熱點】

政策:推廣綠色高效養殖裝備技術

相關政策表示,加快優質飼草青貯、農作物秸稈飼料製備、畜禽糞污肥料化利用等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推動構建農牧配套、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遴選推廣畜牧水產綠色高效養殖機械化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模式,示範推廣精準飼餵、智能環控、疫病防控、高效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水質淨化處理等高效專用技術裝備。

更多關注農業食品、農業科技、農業生鮮、農業電商等領域的新政策、創新、新商業、新布局,一手行業情報、財報、行業內參,請閱讀由【農業行業觀察】(產業● 科技● 商業)編輯團隊梳理的價值信息...

01、數據: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營業收入主要來源

據統計,2020年農業總產值10.7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23.2萬億元,其中食品加工業營業收入12萬億元,占比超過50%。休閒農業、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農村電商等營業收入超3萬億元。

02、首農食品集團:2021年營收1800億元

近日,首農食品集團召開2022年工作會。首農食品集團董事長王國豐曾透露,2021年首農食品集團營業收入預計達到1800億元。他還對2022年經濟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即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要同比增長8%。

按照上述數據測算,2022年首農食品集團將衝擊2000億的新目標。這並不意外,早在2019年,首農食品集團提出了到2025年實現「收入利潤翻一番,躋身世界500強」的戰略目標。

03、海大集團:2021年養豬虧損近10億元

近日,海大集團發布了2021年業績快報,預計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為867.40億元,同比增長43.79%;淨利潤為16.01億元,同比下降36.54%;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同比下降39.38%。海大集團去年出欄生豬200萬頭,虧損9億-10億元。

04、得利斯食品:募資9.85億元發力預製菜產業

近日,得利斯食品披露《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之發行情況報告書》,本次定增發行對象繳付的認購資金總計9.85億元已繳入指定帳戶。得利斯計劃投資3.9億元用於「200萬頭/年生豬屠宰及肉製品加工項目」,實施地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原料生豬主要來自陝西咸陽以及陝南地區15個生豬基地重點縣,主要產品涵蓋白條豬(二胴體)、冷卻肉,均系圍繞現有主營業務開展。未來整體戰略方向是以預製菜及肉製品精深加工為主,做大食品和健康板塊。

05、資本大佬沈南鵬兩會提案:發掘農業微生物應用潛力

在第二份關於現代農業建設的提案中,沈南鵬認為微生物資源對促進可持續農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對於充分發掘農業微生物的應用潛力,推進高產優質、綠色高效現代農業,他建議加強農業微生物學科研突破,拓展專項支持範圍;加大微生物產品應用推廣和固碳菌株研發支持;政企共建充實菌種保藏力量,以資源摸底和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開發利用;優化財稅和肥效評價政策,「肥藥雙減」緩解對土壤微生物的傷害。

06、冷知識!什麼是農業物聯網

農業物聯網是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中的應用,依據全過程、全要素、全系統的「三全」理論,探索人機牧一體化的模式、方法,並針對溫室大棚、畜牧養殖場,開展氣象環境、畜舍環境、生命本體、產品產量等傳感器研發。其中,農產品物流以及動植物本體的相關信息,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移動通信無線網和網際網路傳輸,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過程監控,科學決策和實時服務。

好的,這就是今天(3月8日)的三農日報全部內容,看趨勢、看預判、看布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