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困局:外來魚占比高達96%,放生行為「禍害」土著魚?

牧海 發佈 2022-03-07T14:38:58+00:00

日月潭是寶島台灣上的一顆明珠,「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是對湖區風景的真實寫照,很多大陸遊客對此也是耳熟能詳。

日月潭是寶島台灣上的一顆明珠,「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是對湖區風景的真實寫照,很多大陸遊客對此也是耳熟能詳。湖中央的光華島把湖面分成兩部分,北面的日潭面積較大,南面的月潭湖型瘦長,兩潭合稱龍湖、雙潭、水社大湖,現已成為台灣省的標誌性景點之一。

日月潭風景秀麗,湖中盛產曲腰魚與奇力魚,潭蝦的味道也是一絕。其中,曲腰魚在台灣的知名度最高,學名為翹嘴紅鮊,和「太湖三白」之一的白魚屬於同物異名。然而,秀麗的湖面之下卻暗藏隱患,暫且不說泥沙淤積的問題,僅僅是外來物種的入侵就已讓本土物種招架不住,當地漁民對此更是叫苦不迭。

日月潭的困局

台灣省位於我國東南海域,西隔台灣海峽和福建省相望,全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島內山脈眾多,自東北向西南延伸,地勢非常陡峭。島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260多座,最高的玉山主峰將近4000米,受這種地勢影響,山區河流的發電潛力也是相當可觀。

台灣是我國降雨量最多的地域之一。基隆市南部的火燒寮,年均降雨量高達6489.0毫米,相當於北京10年或者上海6年的降雨量。1912年,當地降雨量達到了驚人的8408.0毫米,而年雨量在4000~5000毫米的地區在台灣還有不少,遠比「雅州天漏」誇張得多。

位於中央山脈的日月潭同樣也是「降雨的饋贈」,水面約8~10平方公里,論面積算是台灣省最大的內陸湖泊——當然,也是一個富饒的淡水魚寶庫。

據史料記載,清朝統一台灣後,藍鼎元(被後人譽為「籌台之宗匠」)曾在日月潭看到過魚蝦成群的富饒景象:「水深魚肥且繁多,番(指高山族)不用罾罟,駕蟒甲(獨木舟),挾弓矢射之,須臾盈筐」。大意是台灣的土著居民高山族利用弓箭等器具射魚,一會兒功夫就能收穫一筐魚。後來,郁永和等人在台灣也看到了類似的景象:「番人夫婦,乘蟒甲射魚」。

當時的日月潭還是一種天然淳樸的生態環境,土著魚是湖中的優勢物種。但從2006年開始,一種蛇頭魚的引入徹底改變了土著魚當家的格局,傳統漁業也遭到了巨大打擊。

據台灣媒體報導,蛇頭魚曾多次被日月潭的漁民捕到,這種魚性情兇猛,食性貪婪,成年個體能長到1.3米以上,體重可達24公斤。除了魚蝦,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也都在蛇頭魚的捕食名單上,因此台灣居民也稱之為「魚虎」。

據調查,日月潭中的魚類有33種,常見的土著魚有草魚、台灣馬口魚、羅漢魚等等。外來魚的擴張態勢令人不安,有漁民反映,捕上來的漁獲物中有70%都是外來物種,玻璃魚、紅魔鬼等遠超本土魚,「魚虎」更是其中的強勢角色。

「魚虎」到底是什麼魚?

事實上,肆虐日月潭的蛇頭魚是一種鱧科魚類,學名為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最初的原產地是泰國、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目前已成為世界性魚種。

台灣引入小盾鱧最初是用於觀賞,因為其幼魚體色鮮紅,體側有兩條黑色條紋,顏值頗高,所以很受國際觀賞魚市場的歡迎。

但隨著小盾鱧的不斷發育,條紋和紅色都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藍黑色和白色的圖案。出人意料的是,小盾鱧生長速度極快,最大能長到1.5米,食慾驚人,再加上顏值上的落差,因此很多買家最終不得不選擇棄養,將其「放生」到野外水域中。

這也是美國在2003~2005年,加拿大在2010年相繼在野外發現小盾鱧的共同原因。

一項針對日月潭生態資源的監測調查顯示,從2006年開始,湖內外來物種不斷繁殖增多,如今的比例已經高達96%,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觀賞魚,比如九間始麗魚,唇形冠麗鯛等等。這些魚與小盾鱧一樣,均是棄養和放生的產物,並且攻擊性強,對土著魚的生存構成了多重威脅。

2021年7月19日,南投縣魚池鎮的漁民發起呼籲,要求當地政府消滅日益猖獗的小盾鱧。原因也很明確,漁民賴以生計的土著魚漁獲大幅減少,過去曾盛產的曲腰魚和奇力魚現狀慘澹,甚至陷入了瀕臨滅絕的困局。

為保護土著魚,台灣漁民先後三次通過電捕消滅了約5000條小盾鱧,其中在元光寺附近水域的密度最大。保守估計,湖內現存的小盾鱧至少在2000條左右,更為棘手的是——很多懷卵的雌魚相繼被發現,這意味著小盾鱧已經開始自然繁殖,將來的數量或將出現爆發性增長。

2米長怪魚現身日月潭,這並不是好事

2022年2月9日,台灣的日月潭協會發布了一條消息:一條2米長的「水怪」在日月潭湖面現身!

首先發現這條怪魚的是划艇教練賴先生,當時他正帶領一群槳板運動員日常訓練,不料突然在水中目擊了一條特別大的不明生物,身體呈灰黑色,體型細長,看起來像是一條大魚。

賴先生隨即快速划船向不明生物靠近,近距離觀察了大約一分鐘,可以確定該生物確實是一條魚。據賴先生回憶,槳板的強度有3米多長,而這條魚在離他最近的時候體長就超過了船槳的一半,估計長度至少在2米左右。

他還進一步補充道,他本人在日月潭工作了很長時間,但之前從未在湖面附近看到過魚,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通過視頻分析,日月潭協會的專業人士指出這是一條原產自澳大利亞的物種,名為斑點長鰭鰻(Anguilla reinhardtii)。

斑點長鰭鰻是一種體型巨大的淡水鰻魚,雌魚比雄魚更大,成年後體長可達1.6米,最大可達3米。從體型上看,長鰭鰻和小盾鱧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而前者被引入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後者。

引入者是台灣高校的研究人員,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

「為了以生態友好的方式消滅蛇頭魚和其受精卵,我們的方法是引入巨型長鰭鰻,因為它們能捕食蛇頭魚的幼魚和魚卵,從而起到控制作用。」

如今,湖中確實出現了巨型長鰭鰻,說明生長良好,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長鰭鰻本身也是外來物種,10~20公斤的體重足以對土著魚構成威脅,再加上食性雜、攻擊性強的特性,未來會不會成為新的「魚虎」?引入後是否成為更高營養級的優勢物種?這些問題都需要充分考慮。

從生態學角度來思考,為了控制一個泛濫物種而引入它的天敵,這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控制方法,很容易造成另一個極端。

例如,澳大利亞為了控制泛濫的老鼠而從海外引入了貓,其中一部分家貓長期流浪在野外,逐漸形成了獨立種群。據估算,澳洲目前的野貓在200萬~630萬隻左右,每天獵殺的鳥類和爬行類數以百萬計。

田野調查表明,有20多個物種的滅絕原因都指向了野貓;在目前現存的物種中,斑杜鵑、食蟻獸、黑腳岩袋鼠等100多個本土物種正在遭受威脅,而野貓早已處於不可控狀態。澳洲如此,我國的珠江、黃河亦是如此,外來物種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總結

日月潭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但盲目引入外來物種卻招致了成本高昂的生態罰單。以黑魚、小盾鱧為代表的鱧科魚類繁殖力強,性情兇猛,親魚在繁殖期間還有育幼行為,因此後代的成活率很高。

人工捕除效率太低,對於控制物種的泛濫趨勢幾乎是杯水車薪;引入新的天敵同樣也不保險,新的危機或許正在醞釀。總之,引入物種之前還需慎重考量,只有做足準備和生態評估,風險才能降到最低。

對此,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