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建設 溫暖賽場內外(大視野)

國際萬花筒 發佈 2022-03-11T18:37:53+00:00

開賽以來,北京冬帕運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得到了來自各代表團運動員、官員以及無障礙專家的稱讚,賽場內外,衣食住行的處處細節均體現著「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人民日報

隨處可見的無障礙坡道、房間內單臂可操作的推拉門、雪上項目場館特設的無障礙打蠟房……開賽以來,北京冬帕運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得到了來自各代表團運動員、官員以及無障礙專家的稱讚,賽場內外,衣食住行的處處細節均體現著「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

為殘奧運動員提供貼心服務

「北京冬奧會閉幕後,我們僅用44個小時就完成了由冬奧村向冬殘奧村的全部轉換工作。」北京冬奧組委帕運會部部長楊金奎介紹。自籌辦初期,北京冬奧會與冬帕運會按照《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指南》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在場館設施、賽會服務和城市運行工作中落實無障礙技術高標準,不僅為運動員創造無障礙的比賽環境,也為所有涉奧人員提供無障礙保障。

「為了能讓殘疾人在北京冬帕運會期間順利參賽、工作以及觀賽,我們在硬體、軟體上均做了充分的準備。」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殘奧整合經理劉里里說。據介紹,在張家口賽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在賽道外沿設置了2.5米寬、近1000米長的輪椅運動員專用通道。

在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殘奧運動員往返賽場多依賴纜車。其中,轎廂式、吊椅式纜車投入使用,方便了殘奧運動員出行。不論坐輪椅還是攜帶滑雪器具,上下纜車均非常方便。荷蘭代表團殘奧高山滑雪隊教練尼基·埃爾斯沃德多次參加世界大賽,對各地無障礙環境及設施深有體會。他表示:「這裡的硬體設施和無障礙設施,都是我所參加過的冬帕運會中最好的。」

在北京冬殘奧村,殘奧運動員感受到貼心的無障礙環境帶來的方便。為便於視障運動員出行和生活,冬殘奧村電梯均設有盲文,運動員餐廳也設有盲文菜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冬殘奧村里,有路的地方,就有盲道。」25歲的美國代表團殘奧冰球隊員凱爾·西奇深有體會:「電梯的空間很大,有利於我們使用輪椅,臥室中床的高度調低了,便於我們使用,冬殘奧村的無障礙設施實在是太方便了!」

為更多人帶來安全和便利

「無障礙環境不僅是保障殘疾人朋友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條件,也會給我們身邊的老年人、傷病員乃至健全人帶來更多安全和便利,對全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說。

「不僅殘障人士,其他行動不方便的人也是我們關注的對象。」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場館運行中心無障礙領域經理張寒冰與他的團隊每天都會細心檢查園區內幾百處無障礙設施,以滿足各類人群的需要。

據國家游泳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游泳中心的看台無障礙座席及衛生間數量均比原來增加了一倍,並且將作為永久設施保留;為了讓殘疾人觀眾擁有最佳觀賽視角,場館還將無障礙座席全部設置在「黃金座席」。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專門成立了移動助行團隊,為殘疾人觀眾提供服務。

「希望通過舉辦北京冬帕運會,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獲得更多更好的就業、教育、醫療機會。」嚴家蓉說。

為城市留下更多無障礙遺產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無障礙環境,同時我們也看到了2008年北京帕運會留下來的無障礙設施。」國際殘奧委會新聞發言人克雷格·斯彭斯說。

2019年11月,北京市抓住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籌辦契機,啟動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專項行動。截至2021年底,累計整治整改點位33.6萬個,打造了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冬奧會冬帕運會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基本實現無障礙化。

楊金奎說:「目前正在組織編寫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無障礙中國方案》,將總結展示北京冬奧會及冬帕運會場館無障礙建設成果,並作為冬奧遺產為國家乃至世界範圍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示範。」

北京冬帕運會將堅持賽時需求和賽後利用並重,永久保留3個賽區所有場館,為城市留下更多的無障礙遺產,帶動殘疾人參與體育運動,更好地融入社會,帶給殘疾人朋友安全感和幸福感。(記者 閆伊喬 王亮 楊笑雨)

《人民日報》(2022年03月12日第10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