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詩歌印象

這裏是黔東南 發佈 2022-03-13T02:00:23+00:00

越山長期從事油畫、鋼筆畫、國畫的創作,並出版多個書畫集,是黔東南美術創作有一定影響的青年畫家之一。出乎意料的是,他近年來創作了不少的詩歌,連續出版了《與伯爵同行》《雙面人生》兩部詩集,一下子進入黔東南詩歌界的視野,引發不少詩歌愛好者的關注和好評。

越山長期從事油畫、鋼筆畫、國畫的創作,並出版多個書畫集,是黔東南美術創作有一定影響的青年畫家之一。出乎意料的是,他近年來創作了不少的詩歌,連續出版了《與伯爵同行》《雙面人生》兩部詩集,一下子進入黔東南詩歌界的視野,引發不少詩歌愛好者的關注和好評。

  春節期間,認真研讀越山的兩部詩作,詩人越山的詩歌給我留下了非常獨特而深刻的印象。

  越山的詩歌屬於城市朦朧詩的範疇,他的詩語言簡潔乾淨,意象豐富,思想深邃。富於哲思。品讀他的作品,可以發現,他的詩歌,多是對城市生活深入觀察與體驗,並觀照內心的情感,自然流溢於筆端的作品。如《雙面人文》這個集子中的《不夜城》《城市的序曲》《登上另一輛在雨中哼唱的公交車》《紅舞鞋》《局部的城市》《貓》《我和玫瑰被推入喧露的廣場》等等,均是城市生活中最普遍的具象,經過詩人的精細觀察、思考和選擇,進入詩人創作的思維空間,成為詩人詩歌創作時信手拈來的生動意象。

  在創作手法上,作者對城市生活的觀照是非常具體而又含蓄的。這是一個詩人創作的高明之處。一首優秀的現代詩,不僅語言具有音樂美,意象精美,情感真摯而含蓄,且思想深刻。才能令人拍手稱奇,百讀不厭。如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是一首精緻的城市朦朧詩。這首隻有四句的現代詩,意韻含蓄但意象卻十分豐富:明月、橋、橋上看風景的人、窗子、樓上看風景的人,系列充滿畫意的意象,與詩人內心複雜的情感與城市生活雜糅在一起,血肉豐滿,情態兼美。是純粹的城市風光寫意?是對夢中情人的美好期待?還是一種生活的迷茫與綣繾?一百個讀者,可能會有一百種理解和解讀。詩歌的美,也正居於詩歌本身帶給讀者豐富多樣的閱讀理解和宏大的想像空間。

  越山的詩歌就具有了這方面的特點。例如他的《不夜城》:「黑夜深處的這個冬天/在城市的懷裡/躺著//十字路口的井蓋下/影子脫身逃離//風衝撞著/甩開萎縮的枝葉/從柵欄處的一扇後門飛起/落回到另一條小巷//小巷裡/緊閉的窗/和教堂鐘聲的懺悔書/已停在屋檐跟前//影子看到/汽車在路上/蠕動/緩慢爬行/路是狹窄乾涸的水溝/被冰冷的街燈侵蝕//噪音/城市裡的詠嘆調/在另一個冬天的拐角處/它們收起喬裝的翅膀酣眠//影子在城市的冬天/僵硬地移動//他們開始找尋/城市關注的秘密花園/幾乎在夢裡//黑夜用一群夢遊者/掌控著黎明//這晚/城市/有了一個放縱的名字/不夜城//」燈火通明的不夜城,在古今眾多作家的筆下,往往是繁榮、生氣、活力的寫照。詩人越山眼中的不夜城,卻顯得別具一格:冬天的深夜、冰冷的井蓋、脫離的影子、衝撞的寒風、萎縮的樹葉、緊閉著門窗的傳出懺悔聲的教堂、蠕動在乾涸水溝的汽車等等豐富的意象下,整個不夜城顯得冷寂、灰暗、單調、生硬、沉悶,令人心悸、讓人窒息。這樣的不夜城,給人以一種強烈的壓抑氣象。這樣的不夜城,不像是今天現代人口稠密、經濟繁榮、萬家燈火的現代都市,更像是歐洲中世紀時期那些邊遠的鄉村夜晚的小鎮。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種書寫城市的詩歌?或者是出於一種責任,在慣看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日夜不眠的城市風景之外,詩人對城市的浮華產生某種隱憂。當然,詩中的不夜城並非寫實,也許僅僅只是詩人心中的一個包含書寫意象的一個大環境,一個並不存在於現實中的想像空間,一個書寫心底意念的大背景。但從詩中,我們可能真切地體會到,詩人對城市生活、城市現象、城市文明、城市的規劃發展和未來等等,有著自己的別樣的思考與期待。引領著讀者在閱讀詩歌文本的同時,對城市、城市生活、城市理想和城市危機的審思。也正是帶有哲思性的詩境,使詩歌內涵變得更加豐盈、飽滿、厚實。

  在越山詩集中,像這樣的詩歌占有相當的比例。像《雙面人文》中的《從失眠者的身上穿過》《催眠術》《哥德巴赫猜想》《甲蟲》《乞討的碗》等詩作,多採用這樣的種表達手法。也正是這樣一種異常理性的詩性表達,使得越山的詩歌更加充滿張力,充盈著哲理,構築的詩境更加具有獨特的韻味和魅力,留給讀者更多想像的空間和無窮的回味。

  越山詩歌為什麼會具有這樣一種近乎鋼筆速寫這樣一種單色、冷峻和理性的氣質。這恐怕與詩人的自身個性和長期的繪畫實踐不無關係。他基本上遠離熱鬧的應酬,閒余時間幾乎是心無旁騖地安居創作室靜靜從事他的專業創作,過著自己不緊不慢、與世無爭、安閒寧靜的生活。也許正是養成了這樣一種生活習慣,他更能夠冷靜下來思考生活、品鑑生命與人生,並由此養成了對生活及環境更加敏銳、犀利、獨特的觀察方式和審判眼光——用理智和冷峻的目光打量時間和空間的一切,產生的思考與常人自然迥異,創作的詩歌當然也絕不與他人雷同——這正是一個優秀詩人最本真的使命和責任。

  每一位詩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使命和責任,但每個詩人的使命和責任絕非一致。大詩人李白的使命是寫盡詩境的灑脫與自由,杜甫的使命是表達和記錄時代的苦難;蘇東坡的使命是寫盡曲折命途最閃亮的美好,余光中表達海內外遊子的暖心的鄉愁;顧城展示一代人無法言明的無奈與迷惘;海子追求生命瞬間絢麗地綻放……每個詩人個性、氣質、閱歷、身份不同,他作為詩人存在的價值、使命和責任皆大不一樣。只要有存在的意義,詩人就會掛開自己智慧的洪閘,詩意的河流就會汪洋恣肆、巨浪排空,一瀉千里,優秀的佳作就會源源不斷湧現出來。詩人越山的責任和夢想肯定也是只有他自己明白。

  當然,越山的詩歌並非完全成熟,盡善盡美。有些詩因為過分追求含蓄而顯得生硬、晦澀,可能會導致一些讀者不理解甚至不愛讀。但這並不影響詩人繼續追求更高境界的詩歌創作的探索和努力。作為一個優秀的青年畫家和詩人,有了非常執著的詩歌創作夢想和可欽可敬的詩歌實踐,這為他創作更卓越的詩歌做足了柔綿厚實而陽光燦爛的鋪墊,相信越山的今後詩歌創作之路會越走越堅挺越寫越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