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為什麼這麼難懂?

小佳認知升級 發佈 2022-03-16T08:48:23+00:00

看過王家衛電影的人總有種感覺:他到底在說些什麼?他想表達的是什麼?他的電影為什麼這麼難懂?比如,《一代宗師》裡的名場面「本山點菸」、「葉問掰餅」等。為什麼他的電影這麼難懂呢?因為他留白太多了。他就像是程式設計師寫代碼時不加注釋,專業人士寫論文時拼命用專業術語,還不加註解。


看過王家衛電影的人總有種感覺:

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他想表達的是什麼?

他的電影為什麼這麼難懂?

比如,《一代宗師》裡的名場面「本山點菸」、「葉問掰餅」等。

為什麼他的電影這麼難懂呢?

因為他留白太多了。

他就像是程式設計師寫代碼時不加注釋,專業人士寫論文時拼命用專業術語,還不加註解。

一句話:他拍的電影就不是給門外漢看的。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是門外漢,看他的電影,自然也就只能看個熱鬧了。

在進一步解釋他為什麼這麼做之前,還是先把上面的兩個名場面解一下。

「本山點菸」這個名場面,相信看電影的時候,大家心裡都是雲山霧罩的。

只覺得裝逼,根本看不出這動作的意義,都覺得沒什麼威力。

但了解的都知道,這招叫「一點紅」,是專門戳人眼睛的陰招,極其難防。


趙本山在電影裡的動作是一手夾火柴,一手夾火柴盒,手掌向外伸(借力)。

這是加強版的「一點紅」。

葉問怎麼破的呢?

葉問偏頭用煙去接火柴,一手手掌外翻撐住桌子。


偏頭是為了躲避火柴的正面攻擊,給自己一個防守的緩衝(正面對著火柴,火柴離眼睛太近,很難防禦)。

手撐著桌子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推開桌子,拉開距離,以便防守反擊。

短暫思考片刻,就能想到如此縝密的防守策略。無怪乎本山稱其為大才。

解釋完了「本山點菸」 ,那麼「葉問掰餅」又是怎麼回事呢?

「葉問掰餅」裡面涉及的武術動作叫做「粘勁」,什麼意思呢?


「粘勁」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武術修為,高手可以後發而先至。

也就是說,兩個人的手搭在一起,一個人的手先動,後動的那個人能夠憑藉經驗和功力,和先動的那個人的手粘在一起,仿佛那個人的手從未動過一樣。

這就像拳王阿里在擂台上,靠著身體扭動躲避對方的拳頭,讓對方的拳頭全部落空一樣。

民國武術家互相切磋,不一定非要在招式里見輸贏。

武術家相互一搭手,就已經知道彼此的水平了。

在搭手時,承認自己輸了一籌,會說「晚了」(跟不上對方的動作)。


形意拳大師薛顛(李存義的徒弟,李存義是宮寶森的師兄,也就是趙本山飾演的角色)和人搭手,張口就說「你晚了」,如果對方不醒悟,他就稍微再明確地加一點兒力量,對方就會連聲說「晚了,是晚了」。

有時候,彼此聊兩句對武學的體會,也能知道對方的功夫程度。

這也不算玄,任何一種技術和藝術里都有這種現象。

眼高的人未必高,但眼低的人,手絕對不會高。

其實這個也好理解,我們都知道事物是處在相對運動中的。

如果你和你的參照物速度一致,那你相對於你的參照物就是靜止的。

比如,你坐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中,你在同一列車上的人看來你就是靜止不動的。

我們都聽過二戰時一個飛行員,在空中抓住一個飛行的物體,他以為是蟲子,結果一看竟是顆子彈。


所以,在這裡只要葉問無法擺脫宮寶森的動作,他就無法借力掰開這個餅。

也就表示他的功力不如宮寶森深厚,他就輸了。

但大家也不要以為,最後葉問掰開了這個餅,他的功夫就比宮寶森深厚了。

因為本來先發的人就有優勢,後發的人是處於被動中的,他是讓了先發的人的。

這就像拳王阿里只躲不攻,下棋時給對面讓子一樣。

輸了也並不丟人,但正像宮寶森說的一樣,他把自己的名聲給了葉問(因為門外漢不懂,只會認為宮寶森輸給了葉問)。

其實,影片中還有一個關於武術隱藏知識的名場面,但這個畫面實在太隱晦,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裡面是暗藏玄機的。


這個名場面就是「老猿掛印」,那麼這個裡面藏著什麼冷知識呢?

藏著兩個冷知識:一明一暗。

明的是:宮寶森破馬三老猿掛印的招,用的是八卦掌里的葉里藏花。

這招有個折手的動作,宮寶森對馬三沒使出來,宮二使出來了(斷了馬三一隻手)。

暗的是:這招最後有個托腮的動作,宮寶森留手了,沒用力,馬三屁事沒有,自己還以為是師傅慢了。

其實,這招威力巨大,可以斷人脊椎。

電影裡馬三被推出來,給了屋檐上的冰柱一個特寫。

冰柱都斷了,暗示著馬三的脖頸也可能斷。

火車站比武,馬三被推到火車上,又撞回來。

手扶著地撐不起來,眼裡充滿血絲。

不是火車撞的(火車沒那麼大的威力),是他脊椎斷了,腦出血。

以後不死,也會落得個半身不遂的下場 。


宮寶森留手又留話「不問恩仇」,為的就是自己形意和八卦這兩手絕活能傳下去。

那這裡就涉及一個問題了,為什麼馬三就不知道防宮二這招葉里藏花呢?

那是因為民國武術界收徒傳藝極其嚴苛,關門弟子不過寥寥數人。師傅對關門弟子那是傾囊相授。

不像一般人以為的那樣,師傅都要留一手,甚至好幾手。

因為要真是這樣,一個門派只有不斷走向衰弱了。

就像徐浩峰在電影《師傅》中展示的那樣,學拳要發守密誓言,一生真傳不過幾人,開武館可以,但不能教真的(徐浩峰是《一代宗師》的編劇之一,師從自己的二姥爺-形意拳大師 李仲軒)。

所以,馬三和宮二這對師兄妹,各自都不知道對方拳法中的絕活。

宮二不知道馬三老猿掛印中的掛印(膝頂),中了這招留下內傷。

馬三更是不知道自己老猿掛印的關隘-回頭,能被葉里藏花克制(折手)。

所以,要想在不藉助資料的情況下,看懂這部電影,那必須得是個練家子或武術愛好者才行。

那麼為什麼王家衛要把電影拍得這麼難懂?

為什麼他不把電影拍得淺顯一點,在電影中添加更多解釋呢?

那是因為他是一個文藝片導演。

電影是藝術和商業的結合,只不過有些電影藝術性占比更高一點,有些電影商業性占比更高一點。

大導演即使是在拍商業片,也會爭取藝術性和商業性的平衡。

比如,史匹柏拍的《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等。

影史最佳電影《教父》就是一部商業片。

而文藝片導演更是藝術性電影的代表,能用一個鏡頭、一句話表達完要表達的內容,就不用兩個。

鮮有人知的行業知識和精簡的語言和鏡頭,這才造就了王家衛那難懂的電影。

但只有這樣藝術性的電影才能長留於世,歷久彌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