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永不言老》第48章 邯鄲學步

扣舷獨嘯030 發佈 2022-03-18T08:22:54+00:00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全書170章,約50萬字。如果您覺得好, 懇請您在每章讀完之後,點個讚,並給予批評指正。


騎游天下之歌

扣舷獨嘯作詞

鄔元信、雷桉作曲

長篇小說《永不言老》,全書170章,約50萬字。

該書沒有印刷出版。目前正在今日頭條上連載。預計今後每天將更新一到兩章。

如果您喜歡,點擊關注,即可看到全部內容。

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開始,而是從放棄努力,向命運投降的那一刻開始的。

那些《永不言老》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老。他們老去的只是年齡,不老的是他們的氣質和精神。

您想永遠年輕嗎?請讀我的書,《永不言老》。

如果您覺得好, 懇請您在每章讀完之後,點個讚,並給予批評指正。

曉龍看到近六十歲的奶奶騎了和他一樣的距離,還幫他按摩,不禁慚愧不已。

當他想到爸爸讓他照顧好奶奶的囑咐時,不禁流下了兩行熱淚。張秋蘭慌了,問曉龍,「你的腿疼得很厲害嗎?」

曉龍擦擦眼淚連忙說,「奶奶,不疼。咱們走吧!」張秋蘭堅持又歇了半個小時後,兩人減慢速度繼續前行。

太陽依然火熱,車輪不停地旋轉。或許是李曉龍度過了第一個極點,或許是奶奶給了他力量,他們終於順利到達今天的目的地——新鄉。

李曉龍畢竟年輕,歇了一夜,雙腿輕鬆了許多。第二天從新鄉出發,到湯陰大約二十幾公里。湯陰縣是民族英雄岳飛的故里。湯陰的岳飛廟很小,以至很多香客都只能在廟外燒香,叩拜。

張秋蘭和李曉龍都是第一次參觀岳飛廟。告別岳飛廟後,張秋蘭問曉龍,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李曉龍滔滔不絕地描述起岳飛廟所看到的一切。從進門到出門,以時間為順序說得有聲有色。最後,他說印象最深的事是岳母剌字的故事。張秋蘭對李曉龍的敘述非常滿意。給他打了一百分。

李曉龍非常高興。他反問奶奶對岳飛廟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張秋蘭似乎更注重於在歷史長河中,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思索岳飛的一生。她曾在「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的對聯前久久地深思。

無論古今中外,不管什麼社會制度,似乎反腐敗問題始終是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問題。關於這一點,她害怕向十一歲的孩子說不清楚。張秋蘭想了想說,她印象最深的是岳飛書寫的出師表。雄渾有力,字裡行間表現了岳飛的英雄氣概。

第二天的行程仍然只有七十公里左右,李曉龍已經輕鬆應對了。第三天早早到達安陽,兩人到殷墟參觀。這是中國甲骨文實物出土最多的地方。

張秋蘭告訴看門人說自己帶著孫子騎自行車到北京,麻煩他們幫忙看一下自行車和行李。

看門人一聽,瞪大眼睛看著這一老一少,好像見到了外星人一樣。六十歲的老奶奶和十一歲的孫子騎自行車去北京?

北京是很遠、很遠的地方,是比邯鄲、石家莊還要遠的地方呀!幾個年輕人搶著要和他們照相留念。一位年輕小伙子告訴他們,自行車就放在這兒吧!你們放心進去轉,這兒絕對安全。

臨走時這位年輕人還給他倆一人一瓶礦泉水,一再囑咐他們保重身體,注意安全,並久久地揮手與他們告別。走了很遠很遠,張秋蘭和李曉龍還沉浸在安陽人熱烈似火的激情中。

讚揚和幫助一個人往往是舉手之勞,但它讓張秋蘭和李曉龍想得很多,很多。他們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姓什麼,叫什麼,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感謝他。在快騎出安陽的地界時,張秋蘭和李曉龍看到路邊一條標語,「文明一個人,溫暖一座城。」張秋蘭和李曉龍默默地品味著這一標語。

一個人在上百萬人口的城市中,在數千萬人口的省域內,在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中,真的微不足道,但是,他時常可以代表一個城市,一個省份,乃至一個國家。

從安陽出發,行程二十多公里,到達講武城。講武城在戰國時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武帝曹操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之後,就在這裡大興土木,築城、屯軍、練兵,把此地作為培養武將的基地,堪比近代的黃埔軍校。

張秋蘭是語文老師,三皇五帝,春秋戰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各代歷史典故,自不在話下。

騎行一路,給曉龍講解著傳說故事,歷史典故。曉龍一路上饒有興趣地聽,騎行的疲勞不知不覺忘到腦後。他們在此稍事休息,沿107國道直奔邯鄲。

趙國曾在邯鄲建都一百六十多年。歷史上出現過不少極有影響的名人。中國之大,這是唯一一個三千年沒有改過名字的城市。

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僅在歷史上占據著輝煌的一頁,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據考證,漢語總數約萬餘條成語中,竟有一千五百多條出自邯鄲。比如「圍魏救趙」、「完壁歸趙」、「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毛遂自薦」、「紙上談兵」、「一言九鼎」、「背水一戰」、「南轅北轍」、 「破釜沉舟」「利令智昏」、「鷸蚌相爭」、「黃梁美夢」等等。

這一非常奇特的歷史文化現象,映襯出邯鄲文化底蘊的厚重。張秋蘭帶領曉龍參觀了回車巷,學步橋等景點,給他講了一個又一個與邯鄲相關的成語故事。

這些歷史典故,曉龍幾乎都沒學過,但聽起來卻生動有趣。每到一個景點他不僅都認真聽講,時不時地拍些照片,還常常向奶奶提出很多問題。

在學步橋,曉龍問:「當年邯鄲人走路真的那麼優雅,那麼難學嗎?再難學,也不至於爬著回去吧?」

張秋蘭說,「據專家考證,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姿勢,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趙國邯鄲流行一種舞步叫踮屣,是一種類似於現代芭蕾舞中點著腳尖的舞步,非常優美,非常難學。」

曉龍說:「我認為這有點不合常情。學不會跳舞也罷,學不會走路也罷,肯定不至於連原本走路的姿勢也忘記了。

如果解釋為邯鄲的猿人第一個學會直行走路。燕地的猿人來學,沒有學會,最終爬著回去了,這還差不多。」

張秋蘭聽了曉龍的話,揣摩了很久。她覺得這個問題,很難拍板定案。但對曉龍的質疑態度必須拍案叫好。

張秋蘭教書時最喜歡愛提問的學生。有一次,在教授杜甫的《羌村三首》時,有一句「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有一個最調皮的同學提出質疑,雞怎麼可能上樹呢?後來張秋蘭提議讓他爸爸領他回農村老家,他真的看到雞上樹的情景。

但是,現在上課能提問的人越來越少了。標準答案越來越標準了。所以現在的學生,上課時很少提出任何質疑。

張秋蘭覺得,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對曉龍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所以,騎游北京,絕對是不虛此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