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炸了!都去看「新蝙蝠俠」

電影工廠 發佈 2022-03-18T20:30:52+00:00

這是最不像蝙蝠俠的蝙蝠俠,同時,這也是還原度最高的蝙蝠俠。之前羅伯特·帕丁森說要是演不好蝙蝠俠,他就下海拍成人片,嗐,可惜了,看不到他勾人的肉體了。因為,《新蝙蝠俠》太好看了!

他以凡軀比肩神明!這是最不像蝙蝠俠的蝙蝠俠,同時,這也是還原度最高的蝙蝠俠。(打個謎語,稍後我們解釋。)


太失望了!之前羅伯特·帕丁森說要是演不好蝙蝠俠,他就下海拍成人片,嗐,可惜了,看不到他勾人的肉體了。因為,《新蝙蝠俠》太好看了!

(沒有收錢,不過不介意國內引進公司看到這篇稿件後給我們打款



可能誇張了,畢竟這部「超英片」與眾不同,而且眾口難調,所謂文無第一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絕對值得觀眾老爺們走進電影院。不過,這片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所以在這裡做幾點提示。


首先,如果想看超級英雄上天入地拯救世界,那麼對不起,這片沒有,更沒有變異人、超能力、外星人……


如果想看大場面、高燃特效、激發腎上腺素,這片一般。


如果你是懸疑電影、偵探電影、黑色電影愛好者或者DC影迷,無腦沖!——《新蝙蝠俠》。



(本文有少量劇透,並不影響觀影,請放心食用)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最初,各位觀眾老爺們知道蝙蝠俠屬於DC漫畫宇宙(不要和漫威的復聯搞混了哦!),那麼大家知道DC代表著什麼嗎?



DC的全稱是Detective Comics,即偵探類連環漫畫,這是DC的初衷,也是蝙蝠俠最初的設定——地球上最傑出的偵探,這部《新蝙蝠俠》則回到了最初的最初,讓蝙蝠俠放下了超級英雄的重擔,回歸到偵探的身份上。



故事發生在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兩年後,這個時期的韋恩心思縝密、智商超群,但是整體心態並不夠成熟。即使自己在打擊犯罪,但是對於自己的行為能起到的效果、意義,一直都心有疑慮。


哥譚市即將面臨市長大選,原市長和新晉候選人正在拉選票的關鍵時期,


原市長慘死在自家公寓,兇手極其殘忍,在市長頭上纏滿了膠布,用血寫下了「停止撒謊」的信息。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現場還留下了一封字謎信,封面上寫著「給敬愛的蝙蝠俠」。



此時的蝙蝠俠,已經獲得了戈登警長的信任,而且這封字謎顯然和他有關,因此蝙蝠俠破例被允許前往案發現場,參與調查。



這頭還沒線索,極力反對蝙蝠俠的警察局長又慘遭毒手,在現場同樣留下了給蝙蝠俠的字謎信息;



兇案接連發生,地方檢察官在警方的眼皮子底下被炸身亡,甚至連布魯斯·韋恩本人都收到了死亡警告。


這一切連環案件都來自於一個自稱為「謎語人」的瘋狂罪犯(老觀眾肯定知道是誰,非DC粉需要知道他是個精神變態,喜歡猜謎語、智商奇高、心思縝密、手段殘忍。)



另一方面,在追查過程中,蝙蝠俠還邂逅了貓女、父親的老友法爾科內、經典反派企鵝人等角色。



當蝙蝠俠一步一步揭開真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只是謎語人的一粒棋子,並且幫助謎語人完成了更加恐怖、邪惡的計劃,哥譚市陷入崩潰,所有市民,命懸一線……


為什麼我喜歡這部《蝙蝠俠》呢?(當然,諾蘭版是永遠的神!)


首先是還原度,不是說形象還原度而是超級英雄精神內核的還原度上。


這部電影雖然稱為《蝙蝠俠》但是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精彩的懸疑電影,蝙蝠俠可以替換成任何偵探,詹姆斯·邦德、福爾摩斯、柯南、金田一等等等等,完全可行,並不影響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雖然推理部分稍顯弱化,但是整體懸疑感依舊能夠保持。



換而言之,電影劇情本身比較吸引人。


但是,蝙蝠俠身份帶來的是什麼呢?是情緒內核、是角色成長、是自我戒律的崇高道德感、是悲情主義的命運和抗爭的不屈精神。


在這部電影中,蝙蝠俠尚在義警初期,他沒有過多的高科技設備,甚至連神出鬼沒都不會。



在案發現場,沒有高科技設備的掃描,他要自己勘察現場、檢查屍體、血跡然後用隱形眼鏡攝錄下來,回去一遍又一遍地觀看。


他去地下俱樂部調查,竟然是靠敲門,問對方知道自己是誰嗎,整個一個大憨憨。但是在第二次去的時候,他學會了聲東擊西,學會了潛入,這是超級英雄的成長,是符合邏輯的,這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吃一塹長一智」式角色(對比隔壁小蜘蛛,真的一聲嘆息。)


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普通的摩托,中段出現的蝙蝠車只是改裝車,馬力大、抗擊打能力強,沒有任何火箭炮或者格林槍等花里胡哨的設備。



他的戰衣可以滑翔,但是他一次沒有實踐過,被追到窮途末路,才被逼無奈從高樓一躍而下,最終還是摔個七葷八素。



就是這樣的蝙蝠俠,憑藉一己之力,在哥譚市打擊犯罪,和龐大的地下黑惡勢力纏鬥。蝙蝠俠沒辦法一個人橫掃一大片,挨揍是經常的,全憑一身防彈制服硬抗。



甚至被揍到將要暈厥(全片有兩次蝙蝠俠被小兵揍到喪失意識,這是之前超級英雄電影很少出現的場景),他靠給自己注射藥物,緩解疼痛,然後去救人。


市民陷入水中,空中裸露的電線即將掉入水裡。他只能以肉身割斷電線,自己跌落水裡,拯救眾人。這就是我開頭的那句話,他以凡軀比肩神明!


在個人情感上,以往的蝙蝠俠聚焦於幼年的布魯斯·韋恩失去父母的痛苦,但是這一版本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添加了更為飽滿的故事情節,並且以一個近乎於羅生門的方式講述了出來。



韋恩得到的版本是:母親瑪莎身上有一些黑歷史,這件事如果揭露出來,會影響父親的競選,所以父親做了一些邪惡的事,維護家族榮譽和自身的形象。


這個版本,讓韋恩的信仰徹底崩塌了,他一直以為父母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以繼承家族精神為榮,大那是沒想到自己的家族精神卻沾滿了骯髒的鮮血。


老管家阿爾弗雷德的版本則是:母親瑪莎被那些黑歷史所折磨,陷入精神崩潰,父親托馬斯·韋恩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和家族的榮譽,他只在乎愛的人,所以他犯了錯,目的是為了保護家人。



這個版本中,韋恩又得到了救贖,他所做的一切,所保護的哥譚市,是完全有意義的,他踩在父親的肩膀上,靠自己凡人之軀,洗刷著這個城市的骯髒與齷齪。


至於哪個版本是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布魯斯·韋恩成為了蝙蝠俠,在所有人都在勸說他哥譚市沒救了的時候,他選擇了堅守,希望靠自己能一點一點改變這個城市,他義無反顧地成為了這座城的守護神,不再迷茫。



這段心路里歷程是很奇妙的,是此前很少展現的內在。相比較於此前蝙蝠俠的果斷、決絕,這個版本的蝙蝠俠更加脆弱和真實,從迷茫到堅定的轉變也更加令人信服,其身上鎖背負的責任、宿命感更加沉重,具有史詩氣質。


說兩句不中聽的吧,基本上十分還原漫畫中的哥譚市形象,骯髒、陰暗、潮濕、破敗、危機四伏,這也導致了整部影片的亮度不高,所以可能會覺得畫面昏暗。(看截圖也能看得出來吧?)


影片使用偵探片的技巧進行敘述,抽絲剝繭般推進,所以情節比較鬆散,中段會稍顯冗長,部分文戲衝突和張力不足,但是最初和最後的情節段落十分精彩,並形成首尾呼應,共同闡釋了蝙蝠俠的成長。



總之,《新蝙蝠俠》確實不同以往,絕對值得走進電影院欣賞,要是說遺憾的話,恐怕就是看不到羅伯特·帕丁森的小電影了……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