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原蟲有哪幾種?你都了解麼?

澤橋醫生 發佈 2022-03-20T16:14:46+00:00

瘧疾是一種嚴重的、有時會危及生命的熱帶疾病,該疾病由瘧原蟲引起,並通過按蚊傳播。雖然我國已經獲得了世衛組織的「無瘧疾國家」認證,但是一些邊境地區仍有瘧疾傳播的風險。出境前往國外尤其是一些非洲國家時,也會存在感染瘧疾的風險。那麼,瘧疾有哪些類型,感染以後會有哪些症狀呢?

瘧疾是一種嚴重的、有時會危及生命的熱帶疾病,該疾病由瘧原蟲引起,並通過按蚊傳播。雖然我國已經獲得了世衛組織的「無瘧疾國家」認證,但是一些邊境地區仍有瘧疾傳播的風險。出境前往國外尤其是一些非洲國家時,也會存在感染瘧疾的風險。那麼,瘧疾有哪些類型,感染以後會有哪些症狀呢?

瘧疾由瘧原蟲引起,患瘧疾的瘧原蟲有5種, 包括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卵形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諾氏瘧原蟲。其中以瘧原蟲流行最為廣泛的,而惡性瘧原蟲是造成患者致死率最高的瘧原蟲。間日瘧原蟲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外最常見的瘧疾寄生蟲,尤其是在亞洲和拉丁美洲較為常見。而惡性瘧原蟲是非洲最常見的瘧疾寄生蟲,它繁殖非常快,會導致感染者嚴重失血和血管堵塞。惡性瘧原蟲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嚴重貧血和終末器官損傷,包括昏迷(腦瘧疾)、肺部併發症(例如水腫和呼吸綜合徵)、低血糖以及急性腎損傷[1]。

感染瘧疾以後的症狀主要分為四個時期:潛伏期、發冷期、發熱期、出汗期。從人體感染瘧原蟲到發病呈潛伏期,一般間日瘧、卵形瘧14天,惡性瘧12天,三日瘧30天。由於不同人群感染原蟲的量、種類和方式不同,加上人體免疫力有所差異,所以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潛伏期。溫帶地區的蟲株潛伏期較長,可達8~14個月;通過輸血感染瘧原蟲的病人潛伏期可短至7~10天;通過母嬰傳播的瘧疾,潛伏期就更短。

瘧疾發病後首先會進入發冷期,患者會畏寒,感覺四肢末端發涼,全身發冷。患者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紺,面色蒼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出現全身發抖、牙齒打顫的症狀,每次發作持續時間10分鐘至一小時,之後寒戰停止,體溫上升。出現發冷、寒戰是由於紅細胞內期的瘧原蟲裂殖體增殖所致,裂殖體增殖導致大量紅細胞破裂,散出裂殖子、多種代謝物、破碎的紅細胞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中樞功能紊亂。體溫調定點上移,這時人體自身體溫較高,與外界的溫差增大,便會感到異常寒冷,出現寒戰[1]。

當患者歷經發冷期後即進入發熱期。寒戰消失以後,患者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有些患者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口渴。發熱一般會持續2到6個小時,個別患者會高達十多個小時[1]。

高熱之後,患者開始進入出汗期。患者渾身大汗淋漓、衣服濕透、體溫降低。此時患者感覺舒適並有困意,入睡後醒來便又恢復正常,之後進入間歇期[1]。

近幾年,我國許多城市海關曾發現多名入境的瘧疾患者。因此,對於瘧疾的防範仍十分重要。如果需要前往存在瘧疾傳播的國家,一定要多加防範,如果發現有不適的症狀,要及時就診。


參考文獻

[1] 段義農. 現代寄生蟲病學.第2版. 現代寄生蟲病學.第2版, 20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