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學家奠定的基礎,是現代科學堅實的肩膀

雲竹文齋 發佈 2022-03-23T03:36:10+00:00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極大地發揮出來,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科學家,創造出傑出的科技成果,如: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鄧稼先等多位國寶級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等。

本文概要

1、大綱:了解古代科學家的故事

2、時間跨度:春秋以後

3、重要名詞:科學家

4、重要人物:見下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極大地發揮出來,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科學家,創造出傑出的科技成果,如: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鄧稼先等多位國寶級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等。

他們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在前人的基礎上通過自己不斷的研究取得新成就,這些前人既有外國科學家,也有中國古代科學家。

由中宣部組織,教育部、科技部聯合推出的《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的故事》,分門別類、具體生動地記錄了古代科學家的成長過程和所做的貢獻。本文從書中所列的九類科技人才中各取其一位代表,介紹如下。

一、百科全書型

墨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又是木工匠師、機械製造專家,可謂博學多才,他的墨家學說在戰國時期稱為顯學,在社會上流傳了很長時間。

墨子最著名的事跡要數止楚攻宋了,他不顧自身安危千里迢迢趕到楚國,當面鑼對面鼓地與當時一流的攻城器械製造專家公輸般進行了一番攻防模擬較量,使對手失去了技術優勢,感到無機可乘,從而阻止了一場戰爭。

眾所周知的小孔成像光學實驗,也是從墨子開始的,公認比古希臘都早。

二、天文學

甘德(齊國)、石申(魏國)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他們身處兩地,卻不約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情,對天空中的恆星、行星做了長期細緻的跟蹤觀測和記錄;更讓人吃驚的是,兩個人都採用了類似今天使用的坐標系,把觀測到的恆星位置標註上去,並寫成相應的著作,後人把他們二人的著作合併在一起,稱為《甘石星經》。

甘德還觀測到了木星的一顆衛星,要比伽利略使用望遠鏡早2000年。甘德石申二人還對某些行星的運行周期進行了定量的測算,並解釋了日食月食的原理,大大推動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人們當時崇拜占星術的迷信。

三、數學

提起古代數學家,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祖沖之,可是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卻要更早上約200年。

《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奠基性質的數學著作,它由很多人歷年增補而成,論題抽象、論述精煉,但存在缺少數學定義、演算過於簡單等問題,學習者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劉徽在總結前人和同代人研究《九章算術》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獨特理解,並修正了其中的一些錯誤,寫成了著名的《九章算術注》,流傳於後世。

劉徽創造性地使用「割圓術」,運用極限思想證明了圓面積公式、直角四稜錐體積公式,更反推出圓周率π=3927/1250,即3.1416,稱為「徽率」,已經極為精確了。

四、農學

民以食為天,古代農業社會以農業為第一要務,在農業方面有大貢獻的農學家自然很多。漢代的氾勝之首屈一指。

氾勝之年輕時被任命到關中平原管理農業種植。古代農民最怕遇到災年,再就是為畝產量低而頭疼,老百姓年年辛苦卻難有餘糧。氾勝之推廣在秋收小米收穫後再種植小麥,秋種夏收,獲得豐收,大大緩解了夏初的季節性糧食短缺問題。

《氾勝之書》是我國最早的農學著作,記載了許多種農作物的栽培方法。其中培育葫蘆的方法是關於嫁接技術的最早記載。

五、醫藥學

人們從《扁鵲見蔡桓公》一文中知道了名醫扁鵲的名字,他最早運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來判斷疾病。神奇預測晉國趙簡子,起死回生救活虢國太子等故事都反應了他高明的醫術。

扁鵲四見蔡桓公,一方面告誡人們不能諱疾忌醫,同時也提醒人們防病於未病的道理。

今天的許多中醫基礎理論都與漢代醫書《難經》有關係,據說這本書就是扁鵲的弟子們整理而成的。


六、地理學

漢代探險家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他憑個人記憶力描繪了西域豐富的地理環境。但是把地圖學上升到理論程度,提出完備的「製圖六體」,則是三國時期的裴秀

裴秀擔任司空時,注意收集地圖資料進行研究,完成了《禹貢地域圖》18篇,這是我國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地圖集。

在製圖過程中,裴秀提出了「製圖六體」,即比例尺、方位、里程、高下、方斜、迂直六個方面,運用六體製圖,關於山川河流、建築、道路的製圖準確度大大提高,後世的製圖原則也都是照此執行的。

七、博物學

我國人民很早就開山取礦,煉銅冶鐵,可是關於礦物岩石方面的專門著作,卻是宋朝的杜綰首先完成的,他寫的《雲林石譜》是我國第一部最完整、最豐富的石譜記載著作。

書中記載了全國有代表性的礦物岩石,敘述其產地、開採方法,石頭的形狀、顏色、硬度、紋理、光澤、透明度等,還記載了魚化石的成因。關於化石是古生物遺體演變而成的觀點,歐洲要到十七世紀才有人提出同樣的理論。

八、物理學、化學

伴隨著我國東漢時期道教的產生,出現了許多位煉丹家。狐剛子就是其中一位,著述有《五金粉圖訣》,可惜不存;在後世道家方士心中,他是煉丹祖師之一。

道家煉丹是為了追求長生不老,伴隨著煉丹產生了早期的礦物學研究、金屬冶煉術和化學實驗。煉丹家狐剛子對金銀等金屬的物理化學性狀,地質分布,探尋開採都做了深入的研究,著有相關記述,反映了古代在金銀礦物學和冶金學方面達到的最高成就。

狐剛子不但對金礦石冶煉很有研究,而且他還有獨門絕技被後世奉為經典,即金銀分離制粉法。

九、技術類

春秋末期的魯班(公輸般)是土木工匠的祖師,還是技藝高超的大發明家。傳說老百姓磨麵用的石磨就是他由「杵臼」改進而來的。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鑿、鋸子、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覆研究、試驗、改進而來的。

雖然魯班時代的手工技藝沒有專門的文字記載下來,但是關於他的俗語:有眼不識泰山、班門弄斧等卻盡人皆知。今天河南還有一座魯班橋,據說就是他修的。



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公眾號「雲竹文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是一種美德,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