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彩行走的民俗文化;探訪滕州市大塢鎮鳧山福地伏羲及伏羲文化

葡萄架下 發佈 2022-03-24T05:21:17+00:00

我們作為民俗文化學者走近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洪山口景區,看到了石碑坊、山大門、12根盤龍柱和12生肖格外搶眼。


我們作為民俗文化學者走近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洪山口景區,看到了石碑坊、山大門、12根盤龍柱和12生肖格外搶眼。進山大門向里,有伏羲文化區,有祈福樹、放生池、曲橋、假山等。染山人祖廟,在滕州大塢鎮染山山腳下,老官道西側,為千年古廟伏羲廟。

染山廟又叫爺娘廟、娘娘廟,每年的陰曆三月三和十月初一是爺娘廟會,遊客多達萬人,覆蓋延伸方圓200多里路,現在的池頭集會就由原來的爺娘廟會延續而來。如今,大塢鎮以洪山口旅遊區的規劃和開發為重點,積極發展旅遊業,整個規劃面積為350畝,規劃為6個景區,融合墨子文化、道家文化、伏羲文化、漢陵文化、農家餐飲、觀光採摘等人文歷史資源,形成以水為魂,以染山,鳧山自然風貌為底色、以伏羲文化為脈,以自然生態為核心的遊覽聖地,項目總投資1.4億元,建設周期為5年。其中,伏羲廟建設已初具規模,重現了當年這片廟宇的輝煌。

伏羲廟門外的廣場上,12根矗立的青石盤龍生肖柱,是廣場的標誌性建築。再往前走,就是伏羲廟的山門了,遠遠就能看到「伏羲廟」匾額。進入山門,左右兩側的建築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從兩側幾塊斑斑駁駁的碑文上,我們依稀可以看得出當年這裡「門前香火旺,滾滾繞群山」的情景。

伏羲廟與周邊的東少林寺、漢侯陵,墨子觀染處等景點,形成融儒、釋、道於一體的綜合旅遊景點。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民族,華夏裔胄被稱作龍的傳人。為什麼被稱為龍的民族和龍的傳人?追根溯源,這一切,都肇始於遠古時代太昊伏羲氏創製龍圖騰和以龍紀官的偉大創舉。鳧山文化博大厚重,源遠流長,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與榮耀,譜寫了中華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華彩樂章。

華夏人種在這裡起源,華夏民族在這裡孕育,華夏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華夏文明在這裡發起。中華先民在這裡定居安邦、墾荒播種、馴化家畜、燒制陶器、建都築城、造文字、修曆法、冶銅鐵,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鳧山文化是對由鳧山及其及其鄰近地區所產生的歷史文化現象的初步綜合。鳧山文化是根文化、是中華文明形成的孵化器,加強對鳧山文化的研究,將對我們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染山,位於山東省鄒滕交界處,北與鄒城石牆鎮接壤,東有濟棗公路,染山山體為圓形,主峰海拔199.6米,面積0.5平方公里,周長3公里。


伏羲廟——大殿

如今的伏羲廟大殿是重修的。資料顯示,伏羲廟大殿高16.8米,寬26米,縱深18.2米。大殿內14幅壁畫分別描繪著伏羲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興嫁娶、制琴瑟等一系列的聖跡,與淮陽太昊陵統天殿內的《伏羲聖跡圖》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這個大殿除供奉有伏羲氏塑像外,左右兩側還供奉著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伏羲氏位居正中,手捧八卦,像高6米,神農、軒轅分立兩側,像高5米。

女媧祠——二殿


再往裡行,伏羲廟圍牆、山門和鐘鼓樓,廟內大殿、二殿、三殿、東西廂房、照壁及塑像。北側山上面的是東少林寺大雄寶殿。

三清宮——三殿

近來伏羲廟保護修繕工程已經開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期工程主要是將原來不合理的仿古建築重新規劃設計,更加合理符合伏羲廟魯南特色建設體系,修繕三皇殿、三清殿、許願池、影壁等建築及山門、停車場等設施;二期工程主要涉及文物保護修繕部分,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修繕將按照修舊如舊進行,體現伏羲廟文物特色,主要包括石刻和女媧祠等文物建築,修繕以後在外觀、布局上將更合理。

在我們的記憶中伏羲女媧是我國古代兩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也是傳說時代的古帝王。在傳說中他們都具有多種能力,伏羲發明漁獵工具,發明八卦,女媧更是神通廣大,既補天,又造人。由於他們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死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多刻於墓室、石碑、祠堂或石闕上。人們更願意把伏羲時代的人物當作「神」供奉,以求庇護。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繫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畫像石上,伏羲、女媧的形象

漢畫像石是漢代人們雕刻在墓室、石碑、祠堂、石闕上的裝飾畫、像。畫像石上,伏羲、女媧的形象動態大體是相同的,並且都是雙雙出現,其一只手各舉日、月,一隻手各持規、矩(或者持一長巾,也有兩手托日月的)。托日月象徵是在天上,也暗示著一陰一陽,持規、矩則與傳說中伏羲女媧用規、矩「規天」、「矩地」以定方圓的記載吻合,並暗示著造物主的身份。凡是伏羲、女媧在同一畫面緊鄰出現的話,絕大多數是兩尾交叉重疊或者欲合,其繁衍生息、子孫昌盛的寓意顯見。據有關資料,全國的伏羲遺蹟有四十餘處,渭水流域的靜寧、莊浪縣伏羲廟;秦安縣隴城鄉建於漢以前的女媧廟;天水卦台山金代始修的太昊宮;天水西關建於成化十九年(1483年)的伏羲廟;甘谷縣大象山於的伏羲廟;陝西寶雞伏羲廟;蘭田人宗廟(三月三廟會);臨潼人祖廟;山西吉縣人祖廟;洪洞縣趙城鎮侯村的女媧廟;臨汾、太平、蒲縣、靈石等縣的女媧廟,高城縣建於明代的女媧殿;河北新樂建廟時間早於北魏末年的羲皇伏羲廟;涉縣建於漢文帝時的媧皇宮;山東鄒縣人祖廟;濟寧承匡山下的女媧廟;微山伏羲廟;河南桐柏、泌陽兩縣交界處的盤古山;魏晉南北朝時就有了與盤古相關的地名伏羲廟;西華女媧城、淮陽伏羲廟;上蔡縣人祖廟等等。

僅在鄒魯地區最為密集。有:鳧山羲皇廟,染山人祖廟,微山縣兩城伏羲廟,此外,兗州、泗水等地都有伏羲陵、伏羲廟(人祖廟)或畫卦石(山)。現存的山東嘉祥縣武氏祠漢畫像石,就有伏羲女媧的人首蛇身畫像。

據傳說,魯為少昊金天氏之墟,而鄒為大昊伏羲氏之域,至今在鳧山仍有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女媧、伏羲廟(俗稱「爺娘廟」)遺址

伏羲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時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世神。他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可稱得上是中華文化的原點。代表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占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等方面。相傳,伏羲氏不僅在這裡生活過,而且還在離此不遠的八卦山上畫過八卦,創作了河圖、洛書。

在春秋戰國時代,墨學創始人墨子曾在染山下廣收門徒,傳授墨學。有次,連日秋雨過後,墨子看到滿山流下的雨水帶著色彩,墨子經過多次觀察,終於發現滿山的野果殼在雨水浸泡之後流出色液,於是就發明了坑布之法,引導山民坑染布料,並對當地山民提出了「宜耕則耕,宜染則染」的主張,後來他又將這一感悟上升到哲學的角度,寫出了哲學名篇《所染》,這也使染山由此而得名。此時伏羲廟的香火很旺盛。達到了「千里奉祀」的場面。伏羲的主要功績是:①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②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③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④發明了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了《駕辨》等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伏羲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因此,伏羲也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化身。現代意義的上的伏羲文化內涵更加廣泛,凡和伏羲事跡相關的事或物,諸如祠廟遺蹟、風俗民情、逸聞傳說、史籍記錄等都屬於伏羲文化範疇。伏羲通過仰觀俯察,了解自然萬物,所畫八卦是用8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這種對世界初步認識和把握方式,並孕育著中國哲學的萌芽,這也是後來《周易》的思想基礎。此外,伏羲還立九部,設九佐,以龍紀官,號龍師。禪於伯牛,鑽木取火,教民熟食;制曆法,定節氣,消息祝福,以測吉凶,嘗百藥,制九針,以拯天疾,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伏羲文化的精神實質還可表述為:①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②兼容並包的團結協作精神;③百折不繞的奮鬥精神。伏羲和伏羲時代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動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歷朝歷代對伏羲的崇拜,其實就是對文明和進步的禮讚,對勞動和創造的肯定,對無私奉獻者的感恩,這與我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富強和諧國家的時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無疑會對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愛國主義情懷起到積極的作用。

山東洪山口旅遊區位於滕州市大塢鎮西北部,北依鳧山山脈,西鄰微山湖濕地紅荷旅遊風景區、東臨紅色革命旅遊區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和國防教育科技城,與鳧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連接。該區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內有伏羲廟、漢侯陵、東少林禪寺、墨子觀染處等極具觀賞特色景觀。精心打造以歷史文化為骨、以水為魂、以宗教文化為脈、以自然生態為核心的優秀旅遊景區,建成以生態旅遊為特色,以休閒度假、參觀學習、娛心娛志、健康養生為主要功能,以現代運動為輔的魯南地區新興生態旅遊度假區。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地處伏羲廟的山東一禾民宿山莊積極探索「民宿+非遺」融合發展新思路、新路徑,大力促進一禾生態旅遊提檔升級和非遺項目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非遺+民宿」的多元產品,將民宿打造成為非遺體驗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常態化體驗,積極打造非遺研學產品和非遺衍生產品。讓城裡的人們遠離喧囂車水馬龍,尋找到了富氧離子3700以上鳧山山脈洪山口旅遊景區山東一禾民俗窯洞山莊,靜心享受慢生活,住在會呼吸的天然民宿窯洞裡,品味著一禾會上樹的蘆花雞及一禾原漿高粱酒;品嘗著山野菜及微山湖四孔鯉魚;欣賞著非遺文創文化產品及昨日時光老物件,仿佛回到充滿著鄉村記憶的美好時光。

人們在這裡不僅可以領略大漢的盛世文化、佛教的處事哲學、道教的入世理念和養生修煉之術以及中國的古樸哲學思想《易經》等之偉大所在,而且還能在親山親水、採摘體驗之中得到身心的忘我,在浴風沐雨、迎日送月之中得到天地的愛撫,在觀景怡情之中,得到心靈的洗禮。
伏羲廟依山而建,院落重重相套,三進三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築包括山門、照壁、碑廊、三皇殿、女媧祠、三清殿、鐘樓、鼓樓、廂房。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山門、三皇殿、女媧祠、三清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從廟的格局和現存的二殿及文物仍可推斷伏羲廟在歷史長河中曾有的輝煌和鼎盛。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可以肯定伏羲的故里就在鳧山一帶。也許後來,伏羲的後人沿著山前古路出發,越黃河,過潼關,跨天山,一路向西。從此「伏羲」走遍了華夏,「龍的傳人」走向了世界。

鳧山文化孕育了鳧山福地,書香大塢,綠色生態魅力大塢,這些鳧山自然山體系列的組群及其周邊鄰近區域所產生的人類歷史文化現象。它以東西走向的鳧山山係為中心,西起南陽湖東岸,東達嶧山、看莊,北至鄒城城郊,南與微山縣兩城鎮、滕州濱湖鎮、大塢鎮、界河鎮連成一片,面積約800多平方公里。得天時、順地利、享人和的鳧山,具有文化構成的全部要素,產生了光輝燦爛的鳧山文化。鳧山文化具有原生性與根源性、多元性與包容性、繼承性與創新性。

鳧山文化概念是源於近幾年來對鳧山周圍區域內的考古發現、古史研究、始祖文化、東夷文化、伏羲文化、鄒魯文化、儒家文化、兩漢經學文化、漢畫像石文化、梁祝文化、魏晉文化、信仰文化等研究的概括,是源於對鳧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中的地質、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氣候(光、熱、水)等諸要素對人類影響的綜合分析。經過研究發現:鳧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宜居的生態環境、深厚的儒家氣脈和濃郁的鄉情摯愛,使鳧山成為人類活動最早的地域之一,是孕育東方文明的孵化器,在中華文明的形成與傳承、中華民族的融合與衍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鳧山文化博大厚重,源遠流長,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與榮耀,譜寫了中華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華彩樂章。

相關連結

《詩經·魯頌》在讚嘆魯國山川形勝時,將鳧山與泰山、蒙山、龜山、嶧山並列為魯國五大名山。這說明在古代或者遠古時代的鳧山,其影響之大,非同一般。鳧山如此有名是因為山高、峰美?抑或是林密、泉洌……這些,在今天看來好像全然不是。當我們站在大塢鎮染山腳下的洪山口旅遊區,再次仔細端詳那座古老的伏羲廟時,伏羲與鳧山才真正自然地走到了一起,這一切的疑問也仿佛有了最合理的答案:伏羲的故里就在鳧山一帶。

  羲皇故里在甘肅天水,這似乎已有定論。但學術界卻一直有爭議,河南說、陝西說、甘肅說等說法莫衷一是。郭沫若卻持山東一說,他雖未指出伏羲故里具體在山東的什麼地方,但他為我們劃了個大概的區域——山東南部。蜿蜒於魯南大地的鳧山山脈就在這一區域。根據多年的研究,我們認為伏羲故里當在鳧山一帶。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依據。

  首先,讓我們先來談談伏羲。伏羲,又作伏犧、伏戲、包羲、庖羲、太嗥、春皇、木皇等等。之所以有這麼多稱謂,主要是由於上古沒有文字,先民事跡多賴後人口耳相傳,出現轉音。後來見諸文字,按音署字,便出現不同稱謂。雖然稱謂不同,但卻帶來遠古的大量信息。如春皇、木皇,說明伏羲出自東方。《帝王世紀》:「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東方是哪裡?古代的東方,就是指山東一帶。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伏是氏族名號,出自於風姓,羲,雄也,皇也。伏羲,意思是伏氏之雄。因為「鳧」、「伏」音同,我們有理由相信伏氏這個原始部族因躲避洪水擇高處而居住的鳧山也就稱為了伏山、伏羲山。但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樣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鳧」字雖較為生僻,當地老百姓卻很少把「鳧山」寫作「伏山」,難道是我們搞錯了?,眾所周知,「鳧」為鳥名,伏羲又是東夷族部落的一支,而恰恰東夷族部落就是以鳥為圖騰。千百年的那份執著與堅持,不正向我們準確無誤地傳遞著這樣的遠古信息:伏羲部族是一支以「鳧」鳥為圖騰的東夷部族。伏羲就是「鳧羲」,他可能就是以居住地來命名的,伏羲就是鳧地之雄。

  既然伏羲的故里在鳧山一帶,那麼他的子孫也理應「生於斯,長於斯。」《左傳》有這樣的記載:「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皓與有濟之祀」。這也就是說,太皓,即伏羲,屬風姓,在濟寧一帶,其後裔有任(濟寧)、宿(東平一帶,後南遷宿遷)、須句(鄒縣南)、顓臾(費縣)四個小國。有人考證,春秋時魯南地區的風姓古國須句就在鳧山一帶。魯僖公母親屬風姓,告訴僖公保護好四個小國,管好對太皓(伏羲)的祭祀,因此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重修伏羲廟。今天,我們已經無從準確得知魯僖公重修伏羲廟的具體情況。但我們確信負有祭祀自己先人重任的須句國內是應該有伏羲廟,可能還不止一個,而且應該就在鳧山一帶。

  其次,我們談談伏羲廟。甘肅天水伏羲廟明確記錄始建於明正德年間。那麼染山伏羲廟始建於什麼年代呢?明萬曆《鄒志》說「人祖廟,祀伏羲,亘古今存」,「亘古」有多古?我們迄今所能看到的資料記載都說是「重修」。現存放於滕州市博物館,染山出土的刻有「唐朝二次尉遲敬德監工」字樣的一塊石碑,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染山伏羲廟是唐太宗皇帝敕令重修,而且監工者就是那位和秦叔寶一同被老百姓尊為「門神」的尉遲敬德,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染山伏羲廟早在唐代就有了,而且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唐代以前呢?漢代《元和志》中載:「相傳女媧生於承注山,下有女媧廟。」承注山就是鳧山的主峰。但凡供奉伏羲的地方,必然也要供奉女媧,這可能也是我們知道伏羲廟俗稱爺娘廟的原因。這一點在滕州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也可得到證明,伏羲、女媧是數量最多的畫像內容之一,並且都是雙雙出現。《魏書》記載,高平有伏羲廟。可見兩城伏羲廟在兩漢已有之,魏時作為名勝記載。這同樣可以印證漢代的鳧山一帶已經有了伏羲廟。聯想到公元前631年魯僖公重修伏羲廟的記載,我敢斷言:染山及其周圍的鳧山伏羲廟群是中國最古老的伏羲廟,它經歷了從「宗廟」到「神廟」的漫長的漸進式演變過程,並奇蹟般地留存下來。與此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伏羲也完成了從歷史人物到神話人物的嬗變。

  再次,在鳧山一帶,關於伏羲、女媧的遺蹟眾多。沿微山湖東側不足100里的範圍內就有8處紀念遺蹟,即鄒城街內的爺娘廟,嶧山的女媧洞,郭里集的爺娘廟、伏羲墓和女媧墓,兩城陳莊伏羲、女媧陵,滕州大塢染山伏羲廟,嶧城的女媧冢。伏羲、女媧遺蹟分布密度這樣大,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是罕見的。大量的文化遺存在一個地方如此密集出現,我們認為絕非偶然。而當我們把這些遺蹟在地圖上一一標出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些遺蹟都是沿鳧山山系逶迤展開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伏羲文化核心部位就在滕州大塢鎮境內的染山、於山及東西鳧山一帶。這裡應該成為我們研究和體驗中華始祖——伏羲女媧文化的首選之地。

  第四,在鳧山一帶,關於伏羲、女媧的傳說故事較多。至今在鳧山一帶仍流傳的一首民謠向我們講述著「滾磨成親」的故事:古洪荒時代,洪水泛濫,世上已經沒有了人煙。唯獨伏羲與妹妹女媧生存下來。為了繁衍人類,盤古命其兄妹結為夫妻,他倆不肯,後來想個占卜的辦法,讓伏羲、女媧各在東、西鳧山二個山頭上,每人持一扇磨,從不同的方向往下滾,如果合到一起,就擔起傳留後代的任務。開始兩扇磨一個向東、一個向西,但到山下兩扇磨卻改變了方向,在兩山之間窪地處相合在一起。伏羲、女媧不敢違反上天的旨意,於是結為夫婦,生了許多兒女,成為我們的祖先。這個傳說故事雖近乎神話,但向我們傳遞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其一,人類之初,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全球性的大洪水。這點在國內外都有類似的傳說,並已經被地理科學家所證實。其二,鳧山地區在遠古時期就有了先民活動的蹤跡,是最早的先民生活的聚集地之一;其三,伏羲、女媧及其部族就生活在鳧山一帶;其四,伏羲、女媧完成了群婚制向對偶婚制的轉變,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代的「爺娘」。

  第五,在鳧山一帶,與伏羲、女媧相關的地名俯首可見。鳧山西峰有伏羲畫八卦的「畫卦台」,山下廟東村村南有傳說伏羲、女媧「滾磨成親」的遺址——老磨台,染山前的古路旁刻在石頭上的「洪山口」三個大字,伴隨著呼呼的山風,我仿佛聽到了「東鳧山、西鳧山,天連水來水連天……」那首古老的歌謠。伏羲定都於陳,死後,葬於鳳凰山前的伏羲陵,陵後有「聖母泉」,最讓人稱奇的是陵前的莊名就叫陳莊。染山伏羲廟北是鄒城市的古路口鄉,古路口之名,同樣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悠久。除此之外,伏羲廟前的於山「九女墳」曾引起我的濃厚興趣,這是一條最能反映伏羲在鳧山的重要信息,以往卻被嚴重誤讀。伏羲女媧的母親叫「華胥」,《拾遺記》云:「華胥是九河神女。」據此我們推斷「九女墳」應為伏羲、女媧的母親之墳。母親長眠於此,伏羲、女媧又豈能離得太遠?



2010年底,滕州市博物館考古專家在對伏羲廟進行考古調查時,在廟門前台階西側基礎石上發現一金代石刻。石刻內容為:

「漢囷村孟政,虔心獨管安砌前檐階基所用功匠力物自辦了畢。承安五年正月上旬日,孟政記耳。」

刻文共38字,字體剛勁有力,行文張弛有序。石刻紀年為金朝金章宗年號。該石刻記載了伏羲廟的一次修繕過程,時間為承安五年,即公元1200年,南宋光宗時期,修繕工作的負責人為漢囷村孟政。因當時的山東在金朝統治下,所以石刻紀年為金朝金章宗年號。

據明志記,唐長興年間(公元930~933年)重修,金大定年間(公元1161~1190年)再修,鄉進士趙大鈞有云:

"染山之祠其興久矣,推其所自,蓋其西20里有伏羲,畫卦山在焉,官為建祠,千里奉事。"

據《齊乘》記,

此祠專祀伏羲,明時殿為二層,前祀伏羲,又增祀神農黃帝二帝,後殿祀帝像,呼為人祖。

舊志云:

「伏羲氏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伏羲同母娣曰女媧氏,生而神靈,佐太昊正婚姻以重萬民之判,是為神媒,繼太昊治天下而為女皇,其禮以玄鳥至之日,用太牢祀之。」相傳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被尊為「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之首。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也是神聖血緣觀念的具體表現。一個民族始祖地位的確立,有歷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時也是多種文化相互融匯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始祖是國人歷經千百年反覆審慎地選擇而確立起來的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