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促進中東歐國家互聯互通

國際在線 發佈 2022-04-07T06:41:29.159838+00:00

十年前,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華沙舉行之時,參與的國家很難預測到新的合作機制將會取得什麼樣的效果。

伊沃娜•拉傑瓦茨(Ivona Ladjevac)

十年前,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華沙舉行之時,參與的國家很難預測到新的合作機制將會取得什麼樣的效果。在2012年,世界各國經濟以及包括歐盟在內的區域性組織依舊受到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餘震」影響。因此,中東歐國家將這種新的合作形式看作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機遇。

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區域合作平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能夠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融資並提供建設經驗,為歐洲國家間實現更好的互聯互通創造條件,進而促進了相互間經濟交往。重點項目包括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多條公路建設、克羅埃西亞佩列沙茨大橋、匈塞鐵路等。

作為這種新合作形式的發起者,中國最初的構想不僅是在雙邊層面上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聯繫,更是為了促進區域內國家的互聯互通並推動各國間合作。從整體來看,中東歐國家之間的雙邊合作都得以加強,但坦率地說,它們之間的合作仍遠低於應有的水平。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之間的合作則是個例外。

儘管面臨諸多困難,尤其是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匈牙利,在與中國合作方面屢屢受到歐盟的施壓,匈塞兩國仍努力推進連接兩國首都的鐵路現代化項目。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建立十周年之際,該項目已取得重大進展,匈塞鐵路貝爾格勒-諾維薩德段正式開通運營,至此塞爾維亞第一大城市貝爾格勒至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間的列車運行時間由90分鐘壓縮至30分鐘。匈塞鐵路全線通車後,貝爾格勒至布達佩斯的鐵路通行時間將從目前的8小時縮短至3小時內。

作者:伊沃娜•拉傑瓦茨(Ivona Ladjevac),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