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美食到太空食品,一袋方便麵的時代躍遷史

華商韜略 發佈 2022-04-08T06:04:38.962850+00:00

航天品質這門大學問,就藏在一塊小小的麵餅中。  文 | 市值觀察 徐 風  一袋速食包,半部航天史。  2021年10月16日,在距離「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著陸近一個月的時間,「神舟十三號」再次「飛天」,執行任務。

  航天品質這門大學問,就藏在一塊小小的麵餅中。

  文 | 市值觀察 徐 風

  一袋速食包,半部航天史。

  2021年10月16日,在距離「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著陸近一個月的時間,「神舟十三號」再次「飛天」,執行任務。此次任務創出了2項國內航空記錄:一個是長達6個月的太空停留時間;另一項,則是首次在太空過年。

  異地過年這件事本無可厚非,但時長半年之久外加太空過年,航天員的飲食問題自然備受矚目。

  「太空吃什麼」,就這樣一個對常人再簡單不過的日常餐食問題,何曾想也是困擾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在普通人的眼中,太空食品就如同那巨大船艙般充滿神秘感和科技感。而那一盒盒罐頭,一袋袋速食包,背後體現的,都是科技一次次飛躍的縮影。

  【航天品質「養成記」】

  頂級,是一個形容最高水平技術工藝的形容詞,但在航天領域,卻又僅僅是最基本要求。

  當「出差」在外的航天員遙望著美麗的地球家園,坐在空間站吃餃子慶祝春節時,當超120餘種餐品「佳肴」供航天員辛勤工作之餘享用時,我們還在感嘆航天員用餐之豐盛,殊不知隱藏在背後的,都是一代代科研智慧的結晶。

  同時,也更是國內TOP級食品加工企業「食品科技」的前沿代表,品質的象徵。而這其中的典型,當屬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

  作為民族品牌,康師傅自2017年8月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開始,就以「一個系統,兩大行動,三個體系」的發展戰略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著自己的貢獻。

  2020年,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麵」和「速達麵館」兩款產品成為中國首款「太空面」。與中國航天攜手三年後,康師傅不負眾望,用「太空面」實力詮釋了自身的航天品質和標準。

  小小一塊麵餅,怎麼會和航天聯繫在一起?這裡面蘊藏著大學問。可以說,每打開一包方便麵,都是航天科技的一次小小閃光。

  安全性和營養性是航天食品基本要求。由於航天食品保質期一般要求在6個月以上,保藏時一般不冷藏,航天員在食用前不能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所以就對航天食品生產流程和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對於普通食品,長周期保存、較高的營養性,以及仍要保持豐富的口感成為航天食品技術的重點及難點。

  而康師傅在太空食品的探索應用中一直位居前沿。如蔬菜包應用的航天領域FD凍干技術,能夠實現食物的長時間保存,且無需添加任何防腐劑,保證了食物的新鮮健康。

  為此,自2015年起,康師傅投資3億元建造了規模宏大的FD冷凍乾燥工廠,利用先進科技鎖住純淨無污染蔬菜與高品質肉類的營養。

  除了FD技術外,高湯萃取技術和RP技術也來自航天領域。在RP技術加持下,蔬菜能在加工過程中保持新鮮美味,最大化復原食材的原本味道。

  自康師傅方便麵問世以來,至今已經開發出超過260種口味。對標航天品質,以「大肉塊」、「濃醇高湯」等訴說麵館級好面標準,先後推出了速達麵館、湯大師等高端系列,並在今年推出包括XO醬海鮮炒麵、鐵板牛肉炒麵、韓式火雞拌麵、蔥油雞絲拌麵在內的「乾麵薈」系列,滿足消費者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

  【引領「中國質造」 開啟新階段品質革命】

  能夠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與嚴苛的全產業鏈食安建設密不可分。

  2017年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健康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並明確提出要「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將群眾健康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與此同時,隨著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中產階級規模的不斷擴大,消費升級浪潮趨勢,民眾對更好的品質、服務和體驗訴求也更為強烈。

  作為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和民族品牌的責任擔當,康師傅一直將「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為己任,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持續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康師傅與中國航天事業合作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引入航天食品尖端科技,以航天品質的高標準要求,提升行業整體的食安管控水平。助推行業由「中國製造」向「中國質造」轉變。

  在「中國質造」的方向上,康師傅一直走在產業前沿,尤其是在供應鏈管控方面。對食品安全問題始終堅持「零容忍」態度,這一點已經深深印入康師傅的企業價值觀中。

  在食安建設環節,研發與品控始終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康師傅投入5億元在上海打造了創新研發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設立了3000人的食品安全與品質管控專業團隊,並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授予的實驗室認可證書。

  質檢每年對旗下相關原料及最終產品檢測超過350萬次,檢驗檢測覆蓋1500個以上的項目,使得康師傅航天品質得到了根本保證。

  這一點康師傅可追溯的食安數位化建設功不可沒。

  通過MRP追溯系統,康師傅實現了原物料和成品之間的全程溯源。這種「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溯源食安管控體系,廣泛覆蓋了上下游合作鏈條,同時這也意味著一種食安風險的快速反應機制,在做到監控全面無死角的同時,也能對問題點快速定位。

  2018年,康師傅在食安及品控領域再次投入超9000萬。數據顯示,康師傅已經實現了100%的常規運營工廠食安管理體系認證獲得率和供應商食安管理審核覆蓋率。

  加強產學研合作,也是提升行業食安技術水平的要點之一。

  2019年,與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共建「航天方便食品聯合實驗室」,推進航天方便食品的研發工作。

  2018年,通過與江南大學為期兩年的合作,開發出「TGP檢測應用與煎炸控制技術」,建立了「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確保原料油脂的新鮮和質量。

  同時研發出的「方便麵煎炸過程動態控制系統」,使得煎炸過程中油脂極性成分能優於國標30%以上。

  對於自身所取得的某些科研技術成果,康師傅並不打算獨享,而是搭建平台與社會分享。

  如2020年康師傅獲批籌建的上海方便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旨在推動食安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進而帶動行業整體的食安建設和品控管理。

  正是出於對品質的嚴密把控,才獲得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並取得今天的市場地位。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康師傅方便麵業務銷售額市占率48%,同比提升了1.7%,牢牢把控行業第一的市場地位。

  【踐行長期主義 民族品牌責任擔當】

  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而這個偉大的夢想,應當從青少年抓起。

  而從航天科普教育的角度看,自2018年以來,為期三年多的康師傅航天科普系列活動有著別樣的意義。對於民族企業來說,開展航天科普不僅是助力國家航天事業,更是一種企業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三年時間中,通過在西安、成都、深圳、杭州、武漢等多個城市開展航天科普系列活動,走近超50萬名學生,舉辦航天專家講座近百次,線上覆蓋約5.5億人次,在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心中種下了航天夢想。

  讓社會公眾、青少年與航天近距離接觸,除了追求高標準航天品質外,也是支持航天事業,培養青年愛國情懷的一種重要方式。未來的康師傅在繼續秉持「永續經營、回饋社會」初心的同時,會如何用航天科技、航天精神來賦能企業發展,令人期待。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