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 新旅遊·洪江故事︱「水上長城」浩蕩行

新湖南 發佈 2022-04-10T01:33:12.565927+00:00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軍 通訊員 袁春華 黃建平 王承當電視劇《一代洪商》首集,沅水上頻繁往來的船舶穿梭水面、「洪江碼頭」人來人往裝運貨物……好一幅壯觀的水運貿易盛景。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軍 通訊員 袁春華 黃建平 王承當

電視劇《一代洪商》首集,沅水上頻繁往來的船舶穿梭水面、「洪江碼頭」人來人往裝運貨物……好一幅壯觀的水運貿易盛景。

洪江百業興旺、空前繁榮的主要緣由,是明清時期江南經濟和水運貿易的興盛,帶動了洪江以集散桐油、木材等為主的支柱產業。

沈從文在散文集《湘西》中寫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中心。出口貨以桐油、木材、鴉片煙為交易中心。市區在兩水匯流一個三角形地帶,三面臨水,通常有『小重慶』的稱呼。」

沅水、巫水兩江在洪江交匯,兩江形成的緩衝地帶,讓這裡成為了泊儲船舶、排筏的天然港塢。大量木材、洪油從這裡出發銷往全國,由此興盛而起的水運,溝通了洪江的商貿交易、貨幣流通。在水路運輸為主的近代以前,洪江成為溝通東西的一大貨物集散中轉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文人王炯在《滇行日記》就這樣形容洪江水運的繁華:「煙火萬家,商賈駢集,貨財輻輳,萬屋鱗次,帆檣雲聚,是為巨鎮。」

天然的地利,是洪江水運便捷的資源稟賦;而河道的疏浚,則推動洪江水運走向鼎盛。

據記載,西南地區於清初完成改土歸流,清政府致力於疏通清水江(沅江的上遊河段),以加速少數民族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極大改善了洪江上游航運條件,使雲貴土產順利進入洪江,帶來商貿繁榮和地方的富庶。

此間,時任貴州巡撫的張廣泗貢獻大。雍正年間,他向朝廷奏報清水江「出湖廣之黔陽縣,向多怪石,不通舟楫」。雍正七年(1729),他又與總督鄂爾泰聯名提請開浚清水江,「自此至湖南黔陽縣總一千二百餘里,始遄行無阻」。

據民國《貴州通志·前事志》記載,是年,貴州集結154艘苗船結隊下洪江,採購糧鹽物品,往返航程近千里。「咚咚哐,下洪江」成為舞陽河和清水江兩岸流行的童謠。

河道的疏通、西南地區的陸續開放,洪江的水陸交通優勢更加明顯,給眾多創業者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後期,大量移民湧入洪江。據史料記載,有18個省、24個州府、80多個縣在洪江設立了同鄉、同業會館,全城3.8萬人中,寄命於商,坐地經營者,多達1.6萬人。

因原有商業碼頭不敷應用,洪江僅各地商人會館增設的專屬碼頭就有20多個。北京的皇木採辦、漢口的近代工業、上海的船舶加工等,都要仰仗洪江等地的原料。

「漢口千豬百羊萬擔米,比不上洪江犁頭嘴。」在洪江,有這樣一句由來已久的歌謠。沅江流域三大水上碼頭之一的洪江犁頭嘴,在明清時期就是湘黔桂滇鄂「五省通衢」的一個重要口岸。

水運的鼎盛和大量的碼頭開放,各地商船齊聚洪江。據民國二十七年(1938)《黔湘水道查勘報告》記載,當時聚集洪江的木帆船511艘。

其實,洪江除了盛極一時的「洪油」貿易外,還曾有數十家洪江木行同樣紅火。得益於水運和地利,沅江上游黔東南、桂北山區的大量木材匯聚到洪江,使它成為黔、桂及湘西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

《一代洪商》劇中楊同昌的原型人物——楊竹秋,經營的楊恆源油號在清朝末年時,就是經濟實力相當雄厚的富商大賈,還是有名的木材商,曾取得採購「皇木」的許可,將洪江木材直銷北京。

應水運而生的還有一個龐大職業群——「排古佬」或「船巴佬」,他們用竹子或木材製作成排筏,用來為各地商號運輸貨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排幫」。

在洪江貯木場工作過的楊紹科的父輩曾在沅江放排運木,據他介紹:「沅江上游各口岸木商將木材編成木排,木排用一條條又粗又長的竹纜維繫,從而順流而下、踏波逐浪,成為洪江一道不可再現的水上長城景觀」。

「用『見排不見水,見船不見江』來描繪洪江當年木材經營的一時盛況極為恰當。」洪商文化研究會會長曾湘洪介紹,洪江水運鼎盛時期,在900多公里的沅江水面上,各種滿載貨物的船隻、木排有近千艘,浩浩蕩蕩、首尾相銜、蔚為壯觀,光從事水運業者達一萬多人。

《一代洪商》中,頻現排工放排片段,排工們唱著粗獷豪放的號子,劈波斬浪。曾湘洪說:「『排幫』在作業中創造了許多勞動歌謠,如拖排、拉木、搖櫓、編排、放排等號子多達20餘種,充分反映出沅水流域木排工人工作生活和精神風貌。」

近年來,洪江區將這些號子整理改編,彙編成冊,總稱《沅水號子》。並組織排練反映當時木排工人工作生活的舞蹈,參加各地組織的文化活動演出,讓這一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得以傳承。

[責編:王姚冰]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