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夫人蔣英:音樂女神,晚年住60米舊公寓,靠退休金維持生計

秦紅棉 發佈 2022-04-10T18:46:02.160664+00:00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情場官場,左右逢源的韋小寶,這些主角人物,都讓人眼前一亮。熟讀他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在他的書中,雲中鶴這一角色或者是慕容復這一角色,在他的筆下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金庸老先生的筆下,曾經塑造過無數個傳奇的人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放蕩不羈,快意恩仇的令狐沖。

情場官場,左右逢源的韋小寶,這些主角人物,都讓人眼前一亮。

熟讀他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在他的書中,雲中鶴這一角色或者是慕容復這一角色,在他的筆下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說這是老先生暗諷他的表哥徐志摩,有感創作的人物。

令大家鮮為人知的是,金庸老先生還有一個表姐——蔣英。面對這個名字,可能有著些許的陌生。

但是提到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也許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她就是錢學森的夫人,我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青梅竹馬的兄妹情

蔣百里和錢均夫更是同窗同學,彼此交情甚篤。

有一次,錢均夫和他的夫人一起來到蔣百里家做客。面對蔣家的「五朵金花」,只有一個兒子的錢均夫便動了惻隱之心,他想認一個乾女兒。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蔣百里和錢均夫都認為蔣英比較合適。錢學森和蔣英陰差陽錯地成了「兄妹」。

此時的錢學森13歲,蔣英才剛剛5歲,兩人青梅竹馬的生活沒有持續多長時間,蔣百里夫婦非常思念這個女兒。

蔣英便又回歸了自己的家庭,她也覺得呆在自己的家裡比較有意思。

錢學森的母親卻開玩笑地說:「以後要讓蔣英做自己的兒媳婦」這句戲言,沒想到卻讓我們看到了偉大的愛情。

在那個青澀的歲月里,錢學森時不時地去學校看望蔣英。她給錢學森彈過琴,還向同學們大方地介紹錢學森是他的乾哥哥。

此時兩人的感情是那樣的純粹,雙方對彼此還沒有那種「朦朧」的期待。

在兩家人的一次聚會中,蔣英和錢學森為了讓雙方的父母開心,合唱了一首《燕分飛》沒有想到的是這首歌曲,無意間唱出了他們以後的人生。

此時的蔣英才剛剛3歲。她不知道自己以後的幾十年真的要和自己的家人天各一方,命運有的時候就是喜歡在不經意的時候和別人開玩笑。

為了音樂,遠渡重洋

其實早在蔣英還是一個孩童的時候,就深受父親蔣百里的影響,對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音樂的種子就此在她的心中發芽,一個偉大的歌唱家在悄悄地朝我們走來。

在上小學的時候,父親給蔣英買了第一架鋼琴,也深深地影響到她以後的音樂之路,給了她莫大的鼓勵。

在父親的大力支持下,蔣英成了德國貴族學校中第一位東方留學生。憑藉著自身的天資聰慧和堅韌的頑強品格,蔣英很快就被柏林音樂學院錄取。

在音樂的道路上,有著骨肉至親的支持,這無疑給蔣英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慰藉,沒有了思想上的包袱。

當時的德國雖然說不上是風雨飄搖,但戰爭的爆發,讓蔣英求學的歷程困難重重。但她的音樂夢從未停止,靠著不屈的意志終於在1941年完成了自己的學業。

她深知,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父親的支持難能可貴。自己如果不做出點成績,有愧於家庭,在別的國家學習,自己代表的就是中國。

聲樂新星,冉冉升起

在德國的求學生涯結束後,父親去世的消息卻讓蔣英悲痛萬分。

但是父親生前的諄諄教導確是言猶在耳。

父親曾經語重心長地說道:「既然選擇了音樂這條道路,就應該有堅定的信心,收穫自然是水到渠成。」

來到瑞士之後,蔣英比之前更加的刻苦學習。

1943年,蔣英一舉拿下了瑞士舉行的國際音樂節的總冠軍。

開創了亞洲音樂史的新紀錄。西方人通過這一次,也再一次改變了對中國人的看法,不再小瞧中國人。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積貧積弱的祖國還無法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人仍是冷眼相看。

這次奪冠是一次有力的反擊。

理工男與音樂女神的曠世愛情

當蔣英懷著赤子之心來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此時的中國也已經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她再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的時候已經是1946年。科班出身的蔣英首次在國內表演就一炮而紅。

19世紀50年代初,蔣英回到祖國之後,第一次開演唱會。完美地展示了她的專業,面對台下的掌聲雷動,她的心情激動萬分,這是家鄉父老對她的認可。

如果說在瑞士的比賽是揚眉吐氣,這次的演出就是回報和感恩。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蔣英卻選擇了回歸家庭,她的另一半就是能值美國5個師的錢學森。

35歲的錢學森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當時有很多的達官顯貴,都爭先恐後地邀請錢學森吃飯。

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想讓錢學森成為自己的乘龍快婿。此時的錢學森是名副其實的海歸,中國不可多得的人才。

蔣英也想見一下,如今這位名震中外的科學家曾經的「乾哥哥」。

二人的再次見面,就讓錢學森心生愛慕,蔣英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

隨後在錢學森舉辦的一次學術報告會上,錢學森慷慨激昂的演講讓蔣英眼前一亮,準備和錢學森先交往一段時間,二人先通通信。

令人詫異的是,錢學森直男式的追求,一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面孔。

「不行,現在就走!」

就是如此霸氣的表白,開啟了他們相濡以沫的一生。

僅僅6個月的時間,他們倆便在上海結婚,然後便回到美國定居。

婚後感情,平淡而又溫馨

在回到美國後的一個房間裡,擺放著一個黑色大三角鋼琴,當時的鋼鐵直男又有了些許的浪漫。

從這一個特別的禮物就看出了錢學森的用心,時不時的兩人還聊些俏皮的話語,空蕩的房間裡面經常傳出歡聲笑語。

兩人一起下廚,一起帶孩子,一起面對著柴米油鹽的生活。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都說,蔣英這個姑娘特別可愛,錢學森已經沉浸在婚姻的幸福中了。

他們二人在婚後用實際行動給了彼此答案,也證明了對方的「眼光」沒有問題。

為國奮鬥,各自在崗位上發揮餘熱

回到美國的錢學森過著優越的生活,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確實一窮二白,正是需要他這種頂尖人才的時候。

夫婦兩個人的回國之路,註定是多災多難。

生活被人監視,跟蹤,也歷經了牢獄之災,但仍然沒有擋住他們的拳拳之心,依然堅持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年逾六十,淡薄名利

為了祖國的事業,默默地在背後支持著錢學森。

蔣英曾說:「中國可以沒有歌唱家蔣英,但不能沒有科學家錢學森。」

她是這樣說的,同時也用一生踐行了自己的承諾。放棄了自己的歌唱事業,為了自己的夢想,她也曾遠渡重洋。

晚年的蔣英就住60平米破舊小公寓,拿的是退休的工資。

儘管錢學森為新中國的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是她並沒有躺在丈夫的功勞席上選擇「躺平」此時的她還在想著如何給國家減輕負擔,不給人民添麻煩。

結語

蔣英與錢學森攜手走過了60多年的風雨歷程,是科學家和藝術家結合的典範,可謂是當世的楷模。

從前,書信,車馬都很慢,他們依然走在了一起。喜結連理之後遇到的種種坎坷,他們依舊不離不棄。

面對待遇從優的大美國和一窮二白的祖國,他們毅然選擇了後者。現在自己的事業和默默支持錢學森,蔣英也選擇了後者。

他們對祖國的貢獻已經不能用物質來衡量,那份高風亮節的精神,永遠在砥礪我們前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