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輪迴17309136 發佈 2022-04-11T04:36:29.851623+00:00

臥龍山下長相憶,五丈原頭去不回。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一千八百年前的華夏大地,青山點翠,碧水清流,風光無限。


(一)

茅舍雞鳴曙色微,日暮炊煙白雲飛。

臥龍山下長相憶,五丈原頭去不回。

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

一千八百年前的華夏大地,青山點翠,碧水清流,風光無限。只是大地在戰火中呻吟,親朋好友相隔的人民渴望統一。

春光明媚古隆中。一個俊爽不凡的青年正在與弟弟告別。」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他離開了耕種十年的土地,奔向了他理想的征途。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頭。

二十年星斗,隴西軍營。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收到母親從魏國寄來的中藥當歸,盼他回去。孝順的兒子這次拂逆了母親的意願。他送回中藥遠志表寸心。因為他遇到了令他一生折服的人,他明白了他戰鬥的意義。他要為他認定的志向——興復漢室而終其之力。這一留就是一世一生。

孔明感劉皇叔三顧之情,離去隆中,鞠躬盡瘁,六出祁山,雖則才高,但一己之力又怎能重寫歷史。

姜維感諸葛亮知遇之恩,留在蜀漢,繼承遺志,九伐中原,雖是文武全材又怎能挽回國亡的命運。

這一去一留,就成千古愁。

所以他們都在二十七歲那年註定了一生的悲劇。


(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三十年轉戰了多少里路,嘔盡了多少心血。直把英氣風發的青年折磨的白髮蒼蒼。雙目望荊楚,山河零落無限恨。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莽蒼五丈原頭,連綿八百里秦川。這夜的秋風很涼。諸葛亮忽感到他很累了。未曾想又一個二十七年就這樣溜過來了。治國安邦,殫精竭慮,戎馬倥傯,勞苦半生,尚未分得半壁江山。人生又有幾個二十七年?雖則他不惜以風燭殘年,病弱之軀,受鞍馬之苦,然而上天卻不給他時間了。他看到了滿目蕭瑟,聽到秋聲哽咽。他的身體如秋風枯葉一樣衰敗,而蜀漢的國力不也似秋葉一般衰落下?他空有心已無力,先主的殷殷囑託聲聲在耳,隆中歸隱躬耕的許諾,更已千秋萬年,早已是不能想的事兒了。

是夜有星子從天空隕落。

如果說諸葛亮在五丈原感到無奈,悲涼,遺憾。而姜維就只有徹底的絕望了。他無法完成武侯的遺志,他見證了蜀漢滅亡的歷史。

如果說諸葛亮是」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那麼姜維的死是他一生中最精彩的句點。

國君已降,國土已陷。仍不甘心,姜維使用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計謀。詐降鍾會是這個亡國之臣為自己的國家所作的最後一點努力,所盡的最後一片丹心 。當蜂湧而上的敵軍將他團團圍住時,他忽然想到他勤學奮進,一心為功名的少年時。想起了中藥遠志。想起了那個改變他一生的人,二十九年前那人投向他的期望的目光……他心猛的劇痛:天亡我蜀漢,天亡我姜維。

鮮血灑了一地

諸葛亮的死悽美悲涼,姜維的死就是壯美而慘酷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風五丈原。假降巧計成虛話,拼將熱血酬知己。唯余慷慨悲涼,千古悲風。

千古風流,究成塵土。縱橫古今的風傾述著曾經和無奈。如同諸葛亮永遠沒能實現的功成歸隱田園的願望。如同姜維一生不能企及的完成武侯遺志的夢想。

(三)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他們就象飛蛾撲向烈火,

註定為了理想而毀滅。

他們都戰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刻,耗盡了心力。

他們甚至沒有能享受生活。

如果諸葛亮在南陽吟嘯松林,高眠草堂,三五好友,煮酒論詩,踏雪觀花,指點江山。豈不悠哉。

如果姜維在魏國任職,或會平步青雲。也不至於國破人亡。

只是為這樣就少了兩段精彩人生。

如果讓他們重新選擇,他們定還會選擇這樣的一生:勞苦,清素,而充實,崇高。

郭沫若曾這樣評價過諸葛亮和陶淵明,大意是:諸葛亮未出時,躬耕于田畝,可與陶淵明媲美。假若陶淵明風雲際會,或能將桃源現於世上。假若諸葛亮終身隱逸,其詩文也必不遜於陶淵明。

只是歷史沒有假設,時令使然,成就了他們不同的人生。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任由後人評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