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邊緣小省,到挑起世界大戰的野心國——德意志帝國滅亡路

愛因斯坦講堂 發佈 2022-04-13T02:01:48.935515+00:00

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這個國家改頭換面,吞併鄰國,先後與丹麥、奧地利、法國開戰,至1914年更是挑起世界大戰。

普魯士王國曾是一個位於德語世界邊緣的邊疆省份,直至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才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隨後的一個世紀裡,這個國家改頭換面,吞併鄰國,先後與丹麥、奧地利、法國開戰,至1914年更是挑起世界大戰。

1814年—1815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定了歐洲政治地圖,改變了整個歐洲的力量平衡。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哈布斯堡王朝曾是德意志世界的主導力量,如今僅統治著奧地利,人口不及新興的普魯士王國,與此同時俄國吞併了波蘭,迫使普魯士由東抽身,轉為爭奪新成立的德意志邦聯的領導權。

普魯士希望利用德意志邦聯擴大影響力,但德意志邦聯實際上不過是一個沒有行政職能的外交俱樂部。面對普魯士的領土野心,奧地利率領其他小國予以激烈反抗,而這些小國也希望通過挑動普奧兩個大國的爭鬥而維持自治。作為回應,普魯士則提出了關稅同盟、單一軍事政策及其他倡議,試圖將德語世界和霍亨索倫王朝捆綁在一起。

儘管普魯士的政治努力未能贏得鄰國政府的支持,但它確實給普通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王國的現代化和對泛日耳曼主義的承諾。泛日耳曼主義又因1848年席捲德意志邦聯39個邦國的民族主義起義而聲勢大壯。

由於對君主的專制與自私不滿,許多人希望在普魯士國王的允諾下推行普選並建立單一的民選議會。1848年3月,革命期間成立的法蘭克福議會起草了一部帝國憲法,並授予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德意志皇帝稱號。不過,威廉四世因擔心俄國或奧地利干涉而拒絕。法蘭克福議會隨之垮台,未能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1857年,一次中風使威廉四世無法統治國家,王位傳給其弟威廉一世。新國王的周圍很快聚集了一批堅強的現代主義者,他們在德意志帝國的興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威廉一世從6歲起便穿著軍裝,9歲時已被委任為一等軍官。這些早期經歷影響了他對國家統一方式的看法,他曾在1849年寫道:「誰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先征服德國。」

威廉一世在位的61年裡,積極重組普魯士軍隊,親手挑選陸軍大臣鞏固權力。新任命的首相奧索·馮·俾斯麥則運用現實政治戰略,將普魯士推向歐洲的中心。

現實政治是一種實用主義政治,認為決策基於機會和不斷變化的環境而非意識形態。1862年,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臭名昭著的演說,概述了自己採取大膽行動的原因:「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演說與多數通過的決議所能解決的——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錯誤——而只能通過鐵和血來解決!」

由於人們對緩慢的變革步伐感到失望,1848年的浪漫主義革命被1862年保守民族主義者的現實政治取代,用鐵和血建成德意志達成共識。早在1830年,普魯士就曾利用法國入侵戰爭帶來的恐慌而在邦聯內推行自己主導的國防政策。至1870年,俾斯麥不僅再度煽動恐怖氣氛,還敲起了戰鼓。

1863年,一場錯綜複雜的丹麥憲法危機給了俾斯麥一個等待已久的機會。由于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死後絕嗣,王位傳給母系一支,但這在什勒斯維希公國和霍爾斯坦公國產生爭端。這兩個公國都是日耳曼人占多數,且曾在20年前爆發過反對丹麥統治的暴力起義。日耳曼民族主義者嗅到了機會,轉而支持普魯士。

德意志邦聯發動了由奧地利和普魯士領導的戰爭。奧地利參戰的主要目的是為平衡普魯士在促成這場罕見的日耳曼大團結方面的影響,並阻止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被其獨吞。1864年8月,第二次什勒斯維希戰爭以丹麥的戰敗告終,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和薩克森-勞恩堡割讓給普奧聯軍。不過,隨後普奧兩國很快爆發了內鬥。

由於擔心遭到普魯士的侵略,德意志邦聯的大多數邦國站在了奧地利一邊,迫使普魯士在多條戰線上以一敵眾。不過,面對普魯士優越的步兵戰術和新式德萊賽步槍,奧地利軍隊士氣低落、意志消沉,哈布斯堡家族丟盡顏面。最終,經過7周的戰鬥,奧地利於1866年7月宣布投降。德意志邦聯隨之解散,普魯士轉而組建起北德意志邦聯,並全權接管了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和許多其他獨立邦國,最終直接統治了北德意志邦聯80%的領土。

四年後,北德意志邦聯與法國開戰。由於擔心遭到潛在敵人的包圍,法國政府否決了身為普魯士王室的霍亨索倫親王登上西班牙王位的提議。於是,俾斯麥便向憤怒的法國媒體公布了一份精心編輯的由威廉一世署名的譴責聲明,使這位普魯士國王看起來比實際更加好戰。1870年7月,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了恢復威望,在輿論壓力下向普魯士宣戰。

六個月後,普魯士取得了勝利,鐵蹄踏上巴黎街道。普魯士吞併了法國邊境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法國被迫支付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而普魯士則在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布德意志帝國的成立。法國無法忘記因普法戰爭而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並意識到強大的德國對其生存構成了威脅,於是開始向俄國尋求結盟。

1870年誕生的《德意志帝國憲法》是一個妥協的產物。當時德國第一任宰相俾斯麥和威廉一世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前者通過選舉產生的聯邦議會限制了後者的權力,並在序言中將後者僅稱為「德意志皇帝」,而非「德國皇帝」,暗示其權力的有限性。

此外,巴伐利亞王國、符騰堡王國和巴登和黑森大公國被允許繼續自行組建軍隊、頒行法律、管理議會,乃至自行徵稅。而日漸衰老的威廉一世則留在普魯士腹地。他發現自己無法在這位盛氣凌人的宰相面前堅持立場,於是很少公開露面,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直到1888年去世。

威廉一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或將成為與其父完全不同的君主。他是一位極具魅力的自由主義者,娶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與之同名的維多利亞公主為妻。或許他將成為第一位偉大的德意志皇帝。然而,他在登上王位時已患上喉癌,三個月後就去世了。

就在父親和祖父去世的同一年,威廉二世成為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德意志皇帝。他完全沒有遺傳父親善於與人交際的天賦,他那精心安排的威儀吸引了公眾的注意,但他那令人難以捉摸的言論和粗魯的行為則令國際社會和德國公眾震驚。他的獨裁作風直逼俾斯麥,迫使後者於1890年下台,告別了苦心經營28年之久的政壇。

俾斯麥精於算計的現實政治使德意志帝國在一些地區不受歡迎,但也不乏崇拜者,尤其是在英國。這位宰相小心翼翼地維持著權力的平衡,集中精力建設一個強大、保守的德意志帝國。然而,威廉二世將現實政治束之高閣,轉而推行世界政策。

不列顛帝國對於威廉二世而言意義非凡,後者對前者的迷戀與憤怒幾乎達到同等程度,並決心效法英國使德國稱霸世界。他資助建立強大的帝國海軍,挑起與英國的造艦競賽;試圖在英法兩國這對競逐非洲勢力的老對手之間搬弄是非;在俄羅斯與其西方盟友之間製造隔閡。不過,以上三個計劃都以失敗告終。

俾斯麥推行的是克制政策,但威廉二世採取的政策則令人難以捉摸,似乎印證了人們對於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擔憂。這一政策將世界分化為兩個對立的集團,並使之於1914年夏爆發衝突。這個百年間由改革家、軍事家、國王和皇帝締造的帝國,卻未能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

(內容來源:《影響世界走向的24個帝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