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捲土重來,靈魂與肉身如何安放?

cetustalk 發佈 2022-04-14T05:20:15.185632+00:00

雖然氣溫不穩定,疫情反撲,世界局勢動盪,但大範圍的「壞」反而讓人們更珍視生活中那些原本習以為常的瞬間。不知不覺間,春天又來了。春風一吹,很多關於春天的記憶漸次復甦,不由得想起來林語堂的《春日游杭記》:到西湖時,微雨。

雖然氣溫不穩定,疫情反撲,世界局勢動盪,但大範圍的「壞」反而讓人們更珍視生活中那些原本習以為常的瞬間。


不知不覺間,春天又來了。春風一吹,很多關於春天的記憶漸次復甦,不由得想起來林語堂的《春日游杭記》:


到西湖時,微雨。揀定一間房間,憑窗遠眺,內湖、孤山、長堤、寶塔、遊艇、行人,都一一如畫。近窗的樹木,雨後特別蒼翠,細草茸綠的可愛。雨細蒙蒙的幾乎看不見,只聽見草葉上及田陌上渾成一片點滴聲。


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屋雖矮陋,而前後簇擁的卻是疏朗可愛的高樹與錯綜天然的叢蕪、蹊徑、草坪。其經營毫不費工夫,而清華朗潤,勝於上海愚園路寓公精舍萬倍。


路過蘇堤,兩面湖光瀲灩,綠洲蔥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鏡。其時遠處盡為煙霞所掩,綠洲之後,一片茫茫,不復知是山,是湖,是人間,是仙界.畫畫之難,全在畫此種氣韻,但畫氣韻最易莫如畫湖景,尤莫如畫雨中的湖山,能擺得住此波光回影,便能氣韻生動。


不難發現:不管是書本里的春天,還是我們記憶里的春天,都和生活中的場景密不可分:春天在你早晨推開的一扇窗外,春天在門口草地上,春天在屋檐下的燕巢里……



然而這對現在動輒就被隔離在家的城市人來說,確實是很遙遠的記憶了。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不斷嚮往著自然、綠色的環境。


好建築充滿自然的味道——貝聿銘


特別是疫情以來,熱衷戶外的人越來越多,如何平衡好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城市建設發展的要求成為了新時代的新問題。




生活是瑣碎的,建造的結構會隨著時間推移顯現出市井生活中才有的瑣碎狀態,接近生活本意的真實。同時建造也是在造一個世界,世界是營造的對象,是建立在人與周圍環境分離,城市與建築和自然分離的基礎上的,比如中國傳統的山水畫裡房屋總是隱在角落,不占主體位置。



作為人工產物身處自然卻不突兀、與周圍風光相得益彰——這樣融入自然的建築的確讓人心嚮往之,僅僅是存在就好似當代桃源。今天小白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在疫情下哪些城市還能讓居住者有幸福感。


幸福生活哪裡找

Where is happy life?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旗下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公布的2021年全球宜居城市的排名。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簡稱EIU)是經濟學人集團(The Economist Group)的研究和分析部門。


成立於1946年,70多年來幫助各國政府、企業和金融公司研究世界新變化,及如何抓住機遇、管理風險。


《經濟學人》2021全球宜居城市——新冠病毒對世界各地宜居程度的影響


從報告標題可以看出,這次全球宜居城市排名與各地防控疫情情況密切相關。


本次共140個城市參與排名,各國媒體對此榜單非常關注。


《衛報》:世界最宜居城市——奧克蘭趁疫情洗牌期間撥得頭籌


CNN:2021全球最宜居城市


《雪梨晨鋒報》:雪梨世界宜居城市排名下滑


其中,英國排名最高的城市是曼徹斯特(第54位),而倫敦排在第60位


神奇的是,EIU在報告中指出「自2020年9月以來,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城市從解封中受益最大,美國和中國城市也同樣獲益」,但中國城市暫未公布在榜單中。



影響宜居程度評分的疫情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 醫療資源的壓力

· 當地體育賽事的限制

· 劇院的限制

· 古典和現代音樂會的限制

· 餐館、酒吧、咖啡店和夜總會的限制

· 教育機構的限制


EIU已經將疫情的影響納入總體宜居性評分,為疫情後期各城市的恢復提供參照。


評選標準

Selection criteria


EIU根據30多個定性和定量因素對參與評選的140個城市進行了評級。


評級標準包括五大類別:穩定性、醫療保健、文化和環境、教育和基礎設施。


城市中的每一個因素被分為可接受、可容忍、不舒適、不受歡迎或不可忍受。


五項標準的權重分別是:

· 穩定性 (25%)

· 醫療保健 (20%)

· 文化和環境 (25%)

· 教育(10%)

· 基礎設施(20%)


每一項裡面也細分了不同的類目,比如下圖中穩定性的評分中,就包含了暴力犯罪、恐怖威脅、軍事衝突威脅、內亂/衝突威脅等評級。



世界十大宜居城市

The top 10 most livable cities in the world


此次前10名依次為紐西蘭奧克蘭、日本大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紐西蘭惠靈頓、日本東京、澳大利亞珀斯、 瑞士蘇黎世、瑞士日內瓦、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和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



其中前5全部為亞太地區的城市,前10中也只有瑞士的2個城市不屬於亞太地區。


EIU指出,疫情導致各城市宜居程度不同程度下降,疫情的防控情況導致排名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多個曾列為全球宜居城市的排名暴跌,宜居城市出現區域集中現象。



自 2020 年以來,新冠疫情的突然襲來不僅改變了人們以往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改變了社會和經濟格局,而這場疫情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新冠疫情同時在影響著城市設計的發展和建築行業的發展,比如如何在公共空間中保持安全舉例,交通基礎設施將會如何變化,建築設計的發展將更多考慮公共衛生的需求等。


疫情下如何安頓好自己的身心,可能會是一個社會性議題。推薦大家學習由曼徹斯特大學建築系建築理論終身教授Prof. A.Y帶來的《「後疫情」時代的城市設計和建築發展》,讓教授帶領學生分析和反思全球大流行病對城市設計和建築發展的重要影響,關注不同建築類型,掌握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探討危機背後的發展方向,反思疫情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升學生應對在後疫情時代的綜合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