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霸遊戲市場到進軍AI,不斷重塑自我的英偉達淨收入終破10億

十萬個品牌故事 發佈 2022-04-14T08:01:58.936865+00:00

它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它發明的GPU,極大地推動了PC遊戲市場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NVIDIA公司是全球可編程圖形處理技術領袖。與ATI齊名,專注於打造能夠增強個人和專業計算平台的人機互動體驗的產品。

它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

它發明的GPU,極大地推動了PC遊戲市場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並行計算。

NVIDIA公司是全球可編程圖形處理技術領袖。

與ATI齊名,專注於打造能夠增強個人和專業計算平台的人機互動體驗的產品。

公司的圖形和通信處理器擁有廣泛的市場,已被多種多樣的計算平台採用,包括個人數字媒體PC、、專業工作站、數字內容創建系統、筆記本電腦、軍用和視頻遊戲控制台等。

2018年2月,英偉達公布全年財報,2017年創下全年收入歷史新高,達到97.1億美元2017年6月,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 50 大最聰明公司榜單。

不過,比榮耀更值得關注的是它背後的成長曆程。觸摸品質,發現未來,請立即觀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英偉達:榮耀背後》

在人工智慧產業熱潮下,英偉達無疑是全球科技行業的大贏家。

2017年全年收入創下新高,達到97.1億美元,同比增長41%,利潤增長83%。

英偉達全年GAAP每股盈利高達4.82美元,同比增長88%。

2017年的第四季度,英偉達收入達到29.1億美元,同比增長34%。

GPU收入同比增長33%達24.6億美元。

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特斯拉大公司以及幾乎每一家AI初創公司都在使用英偉達的晶片…

這家歷練多年的半導體公司持續不斷地吸引著投資人、創業者以及媒體眼球。

不過,榮耀的背後,英偉達也經歷過多次挫折。

1993年4月,從集成電路生產商出來的黃仁勛,聯合Sun公司兩位年輕工程師——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卡蒂斯·普里姆共同創立了英偉達,他們的初衷是研發一種專用晶片,用來加快電子遊戲中3D圖像的渲染速度,帶來更逼真的顯示效果。

1995年5月,經過兩年打磨,英偉達推出了首款面向遊戲主機的多媒體加速器——NV1,這款加速器集圖形處理、音效卡及遊戲操作杆等功能於一體,一經發布便吸引了當時最大遊戲製造商世嘉的目光。

世嘉決定在其第六代家用遊戲機「土星」和個人電腦上採用NV1 。

然而就在同一年,微軟推出以圖形用戶界面(GUI)為主要特徵的Windows 95,圖形晶片主流市場從遊戲主機轉向PC;同時,微軟還開發出了採用多邊形成像技術的圖形編程接口——Direct3D標準。

由於英偉達在研發NV1時,行業內還沒有像Direct3D和OpenGL這樣的多邊形3D標準,英偉達就採用二次方程紋理貼圖作為立體圖形實現方式,無法兼容行業通用標準,因此市場銷量快速下降。

1996年第一季度,英偉達停止銷售NV1,並終止研發NV2,開始將重心轉向圖形處理器RIVA128。

其後兩年間,英偉達陸續推出RIVA128、RIVA128ZX、RIVATNT等圖形處理器。

這些新產品不僅支持微軟Direct3D和OpenGL標準,在能效上也超越了競爭對手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 Pro,加上價格低廉,逐漸獲得了整機廠的青睞。

1999年1月,英偉達全年營收突破1.5億美元,並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同年5月,其圖形處理器銷量超過1000萬。

8月,英偉達推出第一款以GeForce命名的顯示核心——GeForce 256,並首次提出GPU概念。

次年底,英偉達以7000萬美元現金、100萬股公司股票,將3Dfx收入囊中,正式成為行業老大。

此時的GPU市場,只剩一家競爭對手可與英偉達匹敵,那就是ATI。

在PC市場上,微軟和英特爾是英偉達繞不開的兩大巨頭。

與ATI以及兩大巨頭的博弈也牽動著英偉達業務的興衰成敗。

2000年,為了進軍遊戲主機行業,微軟找到了如日中天的英偉達,請他們研發Xbox圖形晶片、SoundStorm聲音晶片以及主板解決方案。

然而,微軟給的研發時間只有一年。

期間,由於電源供應出現Bug、資料庫功能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導致Xbox在首發日前兩個月才進入生產階段。

最終,微軟被迫推遲首發,錯過先機,敗給了索尼ps2。

為了與PS2競爭,微軟打算降低Xbox二代產品主機售價,於是要求英偉達儘可能降低晶片價格。

但當時的晶片利潤本身就不高,黃仁勛並沒有同意,加上後來晶片遇上了品控問題,導致成本升高,還被迫降低性能。

雙方矛盾激化,最終對簿公堂。

之後,微軟便把訂單交給了英偉達的競爭對手ATI。

這次合作失敗讓英偉達付出了慘痛代價,不僅2003年營收減少,還錯過了微軟DirectX 9規格確立的重要消息,直接導致當年推出的GeForce FX由於兼容性問題敗給ATI的Radeon 9700。

更不幸的是,GeForce FX還存在運行溫度過高的問題,引發多次自燃事故,黃仁勛一度被遊戲玩家調侃為「兩彈元勛」。

2002年2月,NVIDIA售出一億個繪圖處理器。

同年11月,NVIDIA 發布業界有史以來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 FX. 同時,它擁有多項業界第一的領先技術,包括:第一個使用0.13微米製造工藝, 擁有1GHz速度DDRⅡ顯存,完美支持Direct X9 等等.

2004年到2007年,英偉達遊戲和專業繪圖處理器業務穩步增長。

在這四年裡,英偉達首席科學家David Kirk思考著一個更長遠的問題——讓只做3D渲染的GPU技術通用化。

這樣的設想只能滿足英偉達2007年新推出的大規模並行運算晶片——Tesla,對於其傳統遊戲和專業繪圖業務來說,並沒有這樣的高性能運算需求。

最終,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出了能夠讓GPU變得通用化的CUDA技術,並讓每一顆英偉達GPU都支持CUDA。

由於必須在硬體產品設計中增加相關CUDA邏輯電路,使得晶片面積增大、散熱增加、成本上升、故障率增高;同時,還要保證每款產品的軟體驅動都支持CUDA,這對英偉達的工程師來說是巨大的工作量。

2008年,CPU巨頭AMD收購英偉達老對手ATI,形成了CPU整合GPU的新解決方案。

Intel也終止了與英偉達的合作,在自家晶片組中集成了3D圖形加速器。

巨頭夾擊中,英偉達只得走高性能獨立顯卡一條路,然而其主打的高端筆記本獨顯產品8600M系列卻出現了和散熱有關的品質問題,導致黑屏或燒機等故障。

很多人認為,該事故原因主要由於支持CUDA會加大晶片散熱壓力,英偉達採用了晶片製造商台積電不成熟的封裝材料,才導致散熱出現問題。

隨著基於CUDA的通用GPU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威力凸顯,英偉達也迎來了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時期。

2012年,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在通用GPU的支持下實現重大突破,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以及各個領域的人工智慧技術都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條件。

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也蒸蒸日上,為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強大計算力支持。

2014年11月,三星稱,英偉達及其一家客戶侵犯其8項專利。

該訴訟針對的是英偉達Shield平板電腦。

各方都否認使用了對方的技術。

英偉達在2014年11月11日的聲明中稱,三星的訴訟「是一項能夠預測到的策略」。

自創立至今,英偉達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挫折,但它依靠背後的研發,仍屹立於行業頂端。

英偉達曾推出過包括GPU、CPU、主板晶片組等多種類型的晶片產品。

主板晶片組業務由於和英特爾的糾葛已經在2009年徹底停掉。

如今,英偉達的晶片產品包括兩大類別:GPU和Tegra處理器。

從最初的遊戲顯卡,到第一款GPU問世,再到專業繪圖處理器、大規模並行計算晶片、雲端計算模塊,以及廣泛應用於智能汽車的系統晶片,英偉達已經從一家圖形晶片公司轉型為一家GPU計算技術提供商。

NVIDIA全球雇員數量超過4000人。

通過PC端、移動端、以及雲端,英偉達將其GPU計算能力輸送到各行各業,幫助企業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幫助終端用戶提升工作效率和視覺體驗,幫助研究機構實現大規模運算任務,推動科技發展。

與此同時,英偉達在遊戲、VR、AI等領域仍要面對競爭對手AMD的強力攻勢,以及英特爾、高通等晶片商的排擠。

黃仁勛說,「人工智慧終將影響到世界上的每一家公司,但我們不會什麼都做。」

未來,藉助遊戲、AI、VR、無人駕駛汽車四大強力引擎,以及平台和網絡、槓桿和規模效應兩大商業模式,英偉達將繼續在各個領域保持風生水起之勢,實現營收和淨利高速增長,為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