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增強藥

子明老師2019 發佈 2022-04-15T11:57:49.864356+00:00

免疫增強藥是指單獨或同時與抗原使用時能增強機體免疫應答的藥物,主要用於免疫缺陷病、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常作為腫瘤的輔助治療藥物。

隨著人們對疾病治療觀念的轉變,治療的重點已經由直接殺傷外源性病原體轉向調整生物機體自身功能,因而免疫增強藥在醫學的應用引起廣泛的關注。

免疫增強藥是指單獨或同時與抗原使用時能增強機體免疫應答的藥物,主要用於免疫缺陷病、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常作為腫瘤的輔助治療藥物。

1.卡介苗

除用於預防結核病外,主要用千腫瘤的輔助治療,如白血病、黑色素瘤和肺癌。

2.干擾素

現已可採用DNA重組技術生產重組人干擾素。

對感冒、B型肝炎、帶狀疤疹和腺病毒性角膜炎等感染有預防作用。己試用於人腫瘤的治療。

不良反應主要有發熱、流感樣症狀及神經系統症狀(嗜睡、精神紊亂),皮疹、肝功能損害。大劑量可致可逆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

3.白細胞介素-2

也稱T細胞生長因子,已能應用基因工程生產。

主要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腎細胞癌、霍奇金淋巴瘤等,可控制腫瘤發展,減

小腫瘤體積及延長生存時間。

4.左旋咪唑

口服有效的免疫調節藥物。對正常人和動物幾乎不影響抗體的產生,但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促進抗體生成。

主要用千免疫功能低下者恢復免疫功能,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與抗癌藥合用治療腫瘤,可鞏固療效,減少復發或轉移,延長緩解期。

5.依他西脫

皮下注射,主要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不良反應主要是局部注射的刺激反應,其他仍有

待於進一步觀察。

6.轉移因子

是從健康人白細胞中提取的一種多核昔酸和低分子量多膚,無抗原性。臨床用於先天性和獲得性細胞免疫缺陷病如胸腺發育不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某些抗生素難以控制的病毒性和真菌感染,對惡性腫瘤可作為輔助治療。

7.胸腺素

用於治療胸腺依賴性免疫缺陷疾病(包括愛滋病)、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

8.異丙肌苷

臨床用於急性病毒性腦炎和帶狀疤疹等病毒性感染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還可用於腫瘤的輔助治療、改善愛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9.免疫核糖核酸

臨床用途與轉移因子相似,主要用於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試用千流行性乙型腦炎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