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情史很「瓊瑤」,她與平鑫濤的狗血劇情,令人三觀炸裂

娛人麥叔 發佈 2022-04-16T06:16:10.370114+00:00

她筆下的人物或大膽、或痴情、或純粹,文字冷靜直白,情節大膽前衛,以至於到現在,仍有無數人將之奉為青春啟蒙人。

她是無數年輕人心中的言情教母。

她筆下的人物或大膽、或痴情、或純粹,文字冷靜直白,情節大膽前衛,以至於到現在,仍有無數人將之奉為青春啟蒙人。

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國文學史上兩大泰斗競相爭輝,一位是快意恩仇的「俠客」金庸,另一位則是愛情至上的「教母」瓊瑤。

在作品皆影視化後,兩位巨頭並行齊驅,占據了中國文學史和電視劇界半壁江山,只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前者的作品歷久彌新,後者卻跌落神壇,飽受爭議。

不知從何時起,這位被捧上神壇,我們曾經信奉的瓊瑤阿姨口碑出現了崩盤。

然而今天我們討論的,是瓊瑤阿姨被捧上神壇的故事,以及她不為人知的一面。

01

瓊瑤為何這麼受歡迎?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

「瓊瑤的作品永不過時,只因她的作品主題,是永恆且不會過時的愛情。」

瓊瑤奶奶執筆57年,從《窗外》到《還珠格格》,從《又見一簾幽夢》又到《情深深雨濛濛》等,寫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

筆下誕生出無數經典人物,有我們熟知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外柔內剛的綠萍,氣質溫婉的白吟霜,甜美溫柔的汪子璇,以及輕靈脫俗的肖雨鳳等等。

在她撰寫的故事中,愛情是永恆的主題,而她自己的人生,愛情亦是唯一的主題。

話說瓊瑤的第一段愛情,是在讀高三的時候,喜歡上了自己的國文老師,對方足足大了她25歲。

但這段不倫之戀,被父母發現後,以母親的棒打鴛鴦結束。

後來,瓊瑤在自傳體《我的故事》中寫道:

說實話,我對於他充滿了崇拜之情,這種崇拜是容易變質的。

他對我是憐惜之情,這種憐惜,也是很容易變質的。

再加上他也孤獨,我也孤獨,他正寂寞,我也寂寞。

兩顆孤獨的靈魂,在錯誤的時間遇到,註定這份愛情走不到結尾。

這段未完成的情愫,直接成為她第一部小說《窗外》的靈感源泉。


在此期間,父母逼迫瓊瑤去相親,然後遇到了慶筠。

他同她一樣熱愛寫作。

兩人因橋牌相識,最終懵懵懂懂戀愛,糊裡糊塗結婚。

就連求婚誓詞亦是:「我們結婚吧!與其分在兩處,各人孤獨的寫作,不如聚在一起,結伴寫作,你說呢?」

可見,瓊瑤阿姨這次的婚姻,只是兩個孤獨的人以婚姻的形式,去結束兩分「孤獨」。

如果婚姻只是為了對抗孤獨,那結果多半很難如願。

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兩人的稿費去除房租後,只夠二十天的生活開支。

貧賤夫妻百事哀,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終,兩人只能以離婚,來結束這段錯誤的愛情。

02

經歷失敗婚姻的瓊瑤,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窗外》的創作當中,並把稿子寄給《皇冠》出版社。

很快,就收到《皇冠》編輯平鑫濤的回信,決定在出版社發行。

第二年,被電影公司搬上了熒幕。

《窗外》一炮而紅後,瓊瑤把其餘小說《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濛濛》、《啞女情深》接連翻拍成電影。

短短兩年間,在文藝圈瓊瑤便聲名鵲起!

而平鑫濤也從編輯,成了瓊瑤的經紀人;

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老闆;是她小說的支持者,也是她夢想的「實現者」。

這種藕斷絲連的合作關係,讓瓊瑤和平鑫濤不可避免地日久生情。

儘管兩人儘量壓抑感情,但這種壓抑就像是火山爆發前的蠢蠢欲動,只需要一個火星子,就能燃成熊熊大火。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瓊瑤和平鑫濤共同經歷了生死,也間接促成一段不道德的愛情。

這一次,瓊瑤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

但平鑫濤卻是有家室的人,家中有賢妻良母林婉珍。

最終在瓊瑤的精明手段下敗下陣來,不得不向妻子提出離婚。

直到平鑫濤52歲、瓊瑤41歲,兩人才結成了婚。

所都說作品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正如她在《我的故事》中寫道:


人為何有離婚制度,就是為了挽救那些在婚姻上犯錯的人;

如果嫁錯了人,娶錯了人,難道就該將錯就錯錯一輩子嗎?

錯誤的婚姻,是能夠糾正的。

離婚有時是喜劇,而不是悲劇,勉強一場沒有愛的婚姻才是悲劇!

深以為然。

03

1988年,回大陸探親的瓊瑤,發現自己的小說早已在內地風行。

她的電影和電視劇,大陸也在沒有版權的情況下,拍攝了好幾部。

這讓瓊瑤改變了拍戲的方針。

《我是一片雲》的熱播,林青霞的大火也讓瓊瑤看到了內地市場的希望。

她隨即回到台灣,拍攝了《婉君》《啞妻》《三朵花》三部電視劇,把它們搬上熒幕。

自然,這些作品在兩岸三地收穫不少口碑,收視率也節節攀升,進一步加速瓊瑤帶動兩岸三峽文化的交流。

接著瓊瑤又和湖南台合作,陸續拍了《梅花烙》《青青河邊草》《水雲間》《還珠格格》等等熱播劇。

並陸續發掘了劉雪華、陳紅、陳德容、蕭薔、趙薇等一眾「瓊瑤女郎」,締造出了瓊瑤作品的黃金時代。

瓊瑤也正式從幕後,走到了台前,跨界做起了填詞、作曲,當起了製作人。

迄今為止,瓊瑤阿姨分別為《還珠格格》填詞作曲《你是風兒我是沙》、《梅花三弄》中的《我心已許》。

以及《還珠格格2》裡的《自從有了你》,《還珠格格1》裡的《雨蝶》,和電影《在水一方》同名主題曲等等。

電視劇的熱播,電影的熱賣,歌曲的爆火,讓瓊瑤的風頭一時無兩。

如今瓊瑤已是84歲高齡,從瓊瑤阿姨變成了瓊瑤奶奶,漸漸淡出了舞台。

江湖中已沒有她的身影,卻依然流傳著瓊瑤的傳說。

04

隨著時代觀念的變化,人們對於瓊瑤劇的劇情和角色,也在進行著新的解讀。

有人在何書恆身上看到了渣男的影子,在雪姨身上看到男權社會女子作為附庸的反叛,在依萍行為中看到了女性追求自由的勇敢。

借趙薇在採訪中的一句話:

「瓊瑤給我的愛情觀影響最大的,就是讓我相信愛情,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我都會執著愛情。」

相信這也是廣大讀者,在看完瓊瑤阿姨作品後的切身感受。

如今,網上對瓊瑤阿姨的作品噓聲一片。

不外乎是瓊瑤奶奶驚世駭俗的感情經歷,引得多人抵制她,也抵制她的作品。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的作品符合了那個年代人們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那個年代生活的欲望。

那種不顧外界眼光,也要狠狠愛一場的瘋狂。

拿到現在來說,確實是顯得有點偏激。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作品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

人性的本質很難改變,道德也大同小異,時代卻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

這就意味著,我們是無法用後世的道德觀,去評價前代文學作品中的價值觀。

這也是為何,你可以不喜歡瓊瑤阿姨,但是你也不能抹掉,她對於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啟蒙。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畢竟,作家可以有多個,瓊瑤阿姨只有一個,青春也只有一回。

作者:果果

編輯:麥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