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北史話:故土新歸(三)

師說123 發佈 2022-04-16T10:37:10.098985+00:00

外西北位於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亞的齋桑泊周圍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圍地區和絕大部分的帕米爾高原,總面積大約為54萬多平方公里,和法國差不多大。據不完全統計,外西北大約生活著1500萬人,要知道,新疆160多萬平方公里才只有2500多萬人。

外西北和外東北一樣,都是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新名詞。外西北位於新疆以西,大致包括今天中亞的齋桑泊周圍地區、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周圍地區和絕大部分的帕米爾高原,總面積大約為54萬多平方公里,和法國差不多大。

現在這片遼闊的土地包括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州全部、東哈薩克斯坦州的一部分和江布爾州的一小部分,還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大部分領土。外西北肥美的土地養育了眾多的人口,這裡自古就是中亞最富庶的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外西北大約生活著1500萬人,要知道,新疆160多萬平方公里才只有2500多萬人。

1864年後,隨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外西北被割讓給了沙皇俄國。在此之前,外西北和我國今天的新疆地區統稱為西域,從漢朝開始,這裡就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擁有中亞最濕潤的氣候,最豐美的草原,最多元的文化以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外西北在漢代隸屬於西域都護府,唐朝屬於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安史之亂後,這裡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管轄,這一分別,就有千年之久!在這期間,喀喇汗王朝、西遼、察合台汗國、蒙古瓦剌部和哈薩克汗國相繼統治這一地區。

在明末清初,蒙古一共分為三部。後來漠西蒙古的一支準噶爾部逐漸強大起來,控制了包括外西北在內的廣大西北地區。在準噶爾部傑出的首領哈剌忽喇巴圖爾渾台吉、僧格噶爾丹的帶領下,準噶爾部排擠了其他各部,沉重打擊了西邊的哈薩克汗國,向北有效地遏制了俄國的入侵。1678年,噶爾丹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

從這時起,噶爾丹將牙帳遷到伊犁,這裡從此成為準噶爾汗國近百年的統治中心。這一年,正好是大清康熙17年,盤踞在南方的吳三桂在湖南稱帝。這場爆發在南方的巨大叛亂使整個帝國都捲入其中,形勢之危急差一點改變了帝國的命運。

1673年,吳三桂作亂,一直到1681年,康熙才最終平定了三藩之亂。從此,康熙帝穩固了內部的統一,開始著手處理台灣的明鄭政權。1683年,台灣被大將施琅攻占。康熙帝開始把目光投向北方。

而在遙遠的北方,正在經歷千年以來未有之大變局。早在公元1581年(明萬曆9年),俄國哥薩克就越過了烏拉爾山脈,開啟了征服西伯利亞的歷程。到康熙時期,俄國在西伯利亞已經盤踞了百年之久。俄國在西伯利亞南部和我國黑龍江流域修建了一系列的據點,不斷派遣哥薩克向南方進行殖民。

在當時的亞歐大陸,起步較晚的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展開了一場悄無聲息地擴張競賽,雙方終於在17、18世紀完成了對蒙古草原的瓜分。它們面對的最強大的對手,就是那個叱吒風雲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後一個蒙古帝國,它與大清帝國巔峰對決了近百年的時間,最終在血雨腥風之中,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我們魂牽夢繞的外西北也在闊別了千年之久後,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01野心勃勃

噶爾丹稱汗後,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採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對衛拉特諸部下手,旨在掃平天山以北的草原遊牧區。噶爾丹打敗了和碩特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平定了杜爾伯特、輝特等漠西衛拉特各部,從而基本上統一了漠西衛拉特蒙古。

然後他為了穩住清廷,特意獻上鎖子甲、鳥槍、馬、駝、貂皮。當時的康熙皇帝正在為了三藩焦頭爛額,於是「准其納貢,授以赦印,並加恩賚。」

搞定了內部,並得到了清廷的冊封,噶爾丹開始了對外征服之路。

1679年,噶爾丹向東進軍,迫使吐魯番、哈密臣服,並徵收貢賦,準噶爾的勢力伸展至河西走廊。當地方官員將這些情況上報時,康熙的批覆卻是:酌量指授而行、毋致生釁。

1680年,南疆的葉爾羌汗國內部白山派與黑山派之爭陷入白熱化,噶爾丹看準時機,在兩派斗得兩敗俱傷之際突然出兵,將察合台後王伊思瑪業勒汗囚禁於伊犁。噶爾丹為了治理當地伊斯蘭教信徒,委派當地的「和卓」管理當地人,葉爾羌汗國滅亡。

隨後,準噶爾汗國兵鋒直指青海邊界,但因清軍把守嚴密,噶爾丹逗留幾日後撤兵。

噶爾丹向南方的擴張大獲全勝,下一步,他把矛頭對準了西邊的哈薩克汗國。1681年(康熙20年),為了奪取中亞貿易城市和控制哈薩克草原,噶爾丹揮師西征。

1682年至1683年,噶爾丹率軍進攻哈薩克頭克汗,但遭遇了慘敗。當噶爾丹毫不氣餒,1684年,噶爾丹再次發兵,攻占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烏爾根齊等城市,還擒獲了頭克汗之子作為人質,並押往西藏。

不久,準噶爾騎兵又先後擊敗了諾蓋人(高加索突厥人)和布魯特(吉爾吉斯)人,使幾乎整個哈薩克草原都成了準噶爾汗國的屬地。

這時,噶爾丹已將準噶爾的政治中心完全轉移到了伊犁河谷,冬營地有額爾齊斯河和博爾塔拉等地。此時準噶爾的統轄地域,往北沿著額爾齊斯河順流而下,一直抵達鄂木河,西邊抵巴爾喀什湖以南哈薩克人的遊牧地,東達鄂畢河。準噶爾汗國還統治了天山南路的南疆地區,並將勢力擴展到外西北的七河流域伊塞克湖地區。

這時的準噶爾汗國控制了中亞很多商業名城,當地部族定期要向準噶爾汗國繳納賦稅。此時,汗國控制下的人口已達400萬,其中準噶爾人大約有80萬。噶爾丹想憑藉強大的實力,重建統一的大蒙古帝國,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面的喀爾喀蒙古

02漠北變局

漠北蒙古包括布里亞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早在1638年(明崇禎11年),喀爾喀蒙古正式臣服於清,向清政府獻九白之貢。與此同時,俄國人的鐵蹄也踏上了這片土地。

1644年,哥薩克的五十人長(相當於現在的加強排長)伊凡諾夫,帶領75個哥薩克從勒拿河中游的雅庫茨克來到貝加爾湖,這是俄國人第一次出現在貝加爾湖上。哥薩克不斷壓迫當地的布里亞特人,擠占土地,收刮實物。不堪其辱的布里亞特人逐漸向外貝加爾和喀爾喀蒙古地區遷徙。

俄國在向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擴張的同時,在貝加爾湖周圍建立了很多侵略據點。伊爾庫茨克烏丁斯克色楞格斯克尼布楚等城堡的建立,預示著布里亞特蒙古基本上被俄國吞併。下一步,喀爾喀蒙古也成了它的侵略目標。

而此時的準噶爾汗國實力非常強大,對喀爾喀部也有野心。俄國這時正在黑龍江流域與大清帝國進行對抗,為了不兩面對敵,俄國選擇了與噶爾丹進行合作。

準噶爾汗國在俄國人那裡,學會了製作火繩槍和火炮的技術,從而擁有了輕重火炮、重步兵、重騎兵、火槍騎兵、弓騎兵和火槍兵等兵種,學會了冶煉鋼鐵,就連弓騎手都裝備有質量優良的鐵鎧和火槍。因而,準噶爾軍隊的戰鬥力、火力和機動性都很強。噶爾丹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準備著手建立屬於自己的蒙古帝國。

雖然東西蒙古在1640年簽訂了《蒙古一衛拉特法典》,讓他們結成了聯盟,但此時的噶爾丹胃口極大,急於撕毀合約,因為他也知道得蒙古高原者得天下的道理。1686年,噶爾丹利用喀爾喀的內部矛盾,準備出兵干預。

1688年,噶爾丹率軍3萬,越過杭愛山,進攻喀爾喀蒙古。8月,土謝圖汗倉促迎戰,初戰失利。噶爾丹的騎兵乘勢擊潰車臣汗和扎薩克圖汗兩部,掠奪兩部的牧地,致使喀爾喀蒙古諸部幾十萬部眾內遷,「潰卒布滿山谷,行五晝夜不絕」。

在存亡危機的緊急關頭,喀爾喀三部決定歸附清朝,康熙帝接納了喀爾喀的請求。但康熙的軍事承諾暫時還停留在口頭上,致使喀爾喀部潰不成軍。要不是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背後造反,喀爾喀部早就被平推了。

漠北這麼一亂,在客觀上幫了俄國人的大忙。從1685到1687年,大清和俄國在雅克薩進行了激烈交鋒,優勢的清軍把俄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為了劃清兩國邊界,兩國議定在尼布楚(如今外貝加爾的涅爾琴斯克)進行邊界談判。

1689年,清朝全權大臣索額圖率隊經過蒙古草原來到尼布楚,與俄方代表戈洛文進行談判。索額圖提出的第一方案是以勒拿河為兩國邊界,但遭到戈洛文的斷然拒絕,談判陷入僵局。

而此時的漠北草原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噶爾丹原本準備回本土平叛,卻被高山所擋,未能取勝。只得硬著頭皮繼續清剿殘存的喀爾喀部落,意圖在漠北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同時把戰火燒向清朝邊境。

這樣一來,遠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的索額圖一行人馬上就沒底氣了。因為後路已經被噶爾丹切斷,有可能面臨有家難回的窘境。

在這種情況下,清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該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的整個黑龍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是中國領土;而中國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廣大地區讓給俄國。

這下可好,噶爾丹的神助攻,讓清朝代表在談判桌上讓了步。其實大清不知道,俄國此時正深陷歐洲戰場不能自拔,廣大的西伯利亞僅僅有幾千士兵,而且還是從萬里之外派過來的哥薩克(非正規軍)。

03清准交惡

此時的準噶爾汗國由於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兩部分。噶爾丹計劃首先一鼓作氣拿下喀爾喀,然後回師本部平叛。

噶爾丹現在屬於兩面受敵,為了達到目的,他希望獲得俄國的援助。因此,他放棄了以前準噶爾的政策,轉而討好俄國。為了得到俄國的支持,他向俄國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使臣,準備在領土問題上讓步。

俄國人喜出望外,對爭端的土地都悉數笑納了。於是,準噶爾汗國北部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托木斯克、鄂木斯克一線落入俄國人手裡,當地遊牧的準噶爾屬民吉爾吉斯人迫於俄國勢力的威脅,被迫西遷到巴爾喀什湖南部的伊塞克湖畔遊牧。而額爾齊斯河以西地區,也逐漸落入了俄國人手裡。

作為回報,俄國表達了對噶爾丹的支持,同意給他提供火槍火炮。俄國的目的很明確:利用噶爾丹牽制大清帝國,從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準噶爾汗國衰落,俄國立馬從背後猛插一刀,趁機把它吞掉

但不管怎樣,噶爾丹總算是穩住了俄國人,並且得到了軍火援助。下一步,他準備玩一個大的。此時的康熙帝還希望給準噶爾和喀爾喀兩兄弟勸和,但最終的結果很是讓他失望。噶爾丹不僅要吞併喀爾喀,還要染指漠南蒙古。噶爾丹甚至還向康熙帝提出:聖上君南方,我掌北方。意思是想把中國一分兩半,和大清分庭抗禮。

這樣一來,康熙帝不再對和平保存幻想,再加上已經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解決了後顧之憂,於是可以專心對付噶爾丹。

1690年,噶爾丹得到西藏教廷的支持,率領2萬軍隊離開科布多的大本營,開始第二次東征。

3月,東征軍到達克魯倫河,然後順流而下,逼近清朝邊境烏蘭布統。噶爾丹向俄國要求聯兵進軍喀爾喀,俄國表面答應,實際上未派一兵一卒。康熙皇帝在得知噶爾丹的動向後,立刻進行軍事部署,親率10萬大軍分五路進攻噶爾丹,隨後兩軍在烏蘭布通交戰。

這是東亞第一場大規模的熱兵器戰爭。起初,准軍給清軍製造了很大的麻煩,連康熙的舅舅都被打死。但有了耶穌會士們製造的重型火炮,戰爭的天平逐漸向清軍傾斜----清朝的重型火炮攻陷了 「駝城」,噶爾丹大敗。這時,策妄阿拉布坦也在後方蠢蠢欲動,噶爾丹只能撤回,先撲滅失火的後院。

這次決戰,對噶爾丹來說是致命性的。當他帶著一路風塵和沮喪回到科布多時,發現自己幾乎無家可歸,因為策妄阿拉布坦對這裡洗劫一空。這時,又是西藏教廷向噶爾丹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讓和碩特汗國援助他,而且極力調解策妄阿拉布坦和他的矛盾。

這時的康熙帝正在漠北多倫與喀爾喀會盟。1692年5月,大清正式將喀爾喀蒙古納入統治範圍,設32旗,分左中右三路。喀爾喀蒙古至此全部歸順滿清,清帝國也擴張到了準噶爾汗國的邊界。

噶爾丹咽不下這口惡氣,經過5年的休養生息,於1695年決定率領5萬精騎再次東進。這一次,噶爾丹揚言「借俄羅斯鳥槍兵六萬,將大舉內犯漠南」。康熙帝決定對其進行堅決回擊,派出20萬大軍再次御駕親征,兵分三路約期夾攻。5月,清西路軍在大將軍費揚古率領下,於昭莫多(今外蒙古烏蘭巴托)大敗噶爾丹,殲滅其主力,噶爾丹只率領數十騎遠遁。

昭莫多之戰後,噶爾丹部眾四散逃亡,他勢單力孤。更為嚴重的是,他還面臨牆倒眾人推的窘境。此時伊犁河流域已為宿敵策妄阿拉布坦所控制,歐洲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汗國阿玉奇汗,與策妄阿拉布坦結成了反噶爾丹聯盟,俄國認為噶爾丹已成政治包袱而拒絕接納,南疆、青海和哈薩克都開始反叛,清朝封鎖了噶爾丹逃往青海、西藏去的道路。

在外援斷絕、眾叛親離的背景下,噶爾丹與1697年2月26日病死(一說是自殺)。一代草原梟雄就此成為過往。

04結束語

噶爾丹是整個準噶爾汗國的締造者,他具有活佛的氣質和成吉思汗式的雄才大略。在他主政期間,西敗哈薩克,南並天上南路,占領青海,統一了衛拉特蒙古。甚至一度占領蒙古高原,逼得喀爾喀南附大清。要不是後來他選擇與大清為敵,他創建的喇嘛教-準噶爾世界帝國能不能實現也未可知。

但世事變遷,噶爾丹時期的世界形勢已經和成吉思汗時代完全不一樣了。北方伺機而動的俄羅斯帝國和東方正處於上升期的大清帝國,是不會給他機會的。俄國、清朝和準噶爾汗國,就像是內亞版的三國演義,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裡,它們還要上演精彩紛呈的三國殺。最終,準噶爾汗國會像歷史上絢爛的煙雲一樣,消逝的無影無蹤,而我們的外西北終於要回家了……(未完待續)

外西北史話(八):故土新歸(中)

外西北史話(八):故土新歸(上)

外西北史話(七):失去的一千年(下)

外西北史話(七):失去的一千年!(上)

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師說123,敬請大家點讚、收藏、分享和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