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好聊聊華為Harmony OS,鴻蒙對於智能家居來說意味著什麼?

智哪兒 發佈 2022-04-17T09:52:52.514596+00:00

作者:布斯編輯:小智出品:智哪兒 zhinaer.cn編者按:華為的HarmonyOS,已經發布近3年左右。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底,搭載HarmonyOS的設備已經突破2.2億台。作為一個跨平台系統,Harmony OS確實成為了華為在AIoT領域的一張王牌。


作者:布斯

編輯:小智

出品:智哪兒 zhinaer.cn


編者按:華為的HarmonyOS,已經發布近3年左右。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底,搭載HarmonyOS的設備已經突破2.2億台。作為一個跨平台系統,Harmony OS確實成為了華為在AIoT領域的一張王牌。尤其是在智能家居板塊,HarmonyOS扮演的角色,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那麼,你真的懂HarmonyOS是什麼嗎?


據傳,鴻蒙這個名字,最早是華為內部一個內核的名字,但用到了作業系統上。它的英文就是HarmonyOS,不是因為漢語拼音不好,而據說是方便老外發音,同時也傳達一個「和諧」的寓意。

而現在,鴻蒙,或者HarmonyOS,已經是一個龐大的概念。一方面,它是個作業系統;另一方面,它又是個生態體系,因為跟原來的華為HiLink合併,所以現在有了鴻蒙智聯。總之,華為整體的智慧設備體系,就是HarmonyOS穿針引線的。

從手機、平板、智慧屏、智能單品,到全屋智能,再到汽車,HarmonyOS是一種分布式的存在。從概念上來講,這應該是全球範圍內,覆蓋設備種類、場景、業務模塊最多的一個系統,或者說生態。A公司和G公司,目前都沒有這麼強穿透力的跨平台產品。

HarmonyOS到底是什麼?究竟怎麼樣?未來會演變成一種怎樣的形態?智哪兒從一個智能家居行業媒體的角度,聊一聊。


1
HarmonyOS的真實狀態

首先,HarmonyOS是個什麼東西?大家要明白的一點是,目前它其實不僅僅是個作業系統,同時也是一個生態體系的名字。任何支持HarmonyOS的產品,都屬於所謂的鴻蒙生態。所以它既是一個作業系統,也是一套智聯協議。

從作業系統角度講,HarmonyOS其實受到了很多質疑。雖然根據公開信息,華為在2012年就開始自研作業系統,但HarmonyOS的問世,僅僅跟隨在華為被G公司制裁後。一夜之間,華為竟然有了一個作業系統。

這不禁讓人質疑HarmonyOS是不是Android套了個殼。因為華為宣稱是自主研發,且可以分分鐘取代Android。但是,眾做周知的是,一個作業系統及其生態的建立,是非常非常難的,耗時、耗錢、耗力。當年微軟推出Windows Phone都無疾而終,華為就能搞明白?

在這裡,我們可以幾乎肯定的說:現階段,HarmonyOS依然沒有擺脫對Android的依賴,但它絕對不是Android套殼。

HarmonyOS,從場景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行動裝置,二是嵌入式設備。這很好理解,因為HarmonyOS是多核系統,包括一個Linux宏內核,和一個LiteOS微內核。前者是用於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這裡面也包括智慧屏等不能移動的帶屏幕的設備),後者是用於嵌入式設備的,比如車機、穿戴設備、音箱、智能家電等。

簡單粗暴的說,HarmonyOS其實一個桌面系統和一個物聯網系統的綜合稱呼。所以,手機上的HarmonyOS和智能家電裡面的HarmonyOS,不是一回事。

嵌入式設備上的HarmonyOS,是基於華為自研的LiteOS微內核作業系統,這個確確實實是華為自主研發,沒有用Android一行代碼,而且該系統的原始碼已經開放,並捐給了原子基金會。這個LiteOS,跟G公司現階段的FuchsiaOS定位完全一致。

那麼手機和平板上的HarmonyOS是什麼呢?可以這麼說,手機的HarmonyOS,並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作業系統。很多華為手機用戶,在從EMUI 11更新到HarmonyOS後,以為自己重裝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這麼認為是錯誤的。

如果HarmonyOS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系統,那麼它將無法安裝並它運行Android的.apk文件。這就像Windows只能安裝.exe,而無法安裝MacOS的.pkg一樣。兩種系統之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既然說HarmonyOS不是Android套殼,又不是完全獨立的系統,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其實,手機上的HarmonyOS中,存在兩部分系統(粗略的說)。

一是華為自己的代碼,也就是真正的HarmonyOS代碼,但不夠全面,只有一部分;二是Android代碼,而目前HarmonyOS能夠運行Android應用,就是靠這麼部分Android代碼。

實際上不存在什麼HarmonyOS兼容Android應用這個說法。兩個獨立的系統之間是不存在兼容一說的,就像你在Windows上安裝一個虛擬機來使用MacOS,Mac的應用是跑在虛擬機上的(系統依然認為自己在一台Mac電腦上),而不是被Windows兼容的。

HarmonyOS中,如果是兼容的話,那麼剝離掉所有的Android代碼,剩下的系統必須還能完整使用。現在的情況是,如果剝離,剩下的部分不能單獨使用。所以這不叫兼容,就是保留了Android代碼而已。

更嚴謹的說,並不是保留了Android代碼,而是保留了AOSP的代碼。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的縮寫,也就是Android系統的源碼。而Android這個名字,是Google的商標。

不是說華為被G公司制裁嗎?怎麼還可以用Android的源碼?華為被禁止使用的,不是Android源碼,而是Android系統中的GMS,即Google Mobile Services。包括應用商店等一系列的基層服務。

這樣一來,會影響到華為的海外市場,因為華為海外手機要安裝Google Play,不像國內有專門的華為應用商店。

那麼為什麼要保留Android源碼呢?是為了兼容現有的生態嗎?還是因為華為目前實力沒到位?坦誠的講,兩者皆而有之。

Android是一個有著14年歷史的開源系統,全球數千萬開發者(不是應用開發者,是源碼貢獻者)為其提交代碼,逐步優化才到今天這個樣子。華為短短几年內是不可能搞出一個與Android完全隔離的系統的,即便有,也沒法直接用。

所以,你會發現,HarmonyOS自己的IDE開發工具封裝出的.hap軟體,解壓後依然能看到.apk文件。也就是說,鴻蒙應用依然是以.apk在運行的。根據華為開發者論壇某版主(應該是華為的員工)的非官方回覆:手機上的HarmonyOS是雙框架的,而且都運行在ART中。ARTAndroid的一個運行時(具體意思不必深究,相當於軟體跑的虛擬機),而現有的鴻蒙應用,依然是跑在ART中的。但是,上層封裝了鴻蒙的接口,在後續的版本疊代中,會陸續與AOSP解耦。相當於擺脫對於Android的依賴。

也就是說,手機上的HarmonyOS,其實是內含較大一部分AOSP代碼的。這是抄襲嗎?當然不是。AOSP是開源的,誰都可以用。華為用AOSP,完全沒有任何問題,更不用負法律責任。

這就好比,不要重複造輪子。現有的,不涉及版權的,完全可以拿過來用。後續再完善自己的代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其實Android系統雖然普及,但是它本質上講,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作業系統。因為Android是跑在虛擬機上面的,它是用Java語言寫的,需要編譯後才能運行於其底層的Linux系統上。HarmonyOS要真正於Android生殖隔離,它首先就不能用Java來寫應用。

這也是為什麼華為會推出一個方舟編譯器。這個東西直接把開發者寫的Java封裝為機器能識別的語言,極大提升了軟體的運行效率。HarmonyOS的流暢度,很大程度是方舟編譯器的功勞。


2
HarmonyOS的價值幾何

上文做了較長的鋪墊,讓大家明白HarmonyOS的真實情況。那麼,對於華為來說,HarmonyOS的具體價值是什麼?

在手機端,由於暫時保留了AOSP的代碼,所以它還不能稱為一個獨立的作業系統。與AOSP完全解耦,從底層到上層全部換裝為華為自己的代碼後,從.hap過渡到.app的軟體後,才是一個真正的獨立OS

那麼這個時候價值就很明顯了,華為做到了微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微軟的Windows Phone沒有成功,最大問題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生態問題。而今非昔比,華為擁有大體量的開發者,能在更短時間內搭建起.app的鴻蒙生態(只是相對來說,可能仍然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華為本身是手機製造商,它自己的設備就可以先用上。而當年的微軟並沒有華為這麼大的硬體銷售體量(手機20192.4億部,20201.9億部,還有數億計的存量)。當然,系統生態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善。

這是手機的情況。那麼手機之外,物聯網設備,價值就更大了。假設,華為手機HarmonyOS最終徹底開源,第三方廠家開始基於它開發自己的系統,那麼HarmonyOS的用戶群體將十分可觀。

華為可以在自己的Huawei Mobile Services中集成物聯網接口,形成一個潛在的海量的用戶池。這時候智能家居等產品的推廣就水到渠成。

對於智能家居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割裂。問題不是通信協議的割裂,而是軟體層面的割裂,因為互相不識別對方。美的空調和海爾的電視怎麼聯動?沒法聯動。不同的廠家給設備選擇了不同的通信模塊和通信協議,但如果它們都有相同的物聯網系統,那麼打破壁壘就更容易了。

理論上,誰的利益都不會被侵犯。因為HarmonyOS扮演的是一個系統角色,就像是很多冰箱上的大屏幕用的是Android一樣,它並不會被G公司給制約。但是由於都用的是HarmonyOS,這意味不同的品牌之間,存在可以互相通信的機會。

華為自己的智能鎖搭載了HarmonyOS,其實任何第三方智能鎖品牌,都可以寫入該系統。這應該是也是華為樂於見到的。美的就已經發布了基於OpenHarmony的物聯網作業系統,並計劃在超過230款產品上落地。

所以當我們討論HarmonyOS的價值的時候,應該從一個物聯網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拘泥在一個手機作業系統上。說實話,G公司自己也想用微內核的FuchsiaOS取代Android的地位,HarmonyOS中的LiteOS,應該說才是未來的走向。

從物聯網看,具體來說從智能家居角度看,HarmonyOS的價值就會被成倍放大。


3
HarmonyOS的演化方向

從手機端來說,去AOSP化是華為努力的方向。什麼時候給HarmonyOS開發手機應用是用C++編寫,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其與AOSP徹底分道揚鑣。所以目前的HarmonyOS,要辯證看待。

長遠來說,HarmonyOS不僅是要去AOSP,也要去Linux化。目前的LiteOS,應該是未來的重點對象。這跟G公司目前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那就是手機、平板乃至電腦,都會與物聯網設備共享一個作業系統,只不過針對不同的場景,這個系統的繁簡程度會變。

很簡單的例子是:蘋果的iPhone、iPad,以及Apple Watch所有的系統,都是源自MacOS。當然,蘋果系統的內核是混合型的。而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蘋果在研發新的系統,因為MacOS的基因確實非常強大。

所以,隨著時間推移,HarmonyOS將徹底演變為一個微內核的全新系統,橫跨各種設備。這需要幾年時間不得而知,但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值得一提的是,統一為微內核不等於統一為LiteOS。LiteOS是一個微內核的實時系統,是專門給物聯網設備用的,不能代表HarmonyOS未來的微內核架構。

雖然任重而道遠,但當有一天,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平板、智慧屏、筆記本、汽車全部都是一個系統的時候,護城河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個過程,需要來自全球開發者的持續優化,歷經無數次疊代方能成型。那個時候,Android早已是昨日黃花。



編者結語

華為在做的事情,微軟和三星都沒幹成。就連G公司自己的FuchsiaOS,也是舉步維艱,短時間內難以取代Android的地位。作業系統並不是一堆代碼,它是一個豐富的生態,是一個工業體系。難度不亞於做光刻機。

所以華為需要時間。更需要第三方廠商的協作。就像AndroidG公司自己每年只提交56%的代碼,剩餘的都來自行業。

最近筆者購買了一台華為的MateBook E二合一平板,搭載的是Windows 11。如果這個設備待搭載的是HarmonyOS,那麼我可能會因此徹底拋棄蘋果全家桶。


(智哪兒 zhinaer.cn原創文章,轉載請獲取授權並保留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