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年,港台明星陸續過氣,青黃不接是主因,娛樂中心轉向內地

犀利影評 發佈 2022-04-17T20:32:14.938314+00:00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夜之間,港台明星好像全都不見了。在今天,他們時不時出現在:回憶潮、童年經典、懷舊向、經典重溫、盤點等,或視頻、或文字的內容里。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夜之間,港台明星好像全都不見了。

在今天,他們時不時出現在:回憶潮、童年經典、懷舊向、經典重溫、盤點等,或視頻、或文字的內容里。

但和「流量、熱搜、熱度」等詞,均不沾邊,成了名副其實的昨日黃花。

今天的年輕一代,很多可能不知道,曾經的港台明星們在內地,不僅擁有無可匹敵的市場統治力,且地位來說,港台明星都是「人上人」行列。

例如,同是演員進組拍戲,港台演員安排高檔酒店,而內地演員都降一個檔次,更有甚者,連配車、吃飯都有明顯的區別。

而且以上都是咖位相當,或者內地演員咖位更高的基礎上,可見曾經的港台明星之強勢。

此方面最有說服力的例子,當屬《還珠格格》大火後,爾康的飾演者周杰。

當年《還珠格格》的大火,生動詮釋了一個詞「萬人空巷」。

往後十幾年來,《還珠格格》亦是湖南衛視假期必放的劇。

時至今日,且不說幾位主演還能吃該劇的福利,即便是在劇中飾演太監小凳子的演員,今年再以角色形象,開始了直播帶貨的路。

可偏偏作為《還珠格格》主角之一的周杰,在該劇憑藉福爾康大火後,最後還不如丫鬟金鎖混得好。

更別提,周杰在《還珠格格》後,還有《少年包青天》、《夜幕下的哈爾濱》、《梅花檔案》等作品陸續播出。

周杰的幾部作品,幾乎無一例外是佳作,且每部相隔時間3年左右,算上拍攝和播出後影響力發酵和延續,足可說周杰人很勤奮,選劇眼光好,運氣也好。

可即便如此,周杰還是被某人在一檔綜藝節目上,胡亂幾句話給毀了。

公道地說,那種八卦還不至於毀掉周杰,可所有的事情,都是從那些話開始的。

而彼時,那位港台女星出道還不足10年時間,可已經能壓得住同輩內地男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成了今天「14年的清白」的輕描淡寫。

回顧過去,關於港台明星鼎盛的時期,網上的說法,主要集中在1996年至2003年。

但根據我們的觀察,這個時間段應該延續至2010年前後。

一個原因:網際網路發達,微博等平台陸續出現,把明星和普通人連接起來。

另一個原因是:港台娛樂圈青黃不接,像古天樂等人,2010年剛好是40歲左右,而後輩里只有謝霆鋒還算拿得出手。

台灣就更慘了,除去竄火一陣兒的藝人外,男演員方面以焦恩俊為例。

在80後眼裡,焦恩俊是小李飛刀李尋歡。

在90後眼裡,焦恩俊是魔幻手機游所為。

兩劇分別是焦恩俊30歲、40歲的作品,至於台灣其他男演員,恐怕大家一時都想不起來。

至於女演員方面,那就更慘了。

不知道大家記得哪位女星紅得比較持久,我們的記憶,還停留在爭奪「台灣第一美女」稱謂這種事情上。

所謂台灣第一美女:最早是蕭薔,後來是林志玲,其後不知道了。

蕭薔有《家有仙妻》、《一簾幽夢》等作品,有林詩音等角色,深入人心,

至於林志玲,就剩「美女、高情商」這類蒼白的形容。

音樂方面,台灣藝人似乎更有才華,可時至今日,被說起最多的還是周杰倫、SHE等人。

可如今距離他們巔峰時期,也已經過去了至少10年。

倒是1955年出生,今年66歲的費玉清,近幾年因為「車技」出色,偶爾有些熱度。

再看人才輩出的香港,即便我們再推崇當年港星的群星璀璨,似乎也只能泛泛而談。

大部分人,很難具體地說出某個新星,近期,在某方面有什麼作為。

畢竟連謝霆鋒都40歲了,其他記憶中的老牌明星們,很多都接近甚至已經邁過「做壽」的年齡。

香港如此,台灣亦如此。

演員如此,歌星亦如此。

一夜之間,港台明星全都過氣了。

而填補港台明星留下空白的,是新崛起的內地明星,當中再以當紅的流量小生們,爭取到的份額最多。

有一點必須說明:填補留下的空白,和取代留下的地位,並不是一回事,雖然業務一般,但先填補占個位子,總是沒錯的,這也是前幾年小鮮肉被罵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些都過去了。

一夜之間,港台明星全都過氣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根本在這裡:娛樂產業,從來都是依託於經濟,港台明星大行其道的那幾年,內地經濟發展落後,僅有不多的娛樂產業,自然理所當然的被港台明星主導。現在內地經濟蓬勃發展,人口多、市場大,所以,娛樂產業必然不再需要港台快餐,還要向更內涵的方向發展去。

如今,隨著港台明星陸續退潮,內地明星的量是夠了,但質的方面,總體上還有很大差距,畢竟市場大,吃什麼的都有,相信未來會更好。

文/犀利影評編輯部:帥帥的麒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犀利影評(xlyp_DY)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