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東德政府為什麼要修建柏林圍牆?東德:不修牆,即投降

我淡如菊 發佈 2022-04-18T04:02:38.653510+00:00

柏林圍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修建該牆,目的就是阻止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圍牆(德語:Berliner Mauer),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修建該牆,目的就是阻止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東、西德的分裂

二戰結束後,德國本土為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四國所占領。不過,這四個國家所占領的領土面積並非平均分配,美蘇兩國各占約11萬平方公里,英國有近10萬平方公里,而法國只有4萬平方公里。

首都柏林同樣被上述四國分別劃區占領。

早在二戰激戰正酣,德軍節節勝利的1941年,邱吉爾就對蘇聯駐英大使提出了戰後將德國予以肢解的想法。

當時,英國本土時刻面臨德軍的入侵,納粹的巴巴羅薩計劃進展順利,德軍突入蘇聯腹地,大批蘇軍被殲滅。在這麼被動的情況下邱吉爾為何已經躊躇滿志呢?

其實只有一條——資源

希特勒占領歐洲後,德國及德占區(含義大利)的工業占世界工業比達到了30%,剛好與英、蘇兩國的工業占比持平,而那時的美國(工業占比38%)雖然還未參戰,但是已在一年前開始向英國提供戰爭支援(美向蘇提供物資則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後的1943年開始),從工業對比上同盟國事實上已經處於優勢,何況美國參戰是早晚的事。加上英國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扼守重要的貿易交通要道,以及重要的石油、橡膠等戰爭資源主要掌握在英國和蘇聯一方,還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優勢......邱吉爾因而有理由判斷出同盟國從力量上將對德國形成碾壓。

之後的莫斯科外長會議和德黑蘭會議,英美蘇三國再度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協商。不過在德國戰敗後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盟國內部最終放棄了肢解德國的想法,修正為「分區占領」政策,並謀求建立一個統一的能夠接受盟國條件的德國政府。

蘇美英法四大國軍事統帥齊聚柏林:蒙哥馬利、艾森豪、朱可夫、塔斯西菲

然而,很快冷戰爆發,蘇聯與美英法之間關於解決德國問題商討了多次,卻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1949年5月,美、英、法3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同年10月,蘇聯占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而在柏林的美英法占領區(西柏林)則成為了在東德領土包圍下的」飛地「

柏林圍牆的修建

東、西德雙方無論從面積、人口還是經濟相比,西德均占極大有優勢。在歷史上,德國的西部遠比東部富裕,工業和大城市也主要集中在西部。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西部的富裕自然引起人口自東向西流動。

德國投降後至兩德建立前,有1200萬--1500萬德國人從東歐各國被驅逐,其中大部分返回了西德。在德國東部生活的德國人有80萬人進入西部,這裡面包括了大量的科學家、工程師、醫生、教師、藝術家、高級技工等等高素質人才。1949年兩德分別建立後,這種人員流動的趨勢依然未變,至柏林圍牆修建前有超過270萬的東德人遷移到西德。令人忽視的是,同一時期也有一百萬德國人從西部遷移到東部。

在這種情況下,1961年8月13日,東德開始修建柏林圍牆,目的就是阻止東德和西德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圍牆共經歷了四種形式:鐵絲網 (1961年),加強的鐵絲網 (1962–1965年),混凝土 (1965–1975年),75型邊境圍牆((1975–1989年)。

下圖為一位西德軍人讓一位與父母走散的孩童跨越鐵絲網柏林圍牆,士兵非常警戒的看著周圍,撩起鐵絲網讓孩童過去。

鐵絲網柏林圍牆即將封閉的一刻,一個參與建牆的東德士兵突然縱身一躍跳過鐵絲網,投奔西柏林。這張照片於1962年獲得新聞大獎,而這位士兵,後來在西德當了一輩子的工人。

柏林圍牆修建後至拆除,有136--245人因嘗試翻越而被擊斃,儘管有生命危險,但還是有5043人在此期間成功越過了柏林圍牆。

四大國的態度

歷史上,爆發過三次「柏林危機」,蘇聯的目的是逼迫西方盟國從西柏林撤軍,放棄西柏林。美蘇之間的對峙,差一點就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1953年美蘇坦克在柏林對峙,那時候的蘇軍坦克還是T34-85。

最有名的是1961年美蘇各10輛坦克在「查理檢查站」隔街對峙,在美軍視線之外的另一條街道蘇軍還埋伏了23輛坦克,而美軍則在周圍房頂布置了反坦克火箭筒以及臨時從酒鋪找來酒灌裝製作的簡易燃燒瓶。

蘇軍T-55坦克火炮口徑100mm,如果開戰,美軍裝備90mm火炮的M-48不是對手。

第三次「柏林危機」的結果催生了柏林圍牆。

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雖然對修建柏林圍牆一事心知肚明,但依然表現得「大吃一驚」。隨後又承認,柏林圍牆確實可以阻止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滲透,也讓德國的分裂成為了既定事實。

值得玩味的是,美、英、法三國雖大肆批評東德修建柏林圍牆是極為不人道的,卻並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加以阻止。

因為柏林圍牆的修建,既可以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也可以幫助三國保住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雙方就在這樣一種對抗和默契中達成一致,實現了各自的目標。

不修牆,即投降

造成德國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化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德國的礦產資源,尤其是煤炭、鐵礦基本上就在西部,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1936年德國西部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占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占66%,基礎設施生產占61%。

圍繞著礦產資源,德國在二戰之前擁有魯爾、薩爾、西里西亞三大工業區,其中魯爾、薩爾分布在德國西部,西里西亞位於東部,德國戰敗後被割讓給波蘭,因而,東德的工業僅占原德國的18%。

二、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了下來。與西德相比,東德遭受的戰爭破壞嚴重得多,比如著名的德勒斯登大轟炸。

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在戰後擁有對抗蘇聯的力量,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

三、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戰後不久,美蘇陷入對抗,這項政策不了了之。

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公開表示:「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

四、雅爾達會議時,原則上確定了德國20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原則,其中蘇聯100億,英美80億,剩餘20億分給其他戰勝國。

但是在波茨坦會議上,美國將德國戰爭賠償與劃定波蘭西部邊界相捆綁,讓蘇聯被迫接受「德國賠償由每個占領國從自己的占領區徵收」。為了安撫蘇聯,《波茨坦協定》額外追加蘇聯可以獲得美英法控制區設備拆除部分的25%份額,其中的四成為白拿,六成需要蘇聯用糧食交換。

根據1945年12月巴黎會議的精神,共18個國家按比例瓜分了德國價值5.023億美元的現貨物資,其中美國1.24億美元、英國1.06億美元、法國8700萬美元,剩餘的1.843億美元的物資則由其他15國瓜分。至於拆除工業設備抵扣戰爭賠款,英美幾乎沒什麼動作。

1953年,西方各國同西德簽訂了《倫敦債務協議》。此協議明確指出:西德無需賠償因為戰爭而造成的損失,只需支付戰前遺留的債務問題和戰後新生的債務。為了進一步突出對西德的支持,西方各國將原有的債務金額減半,從290億馬克降為145億馬克。

由於戰爭讓蘇聯遭受了嚴重創傷,蘇聯實行的是在自己的占領區把「能拆走的都拆走」,蘇聯的拆除行為一直持續到1953年。被拆走的德國企業多達676家,再算上從美英控制區獲得的拆卸權,總數達到1300餘家。由於西里西亞被割讓給波蘭,加之蘇聯簡單粗暴的拆卸,這讓原本工業就不發達的東德更是雪上加霜。

五、二戰後,美國實行了馬歇爾計劃,用以幫助恢復歐洲經濟。聯邦德國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共計有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

而同時期,東德與東歐各國以及蘇聯的重建,則嚴重缺乏資金支持。

六,韓戰的爆發,給了西德和日本的經濟恢復和發展以重大機遇。

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

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工具機、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韓戰爆發後,西德的工礦企業收穫了大筆訂單,僅造船業,就有油輪、貨輪等各型船舶200萬噸的新訂單。1950年西德的鋼產量為1210萬噸,到了1953年就達到1350萬噸。比較一下剛解放時我國僅有53萬噸的年鋼產量,可知新中國工業基礎之薄弱。

大批的外貿訂單迅速改變了西德的外貿。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

七、人力資源的優勢。

西德本來面積就比東德大,人口基數也大得多,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隨著在東歐各國和東部德國領土返回的一千多萬德國人的湧入,不僅為德國的再次崛起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也為西德提供了大批青壯勞動力。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八、西德建立伊始,即被美國納入西方經濟體系,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方面面均對西德打開大門。西德也因此得以在美國的支持下,推行市場經濟政策,發展出口外向型經濟。

得益於德國科技的積澱以及歐美的支持,以及德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德國製造的高品質,西德的經濟在1950年時即恢復到1936年的水平。此後的二十多年,經濟依然維持高速發展,實現了再次崛起。

而這些,對於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東德是完全不可能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冷戰期間對於紅色國家一直在實行政治、軍事上的對抗和資金、技術、經濟上的封鎖和絞殺。

民主德國建立後,雖然不具備西德那麼多方面的優勢,但是也迅速投入到戰後重建。東德的經濟發展是蘇東各國中最好的,成為世界十大工業國,但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NO1西德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東德政府將國民收入的大部分投入到社會福利建設,給予國民社會醫保、養老福利、極高的獎助學金等等,在東德,物價便宜且穩定,人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有保障,貧富差距小,生活壓力小......

由於東德的住房價格便宜,甚至出現了白天在西德工作,晚上回到東德居住的人流。還有人在西德的黑市上,用極低的價格換取東德貨幣,回到東德進行消費。這些行為嚴重干擾了東德的經濟秩序,威脅到了東德的國家建設。

計劃經濟難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以限制個人發展機會為代價,優先保障大多數人的物質生活。其結果是,那些個人能力出眾的並不滿足於這樣的生活。

對於德國人來說,從東德去往西德並沒有「叛國」這樣的思想負擔,他們覺得只是去了德國的另一半,他們只是為了憑個人本領去求得更高的勞動報酬,獲得更好的個人發展。只是,這些逃離者大多是青壯年和高素質群體。1954-1961年,從東德前往西德的居民中,約有6000名醫生和藥劑師,8000名司法人員,750名教授,34000名教師和工程師。

其實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參看一下我們國內,向東部經濟發達省份遷移的人口就明顯大於自東向西的遷移。

前東德情報總局局長馬庫斯·沃爾的說法很能說明東德修建柏林圍牆的迫切和無奈:

我認為,當時舍此之外,再沒有任何其他辦法可以挽救我們的國家。我們接管的一半德國歷史上一向不如另一半發達,因而一開始底子就薄......此外,蘇聯軍隊還拆運走了東德的工業工具機設備,甚至連鐵軌這樣的基礎設施物資也不能倖免。蘇聯把這些物資統統視為戰爭賠償,而西德卻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重建了自己的國家。

自從1949年東德成立以來,270萬人逃到西德,其中一半人不滿25歲......1961年8月9日那一天,西柏林共接收東德移民1926名,創一天接受東德人數之最。東德好似大出血。它的勞動力大軍源源不斷地逃向西德。國家為培養這些人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失去他們,東德的生活水平會進一步下降。

實際上,7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間,我們在西德的一些間諜和同情者提出疑問,是否還有必要限制出國旅行。當時東德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改善,大多數出國的東德公民都按時歸國。但退回到1961年,我們面對的選擇是:不修牆,即投降。

事實上,德國人自東向西的人口流動趨勢至今沒有改變。德國再次統一後,東部德國的人口減少了200萬,而同一時期,德國總人口增加了500萬。要說東德對西德有什麼優勢的話,請看上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