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演員是通道,給觀眾傳遞正面能量和信息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2-04-21T04:10:26.888370+00:00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演繹,向觀眾傳遞出正面的能量和信息,給觀眾帶去歡樂、感動,甚至是某種激勵和影響」。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山海情》《長津湖》《1921》《我和我的父輩》……2021年,演員黃軒的多部影視作品都獲得高口碑和觀眾肯定。

12月,黃軒主演的《風起洛陽》開播。這部劇的故事以洛陽的一件懸案切入,一群人從不同角度找尋事件真相。

黃軒形容,他飾演的高秉燭是一匹孤狼,也是「非常有弧光」的人物。高秉燭出場是一個一心想復仇的冷血的人,對世界沒有任何眷戀。「他在復仇過程中遇到了百里弘毅、武思月,周遭的一切感染了他,柔化他的心,最終他變成了一個守護神都、有大愛的人」。

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黃軒表示,在他看來,演員是一個通道。「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演繹,向觀眾傳遞出正面的能量和信息,給觀眾帶去歡樂、感動,甚至是某種激勵和影響」。

在黃軒看來,《風起洛陽》帶有東方傳奇色彩,呈現出介於真實和虛幻之間的狀態。創作這種富有想像力的劇集,黃軒認為,演員既要相信真實存在的事情,讓自己有代入感和信念感,又要加入想像。

中青報·中青網:你過去在古裝戲裡經常飾演溫文爾雅的文人,而這次高秉燭是一個冷血復仇者,這兩種演繹差別是什麼?

黃軒:我過去演的文人(如《羋月傳》的黃歇,《妖貓傳》的白居易)比較有書卷氣,給人溫和的感覺,情感含蓄細膩,在精神領域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而這次的高秉燭很不同,他是小人物,也是行動派,更多的時候,我要表達出他的外向和行動力。

高秉燭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實際上他是個外剛內柔的角色,他對待親人、朋友有細膩柔軟的一面,更是個心中有大愛的人。所以高秉燭這些不同側面,需要我通過細節展現出來。

中青報·中青網:塑造「小人物」的體驗如何?你會偏好塑造這類角色嗎?

黃軒:飾演小人物更隨意、隨性一些,才有小人物的自由自在和煙火氣。我沒有偏好哪一類,不論是什麼角色,只要可以打動我,我都願意去嘗試。

中青報·中青網:在劇中你特別難忘的一句台詞和一場戲是什麼?

黃軒:「這五年來我沒有一天好過。」那場戲是在雨中,不良井的兄弟們的屍體在我身邊,獨余我一人站在雨中,那種絕望感非常深刻。

中青報·中青網:劇中你在墳頭釋放內心情緒的戲,拍了兩次才完成,難度最大的一點是什麼?

黃軒:一是因為我們進組第二天就要拍這樣一場情緒大戲,我還是比較難進入的;另一個是因為高秉燭背負的負擔非常沉重,情緒複雜,所以如何準確地拿捏角色的情緒,把握表演尺度是相對比較難的。

在後面的戲裡我也是循序漸進、不斷嘗試各種方法。和我拍對手戲的宋茜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們在一遍一遍的嘗試中,調整尋找最佳的角色狀態。

中青報·中青網:您說「演員是個通道」,您會如何理解演員和觀眾的關係?優質演員應該具備怎樣的素養?

黃軒:我覺得演員是一個通道、媒介,我們可以通過自己這個載體,通過自己的演繹,向觀眾傳遞出正面的能量和信息,給觀眾帶去歡樂、感動,甚至是某種激勵和影響。演員需要具備社會責任感、文化素養、專業能力,還要有藝德。在觀眾的關注和肯定下,演員能迸發更高的創作熱情;觀眾在演員的表演中也能汲取能量,滿足審美愉悅,給予掌聲與意見。我們是相互依存的。

中青報·中青網:今年你出演《山海情》《1921》《我和我的父輩》等作品,塑造主旋律人物有何心得?

黃軒:馬得福、李達、施儒宏他們都是很正能量的角色,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傳承者,但我表演的時候不想把他們都格式化,進行過於單一的輸出。所以我要更「落地」一些,從生活中、從細節出發,找到人物與觀眾的共情點,才能讓觀眾更好地接受他們,了解他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