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廣西挖出巨型石棺,棺內有北斗七星圖案,與皇帝下葬時一樣

紀說觀史 發佈 2022-04-21T16:29:24.233603+00:00

廣西上思縣施工地挖出兩具巨型石頭,專家到場後驚呼這是棺槨,墓中刻有北斗七星,這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葬俗一致。

廣西上思縣施工地挖出兩具巨型石頭,專家到場後驚呼這是棺槨墓中刻有北斗七星,這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葬俗一致。墓主究竟是什麼人?為何會和皇帝的葬俗一樣?

前言

廣西省防城港市有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當地人叫作上思縣。在我國像這樣的小縣城比比皆是,但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卻引起了整個考古界的轟動!

2008年10月15日,在上思縣附近的一處工地上,施工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起初挖掘機碰到一塊巨石,但這種情況在施工過程中是很正常的。於是工人在巨石旁開始挖掘,失去了土壤支撐的巨石,一下子就從斷崖上滾落到了地上。巨石發出的巨響引起了工人的注意,有些工人湊近一看,這塊巨石有所不同,它形制為長方形,上面還有著人為的鑿痕,再離遠點看,這塊巨石就像一個巨大的棺槨,這不免讓人毛骨悚然!

上思縣文物局很快抵達了施工現場,初步勘測後,他們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這是一座巨大的石棺!工人們並沒有猜錯,這確實是一個由巨石包裹的棺槨、而且它比一般的棺槨大出很多,重量起碼在一噸以上。而讓專家更興奮的是,在不遠處的斷崖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巨棺懸在半空。專家見狀立馬安排了一輛吊車,先將半空的巨棺放下來再說。可令人沒想到的是,能夠吊起三噸重量的吊車卻險些側翻,這口巨棺至少得有四五噸重!

好在巨棺被平穩放下,專家將小一號的石棺叫做一號棺、大一號叫做二號棺。雖然陵墓遭到了破壞,但根據二號墓所處的地方,專家還是找到了古墓原本的痕跡。根據原本的痕跡判斷,兩座石棺的朝向是坐北朝南,兩座石棺並排擺放在一起,在當地的葬俗中,只有夫妻合葬時才能並排放,所以專家肯定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再進一步觀察後,專家發現棺槨外面包裹的並不是「石頭,而是三合土。三合土是由黏土、石灰以及細砂組成的,其外表很堅硬,具有很強的密封性。這讓專家更加好奇了,墓主的身份是什麼?密封下保存的屍體會不會給專家驚喜?

就在這時,山坡附近的廣元村村民突然冒了出來,他們對著棺槨進行祭拜,並聲稱這是他們的祖先。這是因為當地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哪個村管理哪片山坡時,村民都會將那片山坡上的墳墓奉為祖先。不過這個說法有些滑稽,因為這兩座石棺並沒有墓碑,百年來也未曾有人祭拜過,現在突然冒出來認祖,這個行為確實有些盲目了。

正式發掘

因為棺槨已經遭到破壞了,所以專家緊急轉移到室內,希望能夠妥善保管。由於棺槨比較大,在運輸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不慎一號棺的底部嗑出了一些裂縫,這就導致了棺內留出了一些茶色的液體,看起來不粘稠,也沒有異味,有人猜測這是防腐液,如果這是防腐液的話,那麼就說明棺內的屍體會保存的良好。

隨後這些液體被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但檢驗結果顯示液體內含有鈣和鉀,並不是人們所想的防腐液。那麼這個液體道理是什麼呢?因為棺槨已經出現裂縫,專家召開了會議,制定了一系類的開棺方案。

2008年12月29日,一號棺的正式開啟,石棺的厚度比專家預想的要厚,三合土的厚度至少有20厘米。艱難地打開棺槨後,終於到了揭蓋儀式,當專家將棺蓋吊起來後,一股樟木的清香撲面而來。三合土下還藏著一層樟木,足以看出棺槨保存得十分完整。

然而當樟木棺蓋被打開後,並沒有看見屍骨,樟木下又是一張黑色的木棺,如此保存的規模,讓專家們想起了長沙馬王堆的辛追夫人,她就是在層層保護下得以留存肉身,被後人堪稱「神跡」那麼一號棺會不會出現同樣的奇蹟呢?

令人失望的是,打開黑蓋後,想像的奇蹟並沒有上演,棺槨中只剩下一副凌亂的骸骨,根據頭骨和牙齒的分析,這是一位老年婦女。其餘的陪葬品並不多,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就屬墓主身上穿的金色花紋外衣。衣服整體非常講究,工藝上非常的好。

一號棺的底部還有一層黑色的沉積物,經過鑑定後發現這是草木灰。這就解釋了棺槨中流出的茶色液體為何會含有大量的鈣和鉀。因為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鉀,而石棺中的水,很可能是來自地下水或者雨水的滲入。在草木灰中,專家還發現了三枚銅錢 ——開元通寶,除了這三枚開元通寶之外,只有一把摺扇和一些耳環、髮簪。出土的陪葬品,明顯與三合土棺槨不搭。

這未免讓專家有些失望,他們只能繼續清理工作,直到清理到墓主身下木板上的草木灰時,終於有了驚喜的發現!

北斗七星木板的發現,震驚了所有考古人員。

這種北斗七星板在全國是首例發現,專家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有什麼用。最關鍵的是,當地並沒有這種葬俗,用石棺下葬的方式更是從未聽聞。

在廣西上思縣的田間地頭,你總能看見一種瓷罐。在上思的商店中,也會看見售賣這些瓷,有些樸素無華,有些外表華麗。而這些瓷罐的用途,絕對會嚇到外地人。這是瓷罐正是裝先人骸骨的「金罐」。在當地,老人逝世後的三到五年裡,他們會將先人再次挖掘出來,將其放在「金罐」中,寓意是讓先人坐立起來,只有坐立起來才能保佑他們平安。通常二次下葬時,是整個家族都非常重視的一個事。

結合現有的所有線索來看,上思縣出土的這兩具石棺,很有可能不是本地人!

緊接著,專家開啟了二號棺,打開棺槨後依舊是一面黑色的棺槨,但這次專家卻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在上思當地,這種東西被稱為龍鬚。

當地人稱這是逝者的一種表現,可經過專家的判斷,這是某種植物的根莖,它布滿整個石棺,這意味了一件事,棺槨的密封程度並不好,這才給了植物生長的條件。打開棺槨後,專家驚喜地發現,墓主的屍骨被一層紡織物覆蓋,但從外表來看比較飽滿,那麼說明墓主很有可能還有軟組織的存在,這點讓人興奮。可由於密封程度不好,蒙在外層的紡織物極其脆弱,專家決定打包起來,採用x光機來探測紡織物下面的情況。

在x光的照耀下,醫學專家一眼就辨認出這是一具男性的骸骨,他的頭部位置有一個很明顯的髮簪,髮髻的輪廓也是若隱若現。除此之外,x光還顯示了在男性頭部下方有多枚銅錢,其中有一枚似乎是在墓主的口中。在x光片下,專家發現每一張都有銅錢的存在,它們的擺放也毫無規律,從x 光片上也能看出銅錢並不和女墓主一樣,是開元通寶,而是比開元通寶稍晚出現的乾元重寶,這種錢幣一枚就比得上十幾枚開元通寶。

將x光片拼湊起來後,一個驚人的發現出現了!這些毫無規律的銅錢,連起來居然是一個北斗七星的形狀。這和一號棺中,墊在女墓主身下的七星木板如出一轍!銅錢應該就是放置在七星木板上的,只不過是一號棺遭到了翻滾,這才導致了墓中物體的移動。

那麼北斗七星狀是有何寓意嘛?

就在同一時間,網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來專家的注意,重慶的一座古墓中也發現了北斗七星狀的圖案,根據墓主的墓志銘顯示,墓主生前是清代的一位五品官員。專家猜想,這會不會和墓主生前的地位有關。

歷史上出現北斗七星的案例並不少,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就採用了北斗七星分布。而且萬曆皇帝下葬時,身體的擺放也採用了北斗七星狀。

古人將北斗七星視為極星,那裡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而古代皇帝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他們信奉「君權天授、天人合一」,視皇位為天位,他們將死視為「升天」,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就取象於天,這點就可以驗證古人信奉「魂歸北斗」的理念。

恰好北斗七星呈現曲線,古人便認為這種圖案有「聚氣」的作用,這就像古人會選擇山環水抱,可以「聚氣」的風水寶地。可能他們認為,將屍體擺放成北斗七星狀,也能「聚氣」孕育萬物,以此保佑子孫平安。

那麼上思縣出土的巨棺中,會不會也有這個寓意呢?

隨後專家在墓主的胸前,發現了一個隱隱約約的鶴形圖案,因為當地的壯族沒有在衣服前繡動物圖形的習俗,專家推測這應該是朝廷官員胸前的「補子」,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墓主生前很有可能是一位朝廷官員,他死後沒有留下墓碑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身份。

他應該來自一個動盪的年代,經過對屍骨進行碳14檢測後得知,墓主來自的年代晚於1640年的可能性比較小。

1640年正是屬於明末清初時期,李自成率農民占領了北京後,明朝的大臣多半選擇逃亡到了南方。並在南方組建了新的政權,史稱南明

只不過南明沒有存世多少年,就被清朝殲滅。墓主很有可能就是從京城逃亡到了廣西的官員之一。只不過石棺中並未出土任何的文獻資料,所以專家無法鎖定目標,導致了墓主身份還是沒有解開。

結語

不過雖然不知道墓主的真實身份,但從他下葬時使用的三合土石棺來看,他的地位一定不低。雖然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的身份,但是卻在墓室中留下了七星北斗的木板,他還是希望自己能保佑後人,希望後人一世平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