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美國的能源政策出現了什麼問題

崑崙策研究院 發佈 2022-04-21T19:22:49.523188+00:00

如今美國從能源出口國家變為能源進口國家,美國民主黨政府不得不釋放石油儲備,這對美國經濟來說,絕對不是正常現象。

【提 要】當年美國總統川普訪問北京,與中國簽訂出口石油天然氣合同。如今美國從能源出口國家變為能源進口國家,美國民主黨政府不得不釋放石油儲備,這對美國經濟來說,絕對不是正常現象。美國民主黨政府意識形態掛帥,強調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重要性,關閉油田,結果導致美國出現能源短缺問題。中國應當以此為鑑,重新審視中國的能源政策和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戰略。


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021年11月23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宣布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0萬桶石油,以幫助穩定油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向其他石油進口國提出建議,希望採取同樣的措施。

可是,美國釋放石油儲備的決定,並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國際石油價格仍然上漲。美國前總統川普公開表示,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做法,是被石油輸出國組織擺布。他強調在自己的任期內,美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幾乎不存在,因為美國歷任總統不願意付錢購買石油儲備。正是在自己的決策下,美國石油儲備才達到空前的規模。

這位美國前總統自我吹噓,正是在石油價格最低的情況下,增加石油儲備,才使得美國擺脫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控制,成為石油自給自足的國家。

不管川普出於何種目的,對這位美國民主黨總統發起攻擊,客觀事實是,美國民主黨總統決定釋放石油儲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石油價格不斷上漲,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增加石油供應,客觀上可以使美國的通貨膨脹有所緩解。另一方面,美國已經從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進口國,其「功勞」應當歸功於美國民主黨政府。

美國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是近幾年來,美國依靠科技創新,特別是依靠開採本國的石油,實現了石油自給自足,並有能力向中國等國家出口。美國改變了自己的石油戰略,從而使美國掌握了世界能源的主動權。不能說川普執政期間一無是處,從石油能源戰略的角度考慮,美國前任總統的做法可圈可點。

可是,美國民主黨政府是一個政治掛帥的政府。本屆政府一方面希望減少石油開採,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另一方面則希望發展清潔能源,成為世界的領袖。這種不切實際的能源政策,使得美國很快從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進口國。由於美國許多油田被迫關閉,一些石油天然氣企業將自己的石油開採設備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很快面臨石油短缺問題。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足以解決能源供應問題,但是,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使得美國中產階級家庭面臨極大的困境。美國民主黨政府為了減輕壓力,試圖通過對外釋放石油儲備,以達到減少石油供應緊張的壓力。可是這樣做,必然會導致美國的石油儲備減少,如果發生石油危機,美國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美國是一個石油天然氣儲藏量相對較多的國家,因此,美國從來不擔心石油短缺。可是美國民主黨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讓美國成為一個石油進口國。這究竟是美國的悲劇,還是人類的悲劇,人們不得而知。

美國民主黨政府把氣候變化作為自己政策重點,推動達成英國格拉斯哥協議,希望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從美國民主黨總統的主觀願望來說,既然希望成為世界領袖,當然要作出姿態。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改變美國能源結構和美國生產生活方式,美國民主黨總統有心無力。

首先,美國是一個發達的國家,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能源耗費,遠遠超過許多發展中國家。如果減少石油天然氣開採,那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將面臨價格上漲的壓力。國際研究機構報告表明,美國人均能源耗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居世界前列,美國在控制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方面,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可是,在美國就業率持續下降,失業率不斷上升,通貨膨脹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美國民主黨政府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政策,很難有效實施。如果要求中小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要求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那麼,美國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將持續惡化,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消費支出將大幅度上升,這是美國民主黨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可以這樣說,美國民主黨政府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以錯誤的方式,推廣自己的能源政策。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共識。美國作為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歷史大國,當然應當承擔責任。可是,在美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如果石油價格不斷上升,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將雪上加霜。

正因為如此,美國民主黨政府希望通過釋放石油儲備,解決石油短缺問題。而這樣做實際上是把眼前的問題變成未來的問題,這對美國未來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

其次,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作為一項長遠政策,實施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而美國民主黨政府已經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如果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那麼,美國經濟將會停滯,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將會陷入困境,即將到來的嚴寒冬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將不得不為能源付出更多的費用。可是,如果減少石油儲備,抑制通貨膨脹,那麼,美國減少二氧化碳氣體開放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可以肯定的是,本屆美國民主黨政府有可能是畫餅充飢。一方面要求其他國家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可是另一方面,美國自己卻不斷增加二氧化碳氣體排放

美國民主黨政府的出爾反爾,恰恰說明,美國民主黨政府在制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面缺乏系統性思維。

對於美國民主黨總統而言,希望成為世界領袖,因此,把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作為一面旗幟,爭取世界各國支持。可是,美國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的政策,必然會進一步放大南北之間的矛盾。美國民主黨政府選擇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作為自己的政治綱領,希望以此來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顯然是打錯了算盤。

現在美國民主黨政府沒有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希望把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和民主自由作為自己的政治綱領,藉助於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控制世界能源發展的脈搏,藉助於召開民主峰會,將世界所謂民主國家團結在一起。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必然會使世界變得更加分裂,而美國的能源政策,已經給美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嚴重後果。

筆者多次指出,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是一個問題,發達國家應當對此承擔重大責任。但是,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的環境問題相比,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可能是微乎其微。城市化導致資源高度集中,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相對增加。如果不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增加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

雖然一些國家包括中國已經承諾,將會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並最終達到二氧化碳中和目標。但是,30年後,人類能否兌現自己的諾言,地球將會發生怎樣的滄桑巨變,人們不得而知。

國際社會應當注意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問題,但是,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必須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現在發達國家不願意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不願意通過技術轉讓和經濟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卻在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問題上大做文章,這是典型的政治操作,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對於美國民主黨總統的能源政策,人們可以擊節讚賞。但是,迫在眉睫的能源短缺問題,已經促使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成員考慮,美國民主黨政府是否有能力領導這樣一個發達國家。美國國內已經開始猜測,在美國民主黨內部,誰是接班人。換句話說,雖然美國民主黨總統已經宣布將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但是,美國選民的觀念中,美國民主黨總統已經成為邊緣人。他們希望2024年美國民主黨能推出一個充滿魅力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望美國民主黨在能源政策方面,實事求是,充分考慮到美國的實際需要,而不是為了充當世界領袖,在能源問題上朝三暮四。

中國是一個能源進口大國,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量日益增加。中國決策者顯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方面加大國內能源勘探工作,希望在短期內發現大油田。另一方面,中國加快清潔能源發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中國豐沛的水力資源發展水電事業,與此同時,中國在風能發電、光伏發電和地熱發電方面快馬加鞭,爭取依靠科技創新,降低成本,從而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清潔能源大國。

短期內中國仍需要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俄羅斯已經建議建設第二條天然氣管道,準備經過蒙古國。中國對此持謹慎態度。這一方面是因為近些年來蒙古國對外政策反覆無常,如果蒙古國出於政治考慮,阻礙天然氣輸送,那麼,俄羅斯和中國都將面臨困難。另一方面,中國必須下定決心,徹底改變這種過度依賴外部進口能源的格局,依靠中國自己的科技力量,加快海洋石油天然氣勘探的步伐,爭取早日實現石油天然氣自給自足。中國在能源領域,應當繼續參與國際合作,但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工業製造國,如果過度依賴外部能源進口,那麼,中國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制於人。

當務之急,是要改變中國的能源結構,與此同時,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清潔能源發展之路。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喬新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