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一觸即發,波蘭海軍卻集體逃亡,逃亡計劃為何叫北京行動?

waroh協虎 發佈 2022-04-22T03:52:45.675001+00:00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出動150萬大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為一戰後新生的國家,波蘭一出生就遭德國人記恨,因為它的部分領土是從德國割出去的。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出動150萬大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作為一戰後新生的國家,波蘭一出生就遭德國人記恨,因為它的部分領土是從德國割出去的。波蘭王國早已滅亡百年,其國土分屬德國、沙俄和奧匈帝國。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波蘭神奇復國,還分走了德國原來的但澤地區,讓東普魯士成為德國的飛地。

打了敗仗,賠了錢,還被占了土地,德國人的這口氣怎麼也咽不下。

二戰在根源上是一戰的延伸,納粹上台後德國接連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又回到了一戰開始前不可一世的態勢。納粹德國的貪得無厭在《慕尼黑協定》裡就能看出來,雖然英法通過協定的方式讓捷克斯洛伐克割讓了「蘇台德地區」,但是在次年3月,德國依然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知道德國已經失控,打波蘭是遲早的事。

1939年夏,種種跡象表明德國即將入侵波蘭,英法一邊警告德國,一邊幫波蘭出主意。英國讓波蘭把最先進的驅逐艦都開走去英國避難,波蘭人很不情願,但是也只能聽話。波蘭海軍組織了「北京行動」,開始了一場千里大逃亡。

德國在二戰前為什麼一直往西蠶食,而不是往東進攻呢?波蘭海軍的逃亡進化為什麼叫「北京行動」?逃走的波蘭驅逐艦命運如何呢?

一、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歐洲卻沒人面對現實

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合約》把德國徹底壓垮。條約規定德國軍隊立刻解散,只保留10萬常備軍,取消義務兵制度。此外,德國不許建立空軍,海軍不許造戰列艦,任何政府不許和德國進行武器貿易,德國自己的軍工分解,甚至連重機槍都不許製造。

德國扣扣索索地過了十幾年苦日子,民間對一戰結果的不滿日益增加,到了1933年,極右翼勢力納粹黨通過選舉上台,英、法、美都敏銳地感覺到德國在失控。1935年,納粹悍然撕毀了《凡爾賽合約》,但英法居然沒有做出任何強硬的反應。於是德國在36年積極擴軍,並重返萊茵蘭,1938年合併奧地利,吞併蘇台德,1939年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在外交上堅持綏靖政策,犧牲小國利益想換來德國的知足。

英法幻想的未來是「德國和蘇聯互掐,自己漁翁得利」,結果卻換來納粹野心的無限膨脹。德國想的是一雪前恥,把一戰丟掉的土地,賠款,殖民地都奪回來,讓德國接棒英法成為歐洲的龍頭。但是德國西有法國,東有蘇聯,一旦跟某一方開戰,另一方如果與自己為敵,那會上演一戰兩線作戰的噩夢。

於是德國人準備用半個波蘭領土討好蘇聯,跟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讓後方穩定了再去收拾英法。德國預計最快用2年解決英法,然後再東進蘇聯,完成征服歐洲,乃至於瓜分世界的終極計劃。

二、波蘭人要去「北京」旅遊?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德國人又在波蘭邊境集結,波蘭自己都感覺大禍臨頭,馬上跟英法求救。法國在外交上警告德國,入侵波蘭等於同自己開戰,英國跟法國站在一起放狠話,同時派人去東歐給波蘭政府出主意。

波蘭雖然有50萬大軍,但是跟德軍的戰鬥力不在一個水平。英國人建議波蘭將海軍迅速撤離波羅的海,否則會被德國包餃子,付出無謂的犧牲。波蘭海軍規模不大,當時有4艘驅逐艦,5艘潛艇,6艘布雷艦,2艘淺水炮艇。波蘭政府從國家尊嚴出發拒絕了英國的建議,國家存亡之際,軍隊居然不戰而逃,這對國民的打擊很大。

但是到了8月底,戰爭一觸即發,英國人警告波蘭:

「這場戰爭主力還是英法和德國,波蘭要得到幫助,就要聽他們的話。」

最後波蘭元帥奧德華.雷茨.希米格維同意了英國的建議,讓海軍中將約瑟夫.烏魯格制定一個計劃,把波蘭海軍的「暴風」、「閃電」、「驚雷」三艘驅逐艦在9月前開往英國。這三艘驅逐艦是波蘭海軍的門面,留下來肯定會被德軍消滅。

烏魯格中將制定了兩個計劃,一個叫做「北京」,一個叫做「南京」。南京計劃即艦隊在潛艇掩護下直接通過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斯卡格拉克海峽進入北海,前往倫敦。北京計劃則是備用計劃,一旦德國人對波蘭艦隊發起進攻,那驅逐艦和潛水艇就各走各的路,通過最優方式到達倫敦。

波蘭海軍的這個計劃之所以叫「南京」和「北京」,其實跟任務本身沒關係。波蘭海軍中將烏魯格以前曾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軍軍官,駐紮過遠東地區,對中國很熟悉,於是他就用中國南北二京作為任務代號。在整個二戰期間,這種驢唇不對馬嘴的行動代號數不勝數,取個冷門的代號既能迷惑敵人,也能防止間諜或者叛徒泄密。

比如英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代號「發電機計劃」,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作戰叫做「萊茵河訓練」,德國人入侵丹麥的行動居然叫「非洲旅遊」。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盟軍登陸義大利的行動,直譯叫做「愛斯基摩人來了」。這些行動代號光看名字猜不到任何內容,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8月29日中午12點,閃電號、驚雷號、暴風號三艘驅逐艦和山貓、禿鷹、猞猁、飛鷹、狼五艘潛艇一起撤離,於下午2點15分開出港口駛向英國。

波蘭逃亡艦隊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西邊繞過的丹麥海峽十分狹窄,幾乎要從德國人的眼皮子底下過,德國人會不會主動出手,連英國人也不敢保證。波蘭艦隊的五艘潛艇保護著驅逐艦進入厄勒海峽,結果冤家路窄,德國的「柯尼斯堡」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正好迎面而來。

波蘭人和德國人互相看了一眼,波蘭艦隊開足馬力通過海峽,「柯尼斯堡」號就在後面跟著監視。沒過多久,德國的飛機也飛到了波蘭艦隊頭上,波蘭艦隊索性執行「北京行動」,放棄既定航線,先往北開到挪威海域,然後在夜裡掉頭前往英國。

護航的五艘潛艇開始在海峽布置水雷為驅逐艦掩護,結果遭到了德國人的攻擊,隨後潛艇也各奔東西。8月31日晚上,德國人終於放棄了追蹤,波蘭驅逐艦安全了。1939年9月1日早上9點,三艘波蘭驅逐艦還在北海上航行,卻得到了英國人的消息:德國入侵波蘭,戰爭開始了。

三、「國破軍艦在」,逃亡驅逐艦成為博物館

9月1日中午,波蘭艦隊在悲傷的氛圍中遇到了來迎接他們的英國艦隊,下午5點,閃電、驚雷、暴風三艘驅逐艦到達英國愛丁堡,逃亡行動大獲成功。開戰僅僅兩天後,除了逃走的三艘驅逐艦和五艘潛艇,本土的波蘭海軍全軍覆沒。

波蘭驅逐艦就地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在英國人的指揮下繼續參與二戰。

二戰前期,英國人打得十分艱苦,三艘波蘭戰艦密集執行任務,驚雷號最先犧牲,於1940年5月4日被擊沉在挪威海岸。閃電號和暴風號則繼續戰鬥,長時間負責護航和反潛。閃電號在二戰往返太平洋之間,執行近百次護航任務,打下4架德國戰機,擊沉多艘德國潛艇,可謂戰功赫赫。在戰後,閃電號被英國收編,直到70年代才重新回到祖國波蘭。

暴風號也不遜色,多次跟隨英軍護航艦隊保護商船,1944年,英國皇家海軍將其列為了訓練艦,暴風號暫時退出戰場。二戰後的1951年,暴風號回到波蘭,並在修補過後成為一座海軍博物館。

當年一起逃走的五艘潛艇也命運迥異,狼號受到損傷後歪歪扭扭開到了英國,禿鷹、山貓、猞猁投奔到了中立國瑞典。飛鷹號當時艦上出現了傷寒病情,在逃到愛沙尼亞治病時被當地政府扣留。後來飛鷹號的水兵奪回潛艇投奔英國,繼續和德國人戰鬥。在後來的大西洋海戰之中,飛鷹號被德國擊沉,消失在了大洋深處。

20世紀70年代,從英國回家的閃電號接過了暴風號的接力棒,成為新的海軍博物館,至今還停靠在波蘭格丁尼亞港。如今這裡已經是波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幾代波蘭人在這裡學習二戰歷史,了解波蘭海軍們在二戰的貢獻。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靈魂之艦——波蘭「閃電」號驅逐艦》郝帥

2、《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海軍》章騫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