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如果不談山頭,我們談什麼?

古樹茶知識 發佈 2022-04-22T13:09:28.973344+00:00

從2009年前後至今,「紅酒論酒莊,普洱論山頭」在茶界流行開了,變成了行業共識,也被奉為營銷寶典推廣。隨意地收點原料,粗製濫造的壓壓磚餅沱就賣錢的生意模式走不通了。山頭茶成為了精耕細作的代言者,創新者,攪局者與引領者,大小茶商與茶農深度融合,締造了一山一味。

從2009年前後至今,「紅酒論酒莊,普洱論山頭」在茶界流行開了,變成了行業共識,也被奉為營銷寶典推廣。隨意地收點原料,粗製濫造的壓壓磚餅沱就賣錢的生意模式走不通了。山頭茶成為了精耕細作的代言者,創新者,攪局者與引領者,大小茶商與茶農深度融合,締造了一山一味。同時,也有行業大佬重金投放CCTV,奠定著行業老大的根基。

2012年,是社會資本進入古樹普洱茶的元年,各產區行業大佬融入大量資金,圍點打援,聯合奠定十大超級名山的江湖地位,也衍生出了二線三線的山頭。這些名山茶簡單搬運就賺錢,比做品牌快,迅速之間變成了行業共識的生意模式,只要從這些山頭搬來,就是好茶,就好賣。價值認定完成後,大佬們有錢,為了建立行業壁壘修築護城河,唯有通過壟斷資源,抬高收購價格,茶樹變成了搖錢樹,茶樹上的鮮葉都值錢了。幾家歡喜幾家憂,茶農們笑了,小茶商沒有資金收茶,也沒有高端客戶消費,哭了。

商業就是這麼殘酷!2014年後,全國上下進行了一場超大規模的運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建國以來,第二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全國的熱血青年,湧入了瀾滄江流域普洱茶生長的每一個角落。高校擴招後,國家暫時沒有辦法來解決就業的難題。在瀾滄江流域普洱茶綻放的地方,同鄉同學同族的親朋好友們,向他們發出了呼喚,古樹普洱茶好,速來!

微信,微博,雜誌,公眾號,網際網路+,茶博會全國布局,變成了這些熱血青年的武器,扛著兩個錘頭一顆腦袋,大家奔赴了茶山。每個山頭都有先入者,你想從別人手裡搶飯吃,別人就要和你拼命,只能夠去開闢新大陸。山頭茶,好原料好工藝好倉儲就會變成好的山頭茶,洗腦成功。從此,山頭茶變得越來越細分,越來越細分。茶樹不是我的,但是我認定這個茶是好茶,總可以吧。細分變成了價值認定的基本邏輯,確定了唯一性,掌控了定價權,江湖一片紅海,從業者,從此廝殺,有情懷的熱血青年們,也形成了鄙視鏈,一人不服一人。

山頭茶,引爆了,徹底引爆了!國家標準定義的普洱茶,瀾滄江的任意一個角落,還有沒有被人發現的古茶園嗎?沒有,已經絕對沒有!

2017年後,抖音來了,5年,從茶園到茶杯供應鏈徹底打通了,直播將生意的模型徹底擊穿,重建人貨場,疫情將人圈住,門對面的生意,被屏對屏的生意模式取代了。你該如何存在?

山頭茶如何運營,擺在了每一位從業者面前?去山頭化。有人說NO,去不去山頭,山頭還是在哪裡?創新者說,必須去山頭化,奧雷給 ! 這個是一個偉大的構想?沒有不可以,需要用漫長的時間去換空間。

不做創新,唯有等待普洱茶的第三次革命的到來,通過資本助推,壟斷資源,兼併收購整合,對接超級銷售平台,以最快的路徑,重塑市場。文旅生態產業園將會連結莊園大爆品,別人想賺錢就把茶的利潤裸奔打他,在更高維度盈利封殺做區域王者,這是莊園產品大組合,莊園大聯盟,莊園平台化打造的一款莊園茶,給平台做配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025年前不會到來,共同富裕的政策不答應,「三去一降一補」的方針不應許。看看資本市場,資本雖然沒有了無序擴張,但是迎來了無序虧光。哪裡可以看到投資方?阿寶一直在默默尋找。

疫情下,名山的茶農好,以名山的名義賣名山茶的茶商好,賣老茶不進新茶的茶商好,還有誰的生意好?普洱茶銷售的三架馬車,品飲,收藏,送禮干廢了2架,單靠品飲,面對海量的新品上市,要拼盡全力的努力,也才夠吃個飯而與。

文章來源:網茶會習茶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