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業局制定實施意見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再深化再突破

信息新報 發佈 2022-04-22T13:29:57.229520+00:00

《意見》明確提出,今後三年,市林業局將在修訂完善《三明市省屬國有林場差異化績效管理激勵機制實施方案》的基礎上,從夯實「一項基礎」、建立「三項機制」、實現「四個提升」三個方面,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再深化再突破,帶動村財林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日前,市林業局印發《關於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今後三年,市林業局將在修訂完善《三明市省屬國有林場差異化績效管理激勵機制實施方案(試行)》的基礎上,從夯實「一項基礎」、建立「三項機制」、實現「四個提升」三個方面,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再深化再突破,帶動村財林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夯實「一項基礎」,即實施國有林場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採取科學造林、科學經營、科技推廣等方式,加強撫育間伐力度,加大低產低效林分改造,加快生長衰退林分更新,著力改善林分生長環境,促進林木生長,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林地生產潛力,實現提高林分單位面積蓄積量和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的目標。爭取通過三年努力,開展定株經營3萬畝、近自然經營0.9萬畝、大徑材培育3.6萬畝,全市省屬國有林場平均畝蓄積量達到13立方米以上。

建立「三項機制」,一是跨場聯建共發展機制,探索以市級統籌調控方式,合理利用各國有林場存量資金和專業技術力量,開展資源聯建、科技聯創、災害聯防、培訓聯辦活動,形成「大場攜小場、強場扶弱場」的抱團發展模式,推動全市國有林場均衡發展。爭取通過三年努力,每年度實施跨場聯合發展場外森林面積3000畝,聯合實施林業科研項目2項,聯合開展職工培訓4次,黨建聯創活動4次,建立區域技術共享平台2個。二是合作共贏助力鄉村振興機制,採取場村合作帶聯戶方式和場村結對共建方式,通過實施黨建、文明、生態、平安共建,推進開展合作造林、合作經營、委託管理等多種形式合作發展森林資源,幫助策劃發展項目、開展林業科技服務、支持鄉村公益事業、提供林業勞動就業崗位、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帶動更多的林農參與合作,助推林農致富、村財增收。爭取通過三年努力,每年度推進場村合作經營森林資源面積2萬畝以上,新增合作主體10個,增加覆蓋鄉鎮5個,累計帶動農戶5萬人以上。三是科技引領增效益機制,發揮國有林場林業科技示範帶動作用,採取科技人才幫扶、場村結對共建、森林經營示範等方式,推進實施國家林業科技園區創建、林木良種基地和保障性苗圃、生態產品共享惠民工程,提升森林資源培育水平,進而增加林農森林經營收益。爭取通過三年努力,營建杉木第3.5代種子園150畝,定砧杉木第4代種子園50畝,實現年產林木良種3000斤以上,年培育良種苗木1000萬株以上,協助村集體和林農年培育優質苗木200萬株;建設森林步道30公里和3條生態型森林休閒通道,創建全國首個將樂國有林場杉木主題自然教育基地。

實現「四個提升」,一是國有林場經營規模實現提升。通過持續推進場村、場企合作經營,不斷擴延發展場外森林資源,做大做優國有林場經營規模,按照「良地良種良法」的原則,推廣應用先進的營造林技術,提升森林資源經營水平,增強國有林場發展後勁。二是集體森林質量實現提升。發揮省屬國有林場森林資源培育標杆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提高林木良種普及率和林農受益面,以科技服務的方式,幫助林農掌握和提升林業科普知識和先進的營造林技術,激發廣大林農從事森林培育的積極性,爭取集體森林資源經營上新水平。三是林農增收實現提升。通過實施場村合作帶聯戶發展機制,結合推行「林票」制度,不斷擴大林農的參與面,確保每畝10立方米以上的出材量和保底不低於年利率3%的收益,進一步保障和提高林農的林地經營收益。同時,立足苗木培育、營造林、木材採伐,就近組織勞力,積極為當地村民提供林業勞務崗位,年均增加林農收入達6000萬元以上。四是村財收入實現提升。通過場村合作經營森林資源模式,有效整合和提高村集體碎化、分散、低效的林地資源的科學經營利用,提高集體森林資源質量,增加村集體林業經營收益分成。國有林場按年按畝支付村集體林地使用費,年均增加村財收入達500萬元以上。密切場村關係,全市省屬國有林場年均支持鄉村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達300萬元以上。

(來源:三明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郵件 信息新報 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