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個縣擁有十二座城,現在卻要打造高鐵新城,估計變成縣級市

紅色歷史文化故事 發佈 2022-04-22T17:30:46.200920+00:00

過去,莘縣的版包括了歷史上莘縣、觀城縣和朝城縣的全部,范縣和濮縣的一部分,堪稱是一個組裝式的大縣。另外,據一些史料顯示,莘縣城附近歷史上還曾存在過定遠城、衛國城、武陽城、斗城、岡城和河牧城。

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張丁材

過去,莘縣的版包括了歷史上莘縣、觀城縣和朝城縣的全部,范縣和濮縣的一部分,堪稱是一個組裝式的大縣。正因為如此,今日莘縣境內舊縣城和古縣城遺址特別多。除莘縣縣城、朝城縣城、觀城縣城、舊范縣縣城(今古城)外,尚有發乾縣城(今河店鎮馬橋)、河牧縣城(今古雲鎮鐵廟)兩處古縣城遺址。另外,據一些史料顯示,莘縣城附近歷史上還曾存在過定遠城、衛國城、武陽城、斗城、岡城和河牧城。

莘縣城

「莘」,意思是眾多。古時今莘縣北部一帶地廣人稀,草木繁茂。夏初,這裡形成了人群聚居的部落,便以「有莘」命名。夏末,有莘部落變成了莘國,隱士伊尹曾躬耕於有莘之野,後來被商湯聘為宰相,伊尹助湯滅夏,奠定了商代基業。商、周兩代,此地一直被稱為「莘」,屬兗州之域。春秋時期,莘地北部屬齊,南部屬衛,衛宣公之子伋、壽被殺之地就在莘野。晉軍攻齊,也是經莘地長驅直入,直達今之沂蒙山區。戰國時期,莘地屬齊,史書中說莘地在「齊之西鄙」,與魏國毗鄰。齊魏馬陵之戰,齊軍進退皆有莘地經過,馬陵之戰遺址就在莘縣大張家鎮轄區內。對此,《中國歷史地圖集》標示明確。

秦代,莘地系東郡轄區。

漢初,莘地建縣,縣名「陽平」,屬兗州刺史部東郡管轄。漢宣帝時丞相蔡義為陽平候,陽平縣又有了侯國之名。後齊時改陽平為樂平,隋開皇六年復稱陽平,兩年後改為清邑。又過了8年,設莘州,州縣同治。隋煬帝即位後,撤州,改縣名為「莘縣」,這是「莘縣」之名在歷史上的首次出現。唐武德五年復設莘州,仍是州縣同治。5年後廢莘州,存莘縣。此後,莘縣之名一直沿用下來,與朝城、觀城、范縣並存,但轄域較小,只包括了今之莘縣版圖東北部的部分地區。

1949年9月,原屬朝城縣的張魯、王奉一帶劃屬莘縣。1956年3月,朝城及以北之地皆劃屬莘縣,莘縣版圖進一步擴大。1958年12月,莘縣建制撤銷,除王奉、燕店兩區劃歸冠縣外,其餘轄地全部劃歸范縣。1961年7月,莘縣建制恢復,轄區未變。1964年4月,金堤以北原屬范縣之地除范縣縣城(新城)和金村、張扶村兩村外全部劃歸莘縣,今日莘縣之版圖至此形成。

朝城縣城

今朝城一帶,夏商周三代屬兗州之域,春秋時屬衛國,戰國時系魏地,秦代為東郡所轄。

漢初,此地始建縣,縣名東武陽,屬東郡。因當時縣城位於武水之北,故稱「武陽」。為與其他地方的武陽相區別,又加「東」字,稱「東武陽」,有東郡武陽縣之義。

王莽篡漢後,為了克服人們懷舊心理,颳起了一陣郡縣易名之風,東武陽改名武昌。

東漢初,武昌復稱東武陽。東漢末,因東郡郡治頓丘(今濮陽)屢受匈奴侵犯,被迫將郡治移至東武陽。東漢初平三年(191年),袁紹薦舉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即在東武陽。第二年,匈奴黑山軍於毒等攻東武陽,曹操採取聲東擊西之策,迫使黑山軍解圍而去。興平初年,曾任青州太守的臧洪出任東郡太守,也是駐守東武陽。曹操圍困張超,臧洪求袁紹發兵相救,袁紹拒絕,二人從此矛盾。興平二年(195年),袁紹率軍攻東武陽,臧洪督軍堅守,誓死不降,最後城破被殺,可見當時東武陽已有城池且堅固難破。後人在縣城西南2里處建「臧洪太守墓」。金代追諡臧洪為「英烈侯」,並將其與同時被害的東武陽人陳容一起建祠供奉,人稱「二賢祠」。

三國時期,東武陽屬陽平郡(治所在今大名)。南北朝北魏時省去「東」字,直稱「武陽」。唐貞觀十七年(689年),復置縣名「武聖」。唐開元七年(719年),更名為「朝城」,這是朝城縣名在歷史上首次出現,朝城縣西北、東南狹長的地形也由此形成。至於為何稱朝城,最普遍的說法是因為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築台會盟諸侯朝見周天子。唐末(906年),曾一度恢復武陽之名,但五代後唐時仍定名朝城縣。此後,朝城之名沿用未變。

五代後唐莊宗李存瑁起兵後,曾將朝城作為駐軍中心,並在朝城聚集謀劃與後梁決戰。他喊出的口號是:「大丈夫得則為王,失則為虜,行計決矣!」一切準備就緒後,他採取破釜沉舟方法,下令部署將家眷全部送往魏州,自己卻在朝城西野亭與劉皇后及子女灑淚告別,說:「事勢危蹙,今須一決,事苟不濟,無復相見!」隨後渡河南下,與後梁軍戰於東都汴州(今開封),終於滅梁。

宋代,朝城屬大名府魏州。元初,朝城屬東平府,至元五年(1339年)改屬濮州。清代,朝城屬曹州府。民國年間,朝城初屬山東濟西道,後屬東臨道,撤道後屬聊城專區。1943年撤朝城縣,設觀朝縣,治所在朝城。1944年恢復朝城縣。1943年,朝城縣北部一帶又曾設「南峰縣」。1953年,再設觀朝縣,縣治仍在朝城。1956年,觀朝縣撤銷,北部劃歸莘縣,南部劃歸范縣,朝城作為縣治的歷史到此結束。此後,朝城先後為莘縣的區、公社、鎮駐地,以至於今天。

觀城縣城

觀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夏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夏代,此處有個斟觀國,《山東通志》「觀城」條下說:「古為灌國,亦作觀。」禹之前,王位實行的是禪讓制,自禹將王位傳給其子啟以後,世襲制由此沿用了數千年。啟的兒子武觀不聽管束,啟便將他流放到比較荒涼的河西,即斟灌一帶。後來,武觀在河西叛亂,啟派兵將其平息。因「灌」與「觀」同音,後來人們便將斟灌稱作斟觀。簡稱「觀」,築城之後便稱作「觀城」。

商代和西周時期,此處稱觀國。戰國時期,觀屬魏。齊國田壽率師伐魏,曾圍觀。50年後,齊軍再次打敗魏軍,也曾到達觀地。因其地勢低洼,故又有「觀澤」之稱。

秦代,觀地屬東郡。

漢代建縣,此處曾設畔縣與觀縣二縣,後合二為一,稱「畔觀縣」。「畔」與「叛」同音,縣名畔觀,可能與武觀曾經叛亂有關。《山東通志》說:「畔觀,即古斟觀,漢置縣,屬東郡。」王莽時,忌諱「畔」字,將縣名改為觀治。

東漢時,光武帝劉秀將周文王少子姬封(即康叔)的後裔姬角封於觀。因姬角原為衛君,故觀治縣也改稱衛公國,簡稱衛國。

三國時期,衛國系魏地,屬陽平郡。

晉代,魏國改稱衛縣,屬頓丘郡。

南北朝北魏時期,稱衛國縣,仍屬頓丘郡。

隋開皇六年(586年),改稱觀城縣,屬武陽郡,觀城縣名首次出現。

唐代,觀城縣先後隸屬武陽郡、魏州、澶州。

宋代,觀城縣屬開德府,

金代,觀城縣屬開州。

元代,觀城縣屬濮州。

明清時期,觀城縣先後屬東昌府、曹州府。

民國時期,觀城縣先後屬東臨道、曹濮道。1928年道廢,直屬山東省。

1943年,觀朝縣設立,觀城降為區。1944年,觀朝縣撤銷,觀城縣建制恢復。1953年,復建觀朝縣,觀城降為鎮。觀城作為縣級建制的歷史到此為止。

舊范縣縣城

范縣,原屬山東省,1964年,為解決水利糾紛劃歸河南省。范縣縣城於1957年西遷至櫻桃園新址,舊范縣城改稱古城,現今莘縣古城鎮駐地。

范縣的歷史也很悠久。

遠古時代,范縣一帶是顓頊氏故墟,屬兗州之域。

夏代,范地為古昆吾國轄地。顓頊氏之後祝融的孫子名顧,曾居於此地,他所領導的部落便以「顧」為名。後來部落名變為地名,再變為國名。

商、周兩代,此地稱顧,屬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此地稱范,因瀕臨范水而得名,為魯國之邑。

戰國時期,范地屬齊。史載「孟子自范之齊」,即此地。

秦代,范地改名范陽,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

漢代,范地設縣,名范縣,屬兗州刺史部東郡管轄。王莽時改名建睦縣。東漢時恢復范縣稱謂。

三國時期,范縣屬魏,隸屬兗州東平國。

隋代,范縣屬濟州。

唐代,范縣先屬濮州,後曾置范州,不久仍屬濟州。

宋、金、元三代,范縣屬濮州。

明代,范縣屬東昌府。

清代,范縣先後屬濮州、曹州。

民國時期,范縣先後屬東臨道、曹濮道,廢道後屬聊城專區。建國時,范縣屬平原省濮陽專區。

1952年,范縣屬山東省聊城專區。

1957年,范縣版圖擴大,縣城西遷35里至櫻桃園,原縣治改為古城區。

1964年,為解決水利糾紛,范縣劃歸河南,屬安陽專區,但金堤以北除縣城及城北兩村外仍屬山東,這樣,范縣城就處於莘縣轄地的四面包圍之中,成了一座孤島。
1975年,范縣屬安陽地區。

1983年,范縣歸屬濮陽市。

世紀之交,范縣又在金堤河之南建設新城區,逐漸形成了新老城區隔河並存的局面。

發乾縣故城

今之莘縣河店鎮馬橋村,歷史上曾是發乾縣縣城,發乾自漢初建縣,至南北朝北齊時撤銷,共存在了近700年。

漢初設縣時,發乾縣為東郡所轄。至於為何定名「發乾」,歷來說法不一。「發」字在金文中的形狀是以手拉弓射箭,「干」則是一種槍矛類兵器,二字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常用的兩類兵器。據傳說,此地歷史上多樹木,尤以盛產楊桑聞名。楊桑的樹幹堅硬柔韌,適於做弓背和槍桿,「發乾」之名便由此而來。

據《漢書·衛青傳》記載,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東騎將軍衛青率軍大勝匈奴右賢王,俘獲將士1.5萬人,牲畜十餘萬。漢武帝拜衛青為大將軍,三子皆封侯。其第三子衛登被封為發乾侯,發乾縣由此成為衛登采邑。

三國魏晉時期,發乾縣屬陽平郡。十六國時期,先後建都於滑台(今河南滑縣)、廣固(今山東青州)的南燕曾將幽州治所僑置於發乾,使發乾一度擔起了州治的虛名。

北齊時,發乾縣廢除,發乾作為縣治的歷史結束。

發乾縣城的故址,當為今莘縣馬橋無疑。《續山東考錄》說:「發乾縣故城在(堂邑)西南三十許里。」此地正是馬橋。清嘉慶《東昌府志》說,堂邑,漢為發乾、青二縣地,屬東郡。可見,發乾建縣早於堂邑,北齊撤縣後才將其部分轄地併入堂邑縣。馬橋一帶地勢較高,十字大街十分規整。建國後,這裡曾出土過古瓷器、古房瓦、人畜骨骼,發現過古井,這些極可能是發乾故城的殘留物。近年馬橋一帶出土的唐代墓誌上隱約有「馬明府」字樣,也說明馬橋歷史上不是一般的村鎮。

宋、金、元三代,馬橋都是莘縣轄下重鎮。明清時期,馬橋故稱「馬橋鎮集」,屬弇山鄉。近年,有關部門在馬橋南刻立發乾縣故城遺址碑,以為紀念。

河上縣故城

今之莘縣古雲一帶,歷史上曾設河上縣。河上縣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始設,歷時10年撤銷。縣城位於今古雲鎮鐵廟村一帶,歷史上曾稱「古城店」。

據史料記載,東漢永平十二年(69年),黃河改道東流,經濮陽南、鄄城北、莘縣古城(舊范縣治)南折而向北,至莘縣城東南角流向東北,這一流向,歷時近千年。今之莘縣轄地,當時大都處於黃河的這個大彎套之內。北魏初期,割衛國縣地在臨黃縣集(今范縣白衣閣)一帶置臨黃縣。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撤臨黃縣復歸衛國縣。太和十九年(495年)復置臨黃縣。北齊撤銷臨黃縣,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開皇十六年(596年),劃臨黃縣地置河上縣,屬濮州。大業初年(605年)區劃變更,河上縣建制撤銷。《元和志》載:「河上故城即河牧城。」《方輿紀要》中說,河牧城在觀城縣境。今之古雲鎮鐵廟村歷史上隸屬觀城縣,與此說正相吻合。

認定古雲鎮鐵廟村是河上縣城故址,還有以下史料可為佐證:《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七說:「觀城縣河牧城當在直隸清豐縣東境。」鐵廟所處的正是這一位置。《水經註疏》和《黃河志資料》中說,隋唐之前,浮水(上游稱澶水)由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南)流向東北,經河牧城流往委粟津(今朝城東南),然後向東流入黃河。照此路線分析,河牧城就在鐵廟一帶。《左傳·隱公五年》說:「鄭人侵衛牧。」就是鄭軍侵入了衛國的河牧之地。觀城舊志中記載,城南二十里「古城店即鐵奶奶廟」,也說明今之鐵廟即為古城店(即河上縣城)舊址。據鐵廟村老人說,自古以來,河水皆由鐵廟西南向東北流淌,古浮水也是這個流向。鐵廟村以前曾出土過陶罐、銅錢等文物,還挖出過古城牆遺蹟,這都是鐵廟曾為古縣城的有力佐證。

定遠城

定遠城,位於莘縣大王寨和呂村之間,今存有城牆痕跡。

據當地人傳說,此處為宋代定遠縣故址,「包青天」包拯就是在這裡開始官場生涯的。至今大王寨一帶廣傳有包公為民除害的故事。

當時,紅眼江岸邊有一個大沙崗子,草深林密,地形複雜,常有盜賊出現,圖財害命。周圍百姓既恨又怕。有一卸任官員攜家眷由此乘舟而過,至江中被殺,財物被掠走,官府查無蹤跡。

時值包拯來任。他決心懲辦兇手,消除遺患。於是,包拯微服私訪,精心查證,終於將惡賊張龍、張虎查獲正法。此後,附近很久相安無事。

現在兩村之間有一大坑,俗稱「奸坑」,相傳為當年包公殺賊之處。
衛國城

衛國城,位於原觀城縣、今觀城鎮境內,原為夏太康第五弟封國即古觀囯地,周改稱衛國城,漢後為衛國縣城。據考,古衛國城在今觀城鎮西南方向。

武陽城

武陽城,原為頓城,漢代英烈候臧洪、曹操等為東郡太守治於此。北周於此治武陽郡,故又稱武陽城,隋朝開皇年間廢。故城址廣衍,至今遺蹟尤存。

斗城

斗城,莘縣舊志中說,斗城在縣城西南七里,其舊址大約在今莘縣焦莊、東毛坊一帶。

據史籍記載,六國時,斗城為屯兵招戍處,相傳為漢陽平縣舊治。昭帝元平元年,封丞相蔡義為陽平候在這裡。後來,為一處古遺址,因其規模較小,由於形狀如豆,後世遂稱「斗城」,「斗城捧月」為莘縣舊志所列八景之一。

岡城

岡城,位於莘縣北部,戰國末期,秦昭王曾將今之莘城一代作為其丞相蔡澤的封地,封號為「岡成城」,後簡稱「岡城」。

蔡澤,戰國時燕國人,曾遊說各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相范睢以進攻趙國不勝失意,蔡澤勸說范睢辭退,被任為相國,獻計秦昭王攻滅西周。

幾個月後,蔡澤辭去相位,封岡城君,居留秦國十多年。

河牧城

河牧城,位於今莘縣朝城鎮西、觀城鎮北。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在這裡置河上縣,大業初,併入林黃縣,故城漸無蹤跡。

然而,現在的莘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管轄,地處山東西部,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莘縣屬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域,中原城市群的東部縣市,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配套聯動機制,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疊加區域。

莘縣交通便利,東依京九鐵路,北靠濟邯鐵路、濟聊館高速,德商高速已經通車,莘南高速、青蘭高速已建成通車,河南范輝高速途徑莘縣古雲鎮,境內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不久,鄭濟高鐵也將設莘縣南站。通車後,莘縣到達濟南、鄭州等大城市可以方便快捷。

未來的莘縣,必將厚積薄發,一張藍圖繪到底,強大的生機活力即將噴涌!

我估計,未來的莘縣也很有可能變為一個縣級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