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玉兔巡天,億萬年來月宮中的第一抹綠色

和風漫談 發佈 2022-04-23T08:44:28.719298+00:00

又是一年航天日,中國航天好消息不斷:天舟成功對接,天宮準時開課,神舟13號凱旋而歸,「摘星星的媽媽」也平安回家,樁樁件件都讓人高興。

又是一年航天日,中國航天好消息不斷:天舟成功對接,天宮準時開課,神舟13號凱旋而歸,「摘星星的媽媽」也平安回家,樁樁件件都讓人高興。

而未來幾個月內,還有神舟14號、15號,問天、夢天實驗艙,天舟4號、5號等一大堆驚喜在排隊等著我們。

在這個溫馨的夜晚我抬頭仰望,又想起了廣寒宮中的兩隻小兔子,不知今夕今夜可曾安好?

從古至今,月影婆娑伴著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在美麗的神話中,月亮是一個清淨朦朧的仙境,有瓊樓玉宇,嫦娥太陰,吳剛桂樹,還有一隻會搗藥的小兔子。

後來科學發展將浪漫一點點打碎,月亮上沒有神話,只有億萬年無盡的苦寒酷暑、高山盆地和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隕石坑。

只是神雖不在人卻突飛猛進,同樣是科技進步使人類登上月球,宣示了人間仙境的到來。如今在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們也登上月球,為它送去了嫦娥,送去了玉兔,甚至還送去了一抹鮮艷的綠色,讓千百年來的美好夢想在那裡生根發芽。

2000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已不滿足於近地空間疾馳的衛星,我們將目光投向那顆距地球38萬公里的衛星。那一年,我們將探月計劃寫入中國航天白皮書。

按照「繞、落、回」三步走戰略,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環月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飛沖天,經過三次制動進入月球極月軌,拉開了探月工程的大幕。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又接過戰旗,乘坐推力更大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燃料。

兩位嫦娥姐姐對月球進行了全面體檢,咔咔咔拍了不少照片,掌握了月球表面的詳細地貌和三維影像,製成了首張7米解析度全月地形圖,為後期登月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3年12月2日,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嫦娥三號懷抱著我國第一隻「小兔子」踏上了探訪月宮的偉大征程。

這雖然不是人類第一次登月,蘇聯、美國都曾發射探測器登上月球,「阿波羅計劃」還幾次載人到達那裡。然而別人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的,人家不會和我們分享關鍵數據成果。要將羨慕變成現實,只有靠我們自己努力,踏踏實實追趕差距,才能完成歷史性突破。

嫦娥三號乘坐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來到月亮身邊,近月制動極為關鍵。大姐二姐的主發動機推力只有490牛,而三號小妹的新型變推力發動機推力達7500牛。

只需一次制動就能進入100千米環月軌道,但同時也意味著速度驟然下降,如果時機掌握不好就像高速上急剎車一樣危險,嫦娥三號有可能一頭扎向月球粉身碎骨。

好在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專家們早有萬全之策,一條條精密指令奔向太空,幾十萬公里外的嫦娥三號小心調整推力,15分鐘後穩穩進入軌道,與理論數值僅差140米。

4天後嫦娥三號又再次變軌,進入近月點高度約15千米,遠月點高度約100千米的橢圓軌道。現在距月表軟著陸僅差一步,但這一小步卻是無數航天人嘔心瀝血的一大步。

著陸地點選在地勢相對平緩的虹灣,一個39億年前隕石撞擊形成的直徑260千米的大坑。12月14日晚上嫦娥三號制動,以1700米/秒高速落向月球。變推力發動機靈敏地調節推力,不斷適配因燃料消耗造成的質量減小,一邊下降一邊自主平移避障。

距月面3米時變推力發動機關機,嫦娥三號以自由落體形式落在月面,著陸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2016年1月,此地點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命名為「廣寒宮」,從此美麗神話不再虛幻,月亮上真的有了廣寒宮。

嫦娥已至,玉兔當出,巡視器開始與著陸器分離。嫦娥三號小心呵護著寶貝,讓玉兔號順利踏上月球,一道淺淺的履痕印在月壤,刻下了中國探測器的第一縷足跡。

操作人員小心駕駛著月球車前行,開展一系列巡察工作。然而月球表面太不平坦,地面上有許多岩石和大坑。玉兔號一邊行走一邊勘察,在第二個月晝前進了114.8米後不小心弄傷了腿腳,可能是細微月塵使電路短路,也可能是一些石塊磕壞了電纜。

飛控中心急壞了,專家組馬上開展搶修,可惜由於第一次登月經驗不足,經過連續十幾次故障處置仍未能恢復。

玉兔號不得不遺憾地停止腳步,進入14天月夜休眠。不過輕傷不下火線,玉兔雖然腿腳有恙,但車上攜帶的設備依然完好啊。當第三個月晝的一縷陽光照射在身上時,玉兔號又精神抖擻地醒來投入工作。

就這樣,原定壽命3個月的玉兔號在這裡頑強工作了兩年半多,才戀戀不捨地放下工具。它將進入一個非常長非常長的夢鄉,會夢見嫦娥,夢見月亮,夢見美好強盛的中國明天。

第一次奔月之旅帶著一絲絲遺憾結束了,但中國航天將以更完美的姿態再度歸來。

嫦娥三號登月不久,嫦娥四號規劃就開始了,這次將挑戰更高難度——在月球背面登陸。這是億萬年來無人到達的地方,難度之大無法想像,但收益之大也不可估量。

月球背面是一片純淨空間,來自地球的一系列電磁輻射不會干擾這裡,也沒有地球大氣層那樣吸收很多電磁波段,從這裡觀測宇宙能看得更清楚,會得到更多的寶貴信息。

這裡還有許多古老的更接近原始情況的隕石坑,為研究月球礦物質結構和太陽系起源提供更豐富的一手資料,因此這座高山我們一定要攀登過去。

首先面臨的是通信問題,月球背面如何收到地球的無線電波呢?要搭橋!對,我們需要一顆位置獨特的中繼衛星,為地球和嫦娥、玉兔搭一座信息金橋,這就是「鵲橋」。

2018年5月,鵲橋中繼星飛向地球與月球的一個引力平衡點(拉格朗日L2點),為嫦娥四號到來做好準備。

12月8日長征三號乙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載著萬千期盼向月背飛去。然而幾個小時後嫦娥就遇到了大麻煩,探測器燃料泄漏了。

雖然系統各環節有設計餘量,但燃料損失量較大已經超過餘量限額。嫦娥四號面臨無法登月的危險,怎麼辦?

只能在幾乎沒有冗餘空間的條件下重構軌道,但這需要極其精確的優化調整能力。專家組臨危受命,連續數天通宵達旦地工作,推演出一份優秀的應急軌道重構方案,終於解決了大問題。

25天長途跋涉後,嫦娥四號準時到達預定動力下降點,準備著陸。此時麻煩又來了,最新觀測發現著陸點實際地形不利於降落,需要向南調整1.7千米。技術人員見招拆招,馬上重新計算調整參數,通過動力下降段規避不利地形。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大家全神貫注地工作進入忘我境地。5個多小時緊張調整後,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穩穩落在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月背,我們來了!

玉兔二號從著陸器上緩緩駛出,又繼續那星辰大海的征程。這次它裝備了更厲害的裝備,再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了。

它與嫦娥四號完成了兩器互拍,用測月雷達、紅外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設備取得了大量數據。它發現了奇怪的玻璃球,一座神秘小屋,後來接近後是一塊長得非常像玉兔的石頭。

玉兔二號忙忙碌碌,嫦娥四號也沒閒著,完成各項工作之餘也不忘發揚我們國人愛種菜的優良傳統。拿出身上的生物罐子,裡面有棉花種子、油菜種子、馬鈴薯種子、擬南芥種子、酵母菌和果蠅等6種生物,都是未來太空生態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菜就得種啊,揮起「鋤頭」,引入陽光,澆上清水,溫度、氣壓都搞好,然後耐心等待。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1月4日21時43分,飛控大廳主相機視場內出現了第一顆種子萌芽。幼芽悄悄長大,幾天後變成了兩片綠葉。

那是棉花呀,雖然很小很弱,但卻是億萬年來月球上的第一抹中國綠,奇蹟。

2019年2月玉兔二號走過了120米,超過一號成為新冠軍。2020年2月走過了367.25米,2022年1月累計行駛了1003.9米,突破千米大關,至今仍在奮進中……另一面的一號大姐知道這些,一定會很欣慰的。

今天的月球再不是清冷之地,它變得熱鬧起來。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還會有更多的嫦娥、玉兔來到這裡,鑄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傳奇!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