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短篇連環畫《古代農學家賈思勰》

清泉石上游 發佈 2022-04-23T21:00:09.234586+00:00

前記 :我國自古是個農業國,曾有許多寶貴的農書,《齊民要術》是其中的一部;曾有許多偉大的農學家,《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是其中尤為偉大的一個。

編寫:房心安 繪畫:楊文仁

前記 :我國自古是個農業國,曾有許多寶貴的農書,《齊民要術》是其中的一部;曾有許多偉大的農學家,《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音協)是其中尤為偉大的一個。

《古代農學家賈思勰》

賈思勰是山東人。青年時代正當西晉滅亡,黃河流域遭受戰亂,農業經濟被破壞,農民流離失所。他看了憂心忡忡,發憤用功鑽研農學,立志振興農業。

北魏政權建立後,採取「務農息民的措施,實行「均田制」。賈思勰當了一任高陽(今臨淄)郡守,經常下鄉訪問,記下老農的經驗之談。

但他覺得當官不能專心研究農學,不久就棄了官,輕騎簡裝,踏遍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的山山水水,調查研究水土和農作物,增長農業生產知識。

你瞧他,路上發現耕地長滿茅草,就下馬請教老農,怎樣才能根除。

路上聽見兒童們唱民諺農謠,什麼「立秋種豆豆,葉子如荷錢,小豆還能收」,他也認真收集,還請孩子們教會他唱。

不久他回到家鄉,正式干起農業生產來。他十分重視選種。在學習書本知識和深入民間調查中,他掌握了各類作物的許多品種,光是小米,就能列舉出八十六種。

他分析了各品種不同的性能,擇優選用,精心培育。

通過多次試驗,他才慎重地總結出幾條,例如:「谷種要選好穗、色純者」。這一條,至今還有它的實踐意義。

現在,這位被農民稱為「種田的讀書人」的賈思勰又在那裡幹什麼呢?原來他在高處觀察天氣。為了掌握每個節氣中天氣變化的規律,他對風向、雲流都作著仔細的對比。

日積月累的氣象知識,使他從雨過天晴、突然平地颳起北風的現象當中,作出「夜裡要下霜」的判斷。

果然,第二天大清早推門四望,漫山遍野一片霜白。

他按不同季節、氣候,對不同作物進行栽培管理,符合因時制宜原則。他提出土壤必須燥濕適宜,遇水旱不調,則「寧燥不濕」;並要求「秋耕深翻,春夏淺耕」,都符合現代科學原理。

他研究了民間為灌溉而開掘的井群布置,根據地形,在三十畝地上穿井十口,使澆灌更加方便。他嘗試搞的汲井水冬灌,是世界上最早的冬灌記錄。

他認識到植樹造林,不僅可以取得木材果實等大宗收益,還可以減少旱、澇、風、蟲帶來的災害,自己開闢了果樹園,也鼓勵大家一起在農田周圍栽植培育。

他還發現用杜梨做砧木來嫁接梨樹,枝幹茁壯,結果子也快;在反覆實驗中,他的嫁接技術有了很高的造詣。

每當他家果樹園百花盛開,他總要請鄉鄰去參觀欣賞;同時和大家一起交流施肥、授粉、剪枝等各方面的園藝技術。

桑樹早先用撒種繁殖,後來有人試用壓條法植桑。他採用這個新技術,同時改進培育方法,使桑葉肥大,葉色濃綠,質好量多,大大有利於養蠶。

他又探索到加溫能促進蠶的生長殘育,教大家在蠶室四周置火,調節室內溫度,效果很好。

為了地盡其力,使農村的生產豐富多采,農民的生活有所提高,他教大家利用水塘河灣,又養魚、又栽種水生作物。

他也從事牧業。有一年養了二百隻羊,忽然發現在冬天的一個早展死了一大半,他找不出原因,心想也許是飼料不足之故。

他又養了一群羊,事先種了二十畝飼料貯備得很足;不料羊群仍然大量的死去,活著的羊身上長滿癬瘡,使他捉摸不透。

他到百里外向一個老羊倌求教。見老羊倌的羊圈遠比他的乾淨,他才弄明白:原來自己把飼料亂扔到圈裡,粘上羊屎尿,羊嫌髒不吃就餓死了;羊身上長癬瘡,也由於羊圈太髒。

他在老羊信家裡住了好幾天,學習到許多經驗,如:選羊種,最好是留十一、十二月生的小羊。

他不僅是農業、牧業、林業、漁業的多面手,還對果品、禽畜肉食和麵食的窖藏保管,以及食品加工,作出許多貢獻。

他還在釀酒、制醋、做醬等技術上,探索總結出許多好的經驗。

在實踐的同時,他閱讀了戰國以來大量的農書,參照當代農民的豐富經驗,加上自己的發明創造,分析歸納,加以總結,夜以繼日地著手著述《齊民要術》一書。

廢寢忘食地寫啊寫啊,用十餘年工夫,終於完成了《齊民要術》,全書共九十二篇,分為十卷。它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

賈思勰的重生產、重實踐的觀點和科學方法,為後來學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他的《齊民要術》一書,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們探索不盡的農業生產知識寶庫中的瑰寶。

「本篇連環畫免責聲明,僅為本人學習閱讀欣賞及宣傳連環畫家,不為傳播,禁止商用使用。編輯不易,如果覺得還能為您帶來愉悅心情,希望留下您的評價、關注與讚賞,將帶給編者以無窮的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