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建系70周年紀念大會舉辦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2-04-24T15:59:15.849770+00:00

王光謙(右一)李慶斌(左一)為「水圈科學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供圖王光謙(右一)李慶斌(左一)為「水圈科學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4月23日,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簡稱水利系)建系70周年紀念大會暨「新時代水利教育與科技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

王光謙(右一)李慶斌(左一)為「水圈科學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供圖

王光謙(右一)李慶斌(左一)為「水圈科學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4月23日,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簡稱水利系)建系70周年紀念大會暨「新時代水利教育與科技發展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水利部仲志余總工程師、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出席大會並講話。土木水利學院黨委書記傅旭東主持大會。清華大學水利系系主任李丹勛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水利系發展的廣大系友和社會各界表示了衷心感謝,並簡要回顧了水利系70年來走過的崢嶸歷程,匯報了水利系70年來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紀念大會之後,新時代水利教育論壇舉行。河海大學黨委書記唐洪武院士、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許唯臨院士、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王復明院士、教育部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武漢大學原常務副校長談廣鳴教授、天津大學副校長鄭剛教授分別以《新階段水利學科專業發展的思考》、《四川大學本科教育改革與大水利人才培養探索》、《土木水利類人才培養共享平台的探索》、《新時期中國水利學科發展與水利人才培養》和《面向重大需求的工程人才交叉協同培養模式探索》為題作報告;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黨委書記傅旭東教授匯報了清華大學水利學科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下午的新時代水利科技發展論壇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張建雲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康紹忠院士、長江設計院鈕新強院士、東北大學馮夏庭院士、清華大學王光謙院士、清華大學水利系金峰教授分別以《大型城市極端天氣應對與思考》、《農業水系統對變化環境的響應與調控》、《高壩通航技術創新與發展》、《深部工程岩體力學》、《從水利工程到水圈科學》和《堆石混凝土壩創新與實踐》為題作學術報告。

為了不斷提高土木水利一流學科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水平,發掘和凝鍊水利學科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開發創新型關鍵技術,服務國家發展重大戰略,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決定成立「水圈科學中心」。在科技發展論壇正式開始前,舉行了「水圈科學中心」揭牌儀式,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光謙院士和重點實驗室李慶斌主任為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建系70周年 清華大學供圖

兄弟院系、清華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水利系師生校友、社會各界嘉賓近200人參加大會,500餘人線上參加大會。

據介紹,成立於1952年的水利系是清華大學最具影響力的工科院系之一,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水利工程A+學科。70年來培養萬名畢業生,為清華大學忠實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示範了水利方案,為水利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示範了清華方案。自主設計了福建溪柄和新疆石門子碾壓混凝土拱壩,參與了幾乎所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科技攻關,有力支撐了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在碾壓混凝土拱壩新設計理論、大型結構與土體接觸面力學試驗系統研製及應用、堆石混凝土新垻型、環境泥沙運動力學、水域生境要素調控關鍵技術、江河泥沙調控新機制、高壩智能建造理論技術與裝備、水聯網理論與技術、雲水資源新理論與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進一步築牢了我國在水利科學與工程的國際高地。

在70年的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實踐中,水利系逐漸形成了鮮明的氣質與品格,結合地質之角、人字形雕塑和《水利建設者之歌》等有形載體,構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精神家園,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70年來水利系始終堅持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立系之本,始終堅持以推動學科與行業進步為己任,始終堅持不斷汲取思想營養鑄就獨特的精神品格。清華水利系將以70年系慶為契機,清醒認識面臨的挑戰,努力把握歷史機遇,苦練內功,加強合作,虛心學習,努力奮鬥,將水利工程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不斷推向新的高度。(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