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又一環節取得新突破,重點專項成果已進入商業應用

良侃 發佈 2022-04-25T09:13:33.461674+00:00

近期北方某國因為IT等高技術和產品受到限制,轉而向我國的一些企業求助。然而在實際上,包括中芯國際、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在內,並沒有輕易在當地市場加碼。

近期北方某國因為IT等高技術和產品受到限制,轉而向我國的一些企業求助。不少網友據此認為,這正是我們拓展新市場的大好時機。然而在實際上,包括中芯國際、華為、中興、聯想等企業在內,並沒有輕易在當地市場加碼。

原因不言而喻。美方的某位負責人曾經警告,如果哪家企業不遵守相關的管制措施,或將被切斷其生產所需的設備和軟體供應,讓它們徹底「關門」。這其中的軟體,就包括中芯國際、華為等正在使用的EDA軟體,如果被斷供,雖然不一定會導致「關門」,但對於晶片產業的發展影響,無疑將是巨大的。

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在一個月前,Figma封停大疆等公司帳號的情形,讓很多設計公司和用戶產生了危機感。好在Figma只是一款基於Web的UI設計工具,國內已經有替代產品,問題迅速就解決了。但在EDA等其他工業軟體領域,情況恐怕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雖然這些年有很多企業和團隊在致力於工業軟體領域的研發,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總體來說還是屬於起步階段。尤其是在研發設計類工業核心軟體,比如EDA領域,國產化率較低,對國外產品的依賴依舊很強,市場也被國外巨頭所把控。

我們知道,EDA的三大巨頭Cadence、Synopsys和Mentor都是美國公司,它們占領了該行業全球70%的市場份額,而在國內這三家的份額甚至達到了90%。可以說當前幾乎所有國內的晶片企業,都難以避開美國的EDA軟體。

也正因為如此,去年4月份,就有美方人士尋求對我國企業使用的包括EDA軟體在內的美晶片製造工具,實施更嚴格的限制。雖然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措施並沒有落地,但沒有自主可控的EDA軟體,一直是一大隱患。

國內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努力,期待能夠改觀這種十分被動的局面。比如華大九天的EDA和EasyEDA等產品,已經擁有了很多成功用戶案例,也有望在一些局部工具上進行突破。但與前述三大巨頭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而且我們還缺乏成體系的EDA設計平台。

比較可喜的是,最近EDA平台研發工作終於取得階段性成果,國產晶片又一環節取得新突破。根據中科院微電子所EDA中心官網消息,由該中心牽頭承擔的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計算」重點專項,「基於高性能計算的集成電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平台」項目,近日通過了項目綜合評價。

更為關鍵的是,該重點專項成果已進入商業應用。據介紹,項目的部分成果已經服務於包括芯恩半導體、海信、飛騰、中微億芯等商業用戶,初步形成了可持續運營的機制。因此,可以算得上是國產晶片供應鏈上的新突破。

雖然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但部分成果已經服務於商業用戶,則說明該EDA平台已經不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是實實在在地可以用了。而EDA平台的發展,就是要用,像作業系統一樣培養自己的應用生態,在使用中才能進一步完善和成熟。

在這方面,可以說相關的用戶企業帶了一個好頭,國產晶片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因為EDA工具的研發,不但要有優秀的算法,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和製造工藝相結合。此前,國產晶片的性能提升,嚴重依賴於購買更好的EDA工具,採用更好的製造工藝,同時也就形成了對國外EDA軟體的依賴,有時候即使在算法方面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技術突破,但限於工藝結合欠缺,不得不擱置。

那麼,使用國產EDA工具軟體,無疑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而且也意味著用對應的國產晶片生產線來支持。這些國內晶片企業,即便從商業的角度暫時不能放棄國外的EDA平台,但也能給予國產平台使用和提升的機會,哪怕效率低一點,成本高一些,也要給足發展的空間。這才是打造國產晶片供應鏈的關鍵力量。

當然,和Cadence、Synopsys等巨頭相比,我們的EDA產業無疑還是弱小的。尤其是對先進技術和工藝支持不足,暫時還難以擺脫對它們的依賴,要想短期內研發出與國外巨頭相匹敵的高性能EDA等工業軟體,也不太現實。

但是,正如這一次EDA平台的新突破一樣,不能因為差距大,就主動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一個一個地突破,搞出我們自主可控的東西。一旦我們有了多個突破點,相應的限制就會主動地放鬆,脖子就不會被「卡」了。

同樣,EDA平台的突破,並進入相應的工藝應用,也說明在國產晶片供應鏈上,我們能夠實現自主的環節越來越多,解決晶片問題的信心,就越來越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