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張德芬|衣零書評《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

衣零 發佈 2022-04-25T12:28:35.772011+00:00

《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本書以「喚醒、療愈、創造」為敘述主線,張德芬分享了自己這些年來的情感體悟,更深入地探討不同的人生主題,並且提供了很多實操練習,讓大家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道理應用在生活中,從不同的角度再次抽絲剝繭地探討人性、個人意識,以及我們的情感、思想、能量的各個層面,來探討我們究竟怎麼做才能擁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是一本既具可讀性又有實操性的個人成長書。

好書推薦

《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

作者: 張德芬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適宜人群:在婚姻和情感中迷失自我的女性

(其實也適合男生讀的)


備註:雖然書名有點雞湯,豆瓣評分也不高,不過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對自我成長確實有一定幫助,尤其她提到的「人生模式」,會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潛意識究竟在被什麼東西困擾著。




書籍簡介

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怎麼對待我們。本書以「喚醒、療愈、創造」為敘述主線,張德芬分享了自己這些年來的情感體悟,更深入地探討不同的人生主題,並且提供了很多實操練習,讓大家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道理應用在生活中,從不同的角度再次抽絲剝繭地探討人性、個人意識,以及我們的情感、思想、能量的各個層面,來探討我們究竟怎麼做才能擁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是一本既具可讀性又有實操性的個人成長書。關於童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突破童年的限制,去發揮自己的生命潛能,活出更好的自己。關於孩子:孩子是一個能量海綿體,他真正吸收的是父母潛意識裡的能量。孩子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自己。關於愛人:愛人的這三個面貌——鏡子、老師、伴侶,其實在每個親密關係里都是具備的。關於成長:成長的*條件是改變,行為上的改變、言語上的改變、觀念上的改變、思維方式的改變。關於金錢:任何想到金錢就會產生的負面思想以及感受,我們都要去穿越它。


作者簡介

張德芬,知名作家、張德芬空間創始人、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心理健康與發展專項基金形象大使。畢業於台灣大學企管系,曾任記者、主播多年,2002年辭去知名公司高薪工作,致力於個人成長潛修及寫作,2007年推出的首部作品《遇見未知的自己》已成為目前個人成長領域必讀經典,影響深遠。她被譽為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個人成長作家,作品已在泰國、韓國、越南等國翻譯出版。曾被各大媒體、社會機構評為「影響中國女性生活精英人物」「年度優雅女性人物」等。2018年,張德芬推出個人作品《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直面童年創傷、婚變、兒女遠行等人生困境,以自傳的方式,分享面對人生重大挫折時蛻變的過程,受到讀者歡迎!2020年,推出全新作品《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


經典語錄

  • 我們內在的模式、想法、觀念和信念所招引來的人、事、物構成了我們的世界,構成了我們的生活,造就了我們所謂的命運,並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一個最終結果。
  • 只有你的快樂和幸福不附屬於任何人或物的時候,你才是自由的。否則,無論你是被關在監獄裡還是走在大街上,你依然是自己的囚犯。
  • 情緒是一種習慣,既然你能夠養成一個有負面情緒的壞習慣,你一定也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來取代這個壞習慣。
  • 快樂的秘方真的不是去指責別人,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對自己負起責任。


衣零書評

改變自己的人生模式——《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書評昨晚讀完了張德芬的新書《好的愛情,要有敢要的底氣》,初看書名,似乎感覺這是一本有關愛情雞湯的書籍,教育引導讀者如何去贏得真正的愛情,如何讓自己在愛情中變得瀟灑自如,淡定從容。但讀完全書以後,才發現這個有點俗氣的書名其實只是一個標題黨,不過幸好是標題黨,才讓我讀完這本書以後,對書里的內容有了許多思考和認同。其實,這是一本教人如何認識自我和改變自我的書,就像她之前的書一樣,都是引導讀者進行修行和自我提升的。這本書里的觀點沿用了克里斯多福.孟《親密關係》中的許多觀點,不同的是張德芬這本書里所包括的內容,除了親密關係,還有我們和父母,孩子,金錢以及自我的關係。當然,整本書讓我感覺受益匪淺的還是我們與自我的關係。她說:「命運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的性格和你對事情的反應,你說的話、說話的方式、處理事情的方式,不斷地在當下造就了這個因,然後在日後結成了那個果。」許多年前,我們就聽到許多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卻一直不知道性格究竟是怎麼決定命運的。讀完這本書,你就會豁然開朗,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張德芬認為,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一個看不見的人生模式,如果這個模式是悲觀消極的,那麼它就會帶著我們去過悲觀消極的生活。當我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的時候,我們所散發出來的能量就會引導著我們真的不配擁有。並且,我們人生中所有糟糕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模式吸引來的,我們要想變得快樂幸福,就首先要去覺察認識自己,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缺點,然後努力去改變它。因為,她認為,成長的唯一條件是改變,行為上的改變、言語上的改變、觀念上的改變、思維方式的改變。而真正的成長是要經過陣痛的,不僅需要你走出舒適區,打破自己的慣性,還需要你真正地做出改變,這樣所有的問題才能夠迎刃而解。那麼,如何要變成更好的自己,做一個在親密關係中有敢要的底氣的人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識自己,看清自己的弱點,然後努力去改變。當我們自己改變的時候,我們身邊的人也會隨著我們一起改變,最終我們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幸福的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