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與姻緣有什麼不同?洇紙又是什麼?

黃縣話 發佈 2022-04-28T01:37:34.524347+00:00

「因」為象形字,甲骨文象人躺臥席墊上,本義當為蓆子或墊子。蓆子是供人藉墊而坐臥的,故「因」引申為依靠、憑藉,《說文·囗部》:「因,就也。」段玉裁註:「『就』下曰:『就,高也。』為高必因丘陵,為大必就基址。故因從囗大,變其區域而擴充之也。」「因人成事」「因地制宜」用的都是這個意思。

「因」為象形字,甲骨文象人躺臥席墊上,本義當為蓆子或墊子。

蓆子是供人藉墊而坐臥的,故「因」引申為依靠、憑藉,《說文·囗部》:「因,就也。」段玉裁註:「『就』下曰:『就,高也。』為高必因丘陵,為大必就基址。故因從囗大,變其區域而擴充之也。」「因人成事」「因地制宜」用的都是這個意思。依憑從時間上講是有慣性和延續性的,故「因」又引申為沿襲、承接,《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國都糧倉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積起來。後「陳陳相因」用來指沿襲老一套,沒有改進。沿襲、承接為順時間河流而下,故「因」又引申為順隨、順著,《金史·宗弼傳》:「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里通秦淮。」就是用的此義。順著時間之河往上捋,原因也是一種憑藉,所以就有了原因、因果、因緣等引申義,由原因虛化為介詞,作經由、通過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即為此義。又為連詞,作因為、因而講,如因噎廢食、因筆志之。

後來「因」為引申義所專用,蓆子的意思便另加意符「艹」寫作「茵」(「因」為聲符也兼表義),如綠草如茵、茵席。

茵陳

茵陳(黃縣話稱為「茵陳蒿兒」)為菊科蒿屬植物,可入藥,嫩時葉可食用。關於它的得名,唐陳藏器《本草拾遺》載:「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茵陳。」「茵陳」以前是寫作「因陳」的,取因宿根而生之意。後改作「茵」,也未嘗沒有塌地而生、覆地如茵之意。

在黃縣話里,用的多是「因」的引申義,「因由兒」就是理由、原因的意思,比如:你這麼做總有個因由兒吧?他找個因由就不去上書坊嘍。「因兒」指由此生事之憑藉、根據,比如:因兒這個兩家不說話嘍;因兒這回事兒他就不讓她去上班嘍;這件事兒是因兒我起嘞。

凡從「因」取義的字皆與蓆子、憑藉、擴充等義有關。

「洇(yīn)」指液體在紙、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開或滲透,比如:這種紙寫字容易洇;他胳膊上嘞血把紗布都洇透嘍;澆地嘞時候別澆到地頭,讓水慢慢洇過去就行嘍。我們小時候用的作業本,都是用25克有光紙印裝的,紙很薄,質地也不好,落筆的時候稍一遲疑,線條就像膨化蝦條般脹開,如果鋼筆尖再粗一點,那字就變成一個個墨團,「烏目糟眼」看不清楚,下面那張紙也會弄的「花花達達嘞」,所以我們寫作業時都要弄個塑料片墊在紙下,這樣洇得能輕一點,最起碼鋼筆水兒不會洇到下面的紙上。

扎染中有洇染

「洇染」指染料向周圍自由散開的一種印染方法,現代女文青喜歡的土布「扎染」,古代又稱「扎纈」「絞纈」,是將織物打絞成結後再進行染色,這其中既有浸染也有洇染。也可指畫國畫時用水墨或淡色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洇染出的色彩濃淡相宜,過度自然。宣紙是中國獨有的書畫用紙,按紙張的洇墨程度可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生宣用俗話說比較容易「洇」,能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可作寫意山水;熟宣是生宣在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吸水能力弱,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一般用於工筆畫或青碧山水等;半熟宣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介乎前兩者之間。好的書畫作者能利用墨的濃淡和宣紙的洇墨輕重,做到「墨分五色」,即表現出墨的濃淡乾濕來。

青磚瓦和紅磚瓦都是由黏土燒制而成,黏土中的鐵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自然冷去後呈紅色,這就是紅磚瓦。

青磚瓦

洇窯

如果磚瓦坯燒透後,將爐口、灶口全部密封,不再添炭,然後在窯頂預留的水槽內放水,讓水慢慢滲入窯中,這稱之為「洇窯」,實際就是水冷卻,使黏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呈現灰撲撲的顏色,這就是青磚瓦。洇窯約需六七天時間,這是個技術活兒,水不能太多太急,只能「洇」,否則會使窯體炸裂;水也不能太少太慢,否則磚瓦青一塊紅一塊,成了「花拉豹兒」。

複寫紙黃縣話稱為「洇紙」,因為在老輩子人看來,複寫的過程就是你在上面寫字,複寫紙上的油墨洇到下面的紙上。膿皰瘡黃縣話叫「黃水瘡」,黃水流到哪裡,瘡就「洇」到哪裡,傳染性非常強。「陰燃」指燃燒而不冒火焰,像煉火燒、炒豆兒炒長兒果,鍋底就要燒麥糠,「陰兒著」,不見明火不糊鍋。生爐子的時候,最底下放引火草,上面放木頭,最上面是煤塊,點著最下面的引火草,就不用管了,讓它「洇跟兒著」,用「洇」來形容火焰就像水在紙上一樣擴充散開一樣,由此及彼,不斷引燃。

「駰」指淺黑帶雜白色的馬,《爾雅·釋畜》:「陰白雜毛,駰。」邢昺疏:「陰,淺黑色也;毛淺黑而白兼雜毛者名駰。今謂之泥驄。」毛色駁雜如洇染一般。《詩經·小雅·皇皇者華》:「我馬維駰,六轡既均。」

作為一個人情超級大國,我們一向對親緣關係分得細之又細,親戚總的來說分兩大類: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稱為「血親」,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稱為「姻親」。《爾雅》:「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說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從姻。從女從因,因亦聲。」《詩經·小雅·我行其野》中有「婚姻之故,言就爾居」「婚姻之故,言就爾宿」的句子,「就」「因」同義,婦人要去夫家居住,女就男故曰「姻」。藉由婚姻而結成的親戚稱「姻親」,如姑父、姨父、姐夫、舅兒頭、連襟等。在過去,要稱兄弟的丈爺、姐妹的公公為姻伯,稱兄弟的丈母娘、姐妹的婆婆為姻伯母,稱兄弟的舅兒頭、姐妹的大伯兒或小叔兒、老婆的姑舅兄弟或兩姨兄弟為姻兄、姻弟。稱兄弟的大姨兒小姨兒、姐妹的大姑姐小姑兒、老婆的姑舅姊妹或兩姨姊妹為姻姐、姻妹。

「因緣」本是佛教名詞,泛指一切事物生滅所依賴的原因和條件。一般把「因」作直接原因,「緣」作間接原因,或把「因」作原因,「緣」作條件。「因」「緣」合在一起,生起萬物,謂之「因緣和合」。《俱舍論》卷六:「因緣合,諸法即生。」後泛指緣分,《敦煌曲子詞·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男女結成夫妻有一定的緣分,故稱「姻緣」。姻緣來自於因緣,沒有因緣,就沒有姻緣。著名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緣》,採用一男三女的愛情模式為故事的核心結構,即以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學生樊家樹和天橋唱大鼓的姑娘沈鳳喜之間的戀愛悲劇為主體,同時又穿插了大家閨秀何麗娜對樊家樹堅持不懈的追求,賣藝為生的關壽峰之女秀姑對樊家樹的暗戀,最終樊家樹和何麗娜結為連理,故用「因緣」而不用「姻緣」。明末清初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是部世情小說,以晁源、狄希陳人生業果、冤讎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為線索,對腐敗的官場和淺薄的世風作了鞭辟入裡的解剖,故應用「姻緣」。

「氤氳」指形成煙或雲氣濃郁,如水汽氤氳、雲霧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氤」從氣從因,氣為陰陽之氣,混沌之氣,因有承襲、發展、擴充之義,故「氤氳」也指萬物由相互作用而變化生長,「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這是個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哲學命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