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飛機設計師馬塞爾·達索為法式戰機注入靈魂

中工網 發佈 2022-04-29T19:59:07.764548+00:00

前不久,法國達索公司宣布,為完成海外客戶訂單,「陣風」戰機產量將增至每月3架。追溯「陣風」戰機發展史,我們不得不提到一位法國著名飛機設計師馬塞爾·達索。

原標題:法國著名飛機設計師馬塞爾·達索——(引題)

「陣風」源自法蘭西(主題)

楊元超 陳子軒

被稱為「歐洲三雄」之一的「陣風」戰機,近年來一直倍受世界各國空軍青睞。前不久,法國達索公司宣布,為完成海外客戶訂單,「陣風」戰機產量將增至每月3架。

追溯「陣風」戰機發展史,我們不得不提到一位法國著名飛機設計師馬塞爾·達索。70多年的戰機設計生涯,他為法式戰機注入靈魂。達索一生痴迷於航空事業,對法國航空業發展功勳卓著。他先後主持設計了「颶風」「超軍旗」「幻影-2000」「陣風」等30多種型號戰機,跨度從第一代到第四代,製造數量7000多架,創造了世界航空工業的一個奇蹟。

達索敢於創新又穩中求變,他提出的「漸改法」設計理念,是法式戰機的鮮明標籤。時至今日,這一經典設計理念仍深深影響著世界航空工業的發展。

「比艾菲爾鐵塔更高的是人類的翅膀,我一定要去造飛機」

1909年的一天,歐洲最高建築巴黎艾菲爾鐵塔迎來被「超越」的時刻——一架飛機緩緩飛向天空,機身輕巧地掠過塔尖,相比6年前萊特兄弟離地僅3米的首飛,人類征服天空又進了一步。

這次飛行,讓法國航空先驅蘭伯特伯爵以及他設計的飛機,一同載入了世界航空史冊。

在航空事業尚處於探索初期的年代,選擇從事飛機設計工作,被視作異想天開的事。17歲的達索常常仰望廣袤天空,心中夢想始終燃燒著他的鬥志:「比艾菲爾鐵塔更高的是人類的翅膀,我一定要去造飛機。」

法國國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是達索的夢想初始地。求學期間,達索表現出驚人的動手能力。幾塊破木板,經過他的裁剪、加工、組合,就成為一件看起來有模有樣的飛機模型。

達索是公認的「飛機迷」,每款新飛機試飛都不會錯過,甚至有一次專程從巴黎趕赴加萊,只為見證人類歷史上首次飛越英吉利海峽的經典時刻。

青年時期,達索身邊常常圍著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俄國人格列維奇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一起聊李林塔爾、萊特兄弟、蘭伯特伯爵,一起探索研究、暢想未來飛機,一個個創新火花就在一次次「碰撞」中神奇般迸發出來。

畢業後,達索被選送到法國著名的默東航空實驗室工作。當時,飛機只能飛起來,還不能飛得快、飛得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材質可靠的螺旋槳。

達索把螺旋槳製造作為科研攻關的首個目標。像萊特兄弟在自行車店裡研究飛機一樣,達索的第一所「航空實驗室」設在岳父的家具廠,這裡各種類型的木料可以用來製作螺旋槳樣品。

演算繪製圖紙、製造同比例螺旋槳、加裝發動機地面試車……沒過多久,達索就打造出螺旋槳樣品。一開始,螺旋槳勻速轉動,隨著發動機轉速加快,螺旋槳很快折斷,飛出十幾米遠。

重新論證、改進設計、開展試驗……那段時間,達索整日蓬頭垢面,對航空事業的痴迷讓他達到忘我的境界——廠房角落裡堆積著一摞摞圖紙,地上鋪滿了廢棄的螺旋槳樣品。

直到有一天,螺旋槳樣品運行測試成功,得到一組組可靠數據,年輕的達索興奮地從地上蹦了起來。這意味著,達索找到了槳葉設計的最佳比例。

螺旋槳問題攻克了,但不菲的材料成本成為縈繞達索內心的一道難題。「可以試試將薄木板粘連起來。」在達索冥思苦想之時,木匠出身的岳父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達索嘗試將扇形排列的板材粘連起來,累積到足夠厚度,構成螺旋槳的剖面輪廓,再修整成型。這樣,常見的木杉薄板也可以用來製作螺旋槳。

達索把這款螺旋槳命名為「閃電」。在「閃電」螺旋槳問世前一個月,法國空軍「超級王牌」飛行員喬治·基尼莫向航空部門提議:「我希望新的飛機要飛得更快,或許應該在螺旋槳上下點功夫。」

「閃電」誕生後不久,基尼莫駕駛著改裝「閃電」螺旋槳戰機參加空戰,創下一天擊落3架敵機的戰績。一年後,裝備「閃電」螺旋槳的「SEA-IV」型雙座戰機飛向藍天。這一處女作也讓達索收穫了為法國空軍上千架戰機加裝螺旋槳的訂單。

「對一種戰機,一次只能進行一項重大改進」

1982年5月4日,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航行在南大西洋馬爾維納斯群島附近。自恃有著先進對空雷達和防空飛彈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完全沒有把阿根廷空軍放在眼裡。

此時,兩架「超軍旗」戰機以超低空掠海飛行避開探測,接近英艦後突然躍升,啟動雷達、鎖定目標,兩枚「飛魚」飛彈精準命中艦體。沒過一會,「謝菲爾德」號燃起熊熊烈火,直至墜入海底。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空射反艦飛彈擊沉戰艦的場景。在全世界談論這一經典戰例時,已經90歲高齡的達索,仍在辦公室里埋頭研究「超軍旗」改進型戰機的方案圖紙。

「超軍旗」戰機服役初期,法國海軍認為達索設計的這款戰機過於保守,與之前「軍旗IV」戰機沒有太大差別。事實上,馬島戰爭中「超軍旗」戰機的高光表現,直接讓法國海軍「打臉」——加裝對海探測雷達和反艦飛彈發射設備……與「軍旗IV」相比,「超軍旗」戰機在應對海上作戰方面有了很大改進。

這一切要歸功於達索獨創的「漸改法」——他設計的戰機不像國外同行那樣放棄舊型號構型、完全另起爐灶,而是在舊型號戰機的基礎上改進升級,由量變積累為質變,確保技術穩步提升,並拓展多個型號滿足不同客戶需求。他常常對下屬說:「對一種戰機,一次只能進行一項重大改進。」

達索獨創的「漸改法」同樣體現在「幻影-2000」的研製過程中。「幻影-2000」採用了無尾三角翼的經典設計,因為外形酷似過去的「幻影Ш」戰機,也被世人稱為「超級幻影Ш」。

儘管外表與「幻影Ш」戰機很像,但其部分性能進行了改進升級。「幻影-2000」搭載了先進的渦扇發動機和中距空空飛彈,具備強大的空中作戰能力。此外,針對三角翼設計滑跑距離長、著陸性能差等問題,達索進行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改進——通過風洞試驗,找到放寬靜穩定度的方法,不僅改善戰機起降性能,也大幅提升空中機動性;為解決放寬靜穩定度後戰機操縱難的問題,他首次在戰機上加裝了電傳操縱系統。如今,這種改進設計,已作為經典案例寫入各國航空設計教材。

「循序漸進不一定是保守,小步快跑比連續跳躍走得距離更遠。」第34屆巴黎航展上,「幻影-2000」戰機接連做出多個高難度動作,展示出高超的起降和機動能力,受到多國空軍青睞。

那時,達索受邀回到母校進行演講。有學生問:「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達索若有所思地說:「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工作、工作、再工作,然後還要有點運氣,要贏得這點運氣,就得把敢於創新和謹小慎微結合起來。」

「賞心悅目的飛機,才能飛得平穩舒適」

「我有中耳炎,這輩子只坐過一次飛機,還是從監獄回家……」晚年面對媒體採訪,達索以一如既往的平和語調,將記憶撥回至那個不堪回首的戰爭年代。

1945年,已經在納粹監獄羈押多年的達索得到釋放。這一年,達索53歲。在監獄裡,他長期遭受虐待,身體極度虛弱,但他始終沒有忘記為法國造戰機的神聖使命。

回到巴黎的第一件事,他將名字從「布洛克」改為「達索」,這是他的哥哥保羅將軍在法國抵抗運動中的化名。隨後,達索以個人名字創建了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

那時候,噴氣式戰機已經問世。受戰爭創傷影響,法國航空業在該領域研究遠遠落後美英兩國,法國空軍只能引進英國「吸血鬼」戰機以解燃眉之急。為了研製噴氣式戰機,達索找到機場旁一間廢棄的飛機維修車間作為廠房,自籌資金開展戰機研製工作。「我要確定好戰機各項設計數據,諸如機身長度、機翼翼展、尾翼位置、發動機類型……」達索回憶說,那段時間,在狹小逼仄的廠房裡,他既當設計師又當工人,既要設計圖紙、開展試製,還要協調各種加工作坊生產零部件。

2年後,達索將法國第一架噴氣式戰機成功送上藍天。他將這款戰機命名為「颶風」,寓意是法國航空業像颶風一樣飛速前進。「颶風」戰機的海外表現也正如其名——這款戰機誕生後,受到多國空軍追捧,訂單接踵而至,在世界軍貿市場上颳起了一陣「達索旋風」。

為了感謝達索對法國航空業作出的突出貢獻,戴高樂將軍將他的《戰爭回憶錄》贈送達索,並在書的扉頁寫道:「為紀念我們的這場浴血奮戰,對您為法國的貢獻,致以崇高敬意!您永遠的朋友戴高樂。」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製「颶風」戰機時,達索敏銳地發現了足以改變航空設計格局的新設備——計算機。

起初,達索只是想通過計算機繪製設計圖紙。隨著研究深入,達索公司科研人員開始從開發單一設計軟體,轉向研究用計算機全程輔助飛機設計。用計算機設計飛機,法國航空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在隨後「幻影」系列戰機的設計過程中,計算機得以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戰機設計效率和設備可靠性。

「賞心悅目的飛機,才能飛得平穩舒適。」在達索70多年的戰機設計生涯中,「陣風」是他的得意之作。這款戰機通過計算機優化方案,不僅繼承了優美高雅的法式戰機基因,還採用模塊化設計理念,為後續改進升級預留了充足空間。

然而,就在「陣風」戰機試飛前夕,94歲的達索溘然長逝,他沒能親眼見證「陣風」呼嘯天空的經典畫面。時任法國總理席哈克悲痛地說:「他的逝世是法國一大損失,他是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光輝業績的多位先驅者之—。」

「飛機就像靈魂,它們有一對翅膀,經久耐用。即便我離開這個塵世,它們依然可以翱翔藍天。」達索的遺願很快變成現實——1986年7月,達索逝世僅3個月後,他的兒子塞爾日·達索作為試飛指揮員,親手將「陣風」戰機送上藍天。看著「陣風」戰機輕盈飛行的場景,塞爾日·達索內心激動不已,這是對父親最好的慰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