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之後打一架,誰贏誰是狀元?科舉奇聞盤點

影視懷舊派 發佈 2022-05-01T06:35:11.881097+00:00

科舉自隋唐時期開創以來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共經歷了一千二百餘年,共計七百四十五榜,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湧現了十萬多名進士以及數以百萬記的舉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群英薈萃。

科舉自隋唐時期開創以來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讓子彈飛》中的那個光緒三十二年的武舉人竟然還是個梗……),前後共經歷了一千二百餘年,共計七百四十五榜,科舉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湧現了十萬多名進士以及數以百萬記的舉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群英薈萃。

而在這麼多的人才之中,總有一些憑藉著特殊的事跡名留科考史,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些特殊的人才們的特別事跡。


打架打出來的文狀元

北宋前期,殿試的規則是誰先交卷誰就是狀元,於是為了應試,大家都是快槍手,宋太祖時期,有一屆科舉殿試時,當時的考生王嗣宗與考生陳識同時交卷,於是趙匡胤就讓他們打一架,誰贏了誰是狀元,最後王嗣宗勝出,於是他又被成為「手搏狀元」。

宋代書籍《玉照新志》中還有相關記載:開寶八年廷考,王嗣宗與陳識齊納賦卷,藝祖命二人角力以爭之,而嗣宗勝焉,嗣宗遂居第一名,而以識為第二人。


年僅四歲的進士

由於宋朝建立的特殊背景,很重視文教,關於科舉的很多規則都是宋代完善並發揚光大的,其中就有「童子試」,朝廷規定15歲以下能通經作詩賦者皆可應試,及第後即予以進士出身,為幼而敏慧、才賦優異的幼童提供了一條儘快躋身仕途的通道。這期間湧現了很多的少年天才和神童,其中年齡最小的應試者為蔡伯俙他是福建清州人,據說自小過目不忘,四歲的時候已經涉獵儒家經典,於是他的父親帶他去汴京參加「童子試」考試,一舉中第。

《榕城考古略》中有記載:「蔡伯俙,福清人,四歲能詩。元符中,舉神童。真宗賜詩寵之,即日釋褐,後授守秘書正字,尋賜進士出身。」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古人的年歲是虛歲,也就是說他當時實歲頂多三歲,也可能還沒到三歲!


六元及第

六元,科舉制度稱縣試、府試、院試第一名為案首,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六元」。接連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六元及第」,

有史可考的文武狀元共計777名,其中通過科舉考試產生的有592名,在整個科考史中,達成「六元及第」成就的只有兩人,他們是黃觀和錢棨,這可以說是終極學霸了。

其中黃觀是明洪武年間考中狀元,是朱元璋為朱允炆留的班底,最終在朱棣登基後殉節而死。

錢棨是清乾隆晚期狀元,六元及第後,被乾隆提拔為上書房行走,充任皇子侍讀,可以說是起點很高了,然而撞上了和珅,被陷害罷官,知道嘉慶帝肅清了和珅之後才再次被啟用,只是因為年邁,再沒被重用過。


今天的趣味知識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覺得有意思的話就留個贊吧~

往期分享

這些奇形怪狀的東西竟然都是動物的卵

最硬核的吃播:他用兩年的時間吃掉了一整架飛機

頓服的意思是一次性服用,肯德基全家桶是指雞的全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