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陳克樂:去西部、去基層、去祖國最需要你的地方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2-05-01T10:52:23.469646+00:00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四川省大英縣育才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克樂榮獲第25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楊夏

從高校碩士畢業後,他放棄了高薪單位拋來的橄欖枝,在職業和事業之間,毅然選擇來到四川大英縣投身熱愛的教育事業。「這裡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一線,這裡才是我靈魂深處所追尋的地方。」

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四川省大英縣育才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克樂榮獲第25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

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陳克樂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這麼多年只懂得教書育人,一直埋頭從事青少年學生的科技創新教育,輔導學生在各級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了多次競賽類的獎勵。但是個人獲得的省級榮譽,這也還得第一次。珍惜榮譽的同時,也更加自我勉勵,自我加壓。」陳克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說道。

安徽蚌埠「85後」的教師夢

陳克樂,1988年8月出生於安徽蚌埠,共產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控制工程專業,現任四川省大英縣育才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早在讀書的時候,我就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2008年,在安徽工程大學讀本科時,我與學長共同組建了星火義務教育義務支教社。我們當時沒有多想,就是想為貧困的農村中小學生做點貢獻。」

陳克樂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幾年的支教生涯,讓他產生了當一名人民教師的願望。

2014年碩士畢業後,有幾個高薪單位向陳克樂拋來了橄欖枝,但最終大英縣教育系統公開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的公告吸引了他。順利通過面試後,陳克樂在家人的勸阻下,還是來到了大英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任教。

「高薪水只是謀生的一份職業,而教育是我選擇的一份事業,教書育人更是我的理想。說起薪水待遇不算高,但是比起其他地方,這裡更加需要專業對口、專業知識過硬的人。這裡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一線,這裡才是我靈魂深處所追尋的地方。」

據悉,陳克樂是首位「遂寧市教育系統公開考核高層次人才」。

在職期間,陳克樂榮獲首批「川中明珠計劃教育名師」,入選遂寧市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入選四川省優秀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獲得中科協科技輔導員協會「高級科技輔導員」認證。2017年2月,被大英縣人民政府授予「2016年創新創業工作特別獎」;2017年5月22日,被遂寧市科學技術協會、遂寧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授予首屆「遂寧市創新爭先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7年12月28日,被大英縣委、大英縣人民政府授予建縣20周年「十大時代標兵」榮譽稱號;2017年12月,因業績突出被破格評聘為高級講師。2021年11月,任職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和大英縣育才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勇於創新,業績突出

「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集體。個人是和集體一起進步的。」陳克樂說道。

2021年上任至今,陳克樂和全體師生、領導班子一起,探索「普職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帶領學校積極申報「四川省名中職學校(四星級)建設項目」。學校申報的:「一體驅動、三段進階、三標考核」的中職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獲得四川省教育教學(職教類)成果一等獎。

藉助「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活動保障和能力提升項目」開展農村中小學生研學活動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流動服務站」,開展以青春期為主題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送教下鄉活動5次,受益農村中小學生和教師達到1600多人;開發出縣域特色的「大英縣卓筒井大遺址博物館」研學科普路線,活動受益學生達8000餘人次;多次組織縣域內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先後走進四川省科技館、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受益學生達到6000人左右。

依託校外活動中心平台,積極探索為縣城和農村中小學生開展科技創新能力的有效模式,主持四川省教育廳2018年度課題《基於校外教育的青少年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研究與實施路徑探索》研究,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培養縣域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途徑。

「伴隨著今年5月1號,將要實施的《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大有可為。我們學校就是要抓住這一次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利用國家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機會和四川省中職學校『三名工程』建設,把學校建設成為四川省五星級名學校。我自己也繼續紮根基層一線,努力成為四川省中職學校名校長。」

最後,作為「四川五四青年獎章」的獲得者,陳克樂也表達了對現代青年的期望。「既是對青年的鼓勵,也是共勉:青年人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去西部、去基層、去祖國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仆後繼,勇於擔當。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讓自己的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