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解鎖依賴性人格的內心戲嗎?答案就在這本《你有幾個自己》裡

怡華yh 發佈 2022-05-01T11:29:49.376056+00:00

生活中,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一類人:他們缺少主見,經常讓別人為自己做決定。做事優柔寡斷,習慣依附於父母或自己的伴侶,聽對方的話,順從對方,從不敢跟對方提出要求。然而又總害怕被別人拋棄,害怕沒有人照顧,總覺得自己無依無靠,無能為力。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依賴性人格的性格特質。

生活中,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一類人:他們缺少主見,經常讓別人為自己做決定。做事優柔寡斷,習慣依附於父母或自己的伴侶,聽對方的話,順從對方,從不敢跟對方提出要求。然而又總害怕被別人拋棄,害怕沒有人照顧,總覺得自己無依無靠,無能為力。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依賴性人格的性格特質。面對這樣的一類人,大部分人都束手無策。只要稍微沒有顧及到這類人的感受,可能就會出現一些你無法把控的局面。比如,最常見的就是哭泣的場面。

記得有一部電影,女主角因為忍受不住男主角的一些不好的習性,而對男主提出了分手,結果男主突然掉起了眼淚,並哭著求女主不要和他分開。面對這樣的場面,想必許多人都會心軟。但事實上,這卻是依賴性人格的另一面特質,也就是它的其中一個子人格。

正如這本由著名心理學家、意象對話療法創始人朱建軍所著的《你有幾個自己》裡提到的,「作為一種心理障礙,多重人格的自我分裂是自發而被動的。每個正常人也會有多個人格的側面。心理問題較少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他們身上不同的」自我「,一旦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時,就會自發地分裂出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不同的自己,也就是子人格。」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那麼,依賴性人格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內心戲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作為「自知」三部曲套裝的代表作之一,這本《你有幾個自己》向我們揭示了這樣的答案。

01 用哭泣的行為來吸引他人的安慰

對於有依賴性人格的人來說,哭泣是為了能夠吸引他人的安慰。這也是依賴性強的人最喜歡的。正如上述所講的例子,男主為了求得女主的原諒,只能用眼淚來獲得對方的寬恕。

看似那麼不可思議,實則就是依賴性人格中的一個子人格的特徵。依賴者依賴於人,難免有時會受到冷落,越是對他人糾纏不休,往往受到的冷落就越多。這時心裡難免會產生憤怒、恐懼或抑鬱。

但他們不敢有太多的憤怒,因為擔心憤怒的結果可能會惹惱自己的靠山。於是,他們會把憤怒轉為抑鬱,轉變為哭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靠山」的憐憫之情。而哭泣著有人來安慰,是依賴者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既然知道了哭泣背後的緣由,那麼,面對哭泣者,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書中指出,「哭泣是需要醞釀情緒,是需要氛圍和環境的。如果一個人總是執著於哭泣者的人格,那麼可以讓他想像這樣的一個情境,於是哭泣者就不見了。如果在實際的生活中,就讓他走出戶外,或者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哭泣者出現的頻率也會下降。」

02 擁有兒童或小動物類型的人格,企圖獲得憐愛。

書中指出,「大多數依賴性的人格中都有動物,也有兒童,這正反映了依賴性的人在心理發展上的不成熟性。」

比如,有些成年人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總喜歡依賴著別人。一旦沒有滿足其需要,或者失去依賴的對象時,他們就會在情緒上受到比其他人更大的挫傷。

那麼,對於這類人又要如何應對呢?書中提出,「依賴者的兒童和小動物的人格都很可愛,一般都不需要改變。如果感覺過度了,可以在想像中引導兒童長大,多給他們一些獨立的空間,這樣長大後,他們的依賴性有可能會有所降低。」

這其實也就是一個慢慢引導的過程。畢竟心智的成熟也是需要一定的磨練期的。

03 利用生病來獲得關懷

想像一下,當一個人生病之後,是不是很容易能接收到別人的關心呢?同樣,依賴性的人幾乎都會有「生病」的人格。

不是他們故意要生病,而是在他們的內心會藏著生病的特質。假如一個人的病人子人格占據了心靈的主導地位,他的身體卻偏偏比較強健,並沒有出現身體疾病,那麼他的潛意識中的壓力就會引起一種心理症狀,也就是常說的疑病症。

一個有嚴重病症的人會不停地懷疑自己得了某種嚴重的疾病,如癌症,心臟病等。即使在醫院檢查後,醫生說他沒有問題,也不可能消除他的疑心。

對於這類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逐步幫助他減少依賴,獲得更多的獨立,幫助他發掘、培養這個被壓抑的子人格。唯有這樣,他的這種特質才能夠被釋放出來。

04憤怒的人格,可能會變得更有力量。

當一個人因為害怕危險、逃避責任、不願努力而必須依賴別人的時候,他對別人的依賴就會變得過度。這在某種意義上就會讓他成為一個寄生者,需要完全依賴別人的生活。這樣,他的依賴就不再可愛,反而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當對方努力想擺脫這個依賴者時,勢必就會讓依賴者非常恐懼、憤怒,於是「依賴與保護」的遊戲就變成了「糾纏和掙脫」的戰鬥,嚴重的時候,雙方都會感覺如同生活在地獄之中。而糾纏著對方的依賴者肯定有一個子人格會像魔女,容易產生憤怒或發狂的情緒。

此時,如果你還是想一味擺脫他,那勢必會進一步激怒她。相反,如果你能夠允許她表達自己的憤怒,並且強調「魔女」的特質,從而讓她體驗到自己的力量。也許結果就會有所轉變,同時,也會讓她變得更加獨立。

05 不幸的象徵:乞丐特質

書中指出,依賴者也有一個乞丐特質的人格,並不是說他們表現得像乞丐,而是他們有著這樣的一個心理元素「灰暗」。

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卑的表現,也是缺少自尊、容易產生抑鬱的象徵。雖然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過得錦衣玉食,但是在心態上和乞丐沒有什麼區別,因此人格中常有乞丐特質出現。

面對這一類人,我們需要做的是用其他人格的愛,來消除乞丐子人格中的自卑。或者也可以用激發這類人的憤怒情緒,來讓他們恢復乞丐的自尊。

比如電影《濟公》中,朱大昌恢復自尊除了因為愛,也因為對惡人的憤怒和反抗。畢竟依賴者都缺乏反抗的勇氣,如果我們激發了他們的勇氣,對消除自卑也是很有用處的。

當然,凡事都有利弊。有時候,過度地引起別人的憤怒,有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後果。因此,作者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藉助愛的力量來消除自卑心理。

寫在結尾

依賴性人格其實只是眾多人格世界中的一種。要想探究更加神奇的人格世界,還需要我們細細地去發現,細細地去探索。

畢竟自知的高階境界,是從看清每一個自己開始的。而本文只舉例說明了書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對自己或他人的多重人格有個更清晰的分析或拆解,那麼建議你快快拿起這本《你有幾個自己》,去好好地閱讀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