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家說清東陵是游龍,天文學家說宇宙圖案,哲學家說天人合一

海的女兒ts 發佈 2022-05-01T22:55:34.203329+00:00

清東陵的山不是普通的山,風水學家說,那是從太行山脈逶迤而來的「一條游龍」。天文學家說,那是一幅抽象的宇宙圖案。

傳奇清東陵的傳說很多很多。清東陵的山不是普通的山,風水學家說,那是從太行山脈逶迤而來的「一條游龍」。天文學家說,那是一幅抽象的宇宙圖案。而哲學家說,清東陵是五千年積澱而成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通透體現。

清東陵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遺產。綜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環境建築學、美學、哲學、景觀學、喪葬祭祀、宗教和民族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1651年(也有傳說是1952年),14歲的順治害怕傳染天花,帶著太后、皇后到遵化馬蘭峪昌瑞山一帶狩獵。他登高四望,被山川地貌所撼,不由讚嘆「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於是將右手大拇指上的白玉板指扔下山坡,傳口諭「板指停落的地方,就是陵寢的地宮」,由此滿清王朝便與些緊密聯繫到一起。

清東陵具有風水寶地必備的「藏風聚氣」格局,前有朱雀(金星山),後有玄武(昌瑞山),左有青龍(鷹飛倒仰山),右有白虎(黃花山),盆地之外晴空萬里,而盆地之內則可能是細雨連綿,從來不鬧水、旱、風、雹、蝗等自然災害。

清東陵處在「藏風聚氣」的好地方,順治陵後靠昌瑞山中峰,前朝金星山主峰,站在昌瑞山頂向南遠眺,經影壁山、到金星山頂,三點一線,能看到一條龍型氣旋,非常奇異。

順治陵是清東陵的立祖陵,位於昌瑞山腳下,處在「眾臣護主」之中,順治陵從之所以沒有被盜過。據傳當年八國聯軍入侵,想要破壞大清龍脈,曾經到清東陵準備燒毀順治陵,剛一動手,就狂風大作、雷雨交加,一連下了好幾天一直不停,嚇得洋鬼子悻悻離去。

清東陵的昌瑞山,是長白山、太行山、燕山三大干龍的結穴之處,陵後的九條山龍呈菊花瓣型,兩側都向中央的昌瑞山環抱,形成「眾臣護主」之勢,匯聚天下靈氣。清東陵在唐山大地震中安然無恙。

清東陵不是順治第一個看中的,民間還有劉伯溫選馬蘭峪遇火狐的傳說。朱元璋便派劉伯溫去全國各地選陵址,對推薦的馬蘭峪非常中意。劉伯溫在風水最盛處定了一根木橛子,一隻火紅狐狸從天而降,繞著木橛子跑了三圈,撒了一泡尿後消失不見。劉伯溫趕緊向朱元璋勸說「下有狐人(胡人)三百秋(年),您不能占。」朱元璋不得不放棄了。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時期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15座陵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也有人稱其為東方古埃及墓群。陵墓建築群以昌瑞山主峰的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成扇形東西排列。


清東陵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等共計161人。2000年11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於2001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級4A級旅遊景區,2015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清東陵運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將山川景觀自然美與建築景觀人文美有機結合,達到建築與山水相稱的藝術境界,被世界遺產專家盛譽為「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依舊透著繁華姿態的清東陵,見證了清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看多了宮廷劇的緣由,後宮裡的妃嬪耗盡畢生,只為殿前哪怕一次的恩寵,日日不知疲倦地算計與計較。歲月淌過,慈禧、香妃、董鄂妃、蘇麻喇姑等百名女子年華落盡,也不過掩於黃土之中,一切終究還是塵歸塵,土歸土。生命里不管有多少遺憾,多少酸痛,幸也好,不幸也好,過去的,曾經的,都放下吧,這樣我們就會無比輕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