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演義32:蔡少翁牽紅線真龍配鸞鳳,劉秀殷麗華喜結良緣

評書曉伯芳 發佈 2022-05-02T08:29:43.570286+00:00

大漢太子劉秀此時如驚弓之鳥,怕王莽的大兵殺到,自己性命難保,不如早早一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所以他向賓州王佟定和磁州王高鳳告辭,堅決要走。佟定和高風苦留不住,只好把劉秀送出大營,拱手而別。劉秀催馬揚長而去。這二人剛要返身進營,忽然小兵來報王莽的官兵追來。

大漢太子劉秀此時如驚弓之鳥,怕王莽的大兵殺到,自己性命難保,不如早早一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所以他向賓州王佟定和磁州王高鳳告辭,堅決要走。佟定和高風苦留不住,只好把劉秀送出大營,拱手而別。劉秀催馬揚長而去。這二人剛要返身進營,忽然小兵來報王莽的官兵追來。佟定和高鳳大怒,傳令點兵三千,要與安龍鎮人馬決戰。放下馬武、佟定、高鳳三人阻攔追兵之事我們不表。卻說劉秀不分晝夜趕回南陽幸喜一路平安無事。這一天,劉秀回到了白水村,到了自家門前下馬。家人看見三公子歸來,立刻上前施禮,然後接過馬去刷飲餵遛。

劉秀往裡走,泗水王劉良與劉演、劉仲出來迎接,見劉秀平安而回,真是驚喜非常。爺兒四個行禮完畢,同至屋中。家人伺候劉秀淨面、撣塵、沐浴、更衣,然後沏好了茶,退了出去。泗水王劉良問劉秀:「殿下此次長安趕考情況如何,為什麼畫影圖形,天下一體嚴拿?」劉秀就把君臣五人進長安,王霸在古洞祠打死蘇獻的家人張龍,自己誤遇漢室老忠臣吏部天官竇融,搭救賈復,以及在武科場內箭射王莽沖天冠,王豐、竇融拼死搭救自己,馬武大鬧武科場,會英樓題反詩,竇融救自己出潼關,二次遇蘇成,禹王祠巧遇姚期,菩提崗姚期、馬武雙救駕,安龍鎮遇險,二反王相救的情形說了一遍,劉良父子才明白為什麼王莽畫影圖形捉拿劉秀。

劉良囑咐劉秀:「如今天下畫影圖形捉拿於你,已然轟動了南陽,你就在家中呆著,可千萬別出去了。」「好吧。」自此劉秀無事決不敢輕易出門。這一天,泗水王劉良一個人在書房悶坐,家人進來回稟:「員外,有富春山青岫觀的道長蔡少翁來訪,現在門外。」劉良一聽,趕緊出來迎接。二人見面彼此施禮,然後劉良往裡相讓,兩個人到書房落座,家人獻茶。茶罷擱盞,家人退出去,劉良才問蔡少翁:「道兄此來可有事嗎?」蔡少翁說:「我是來給殿下提親的。」劉良一聽是給劉秀說媳婦,非常高興,忙問:「道兄說的是誰家之女呢?」蔡少翁說:「是殷家莊殷洪之女殷麗華。」劉良點了點頭:「我認識殷老員外,他的女兒我也見過,父仁女賢,很好很好。請問道兄是何人求你提親?」「是殷洪本人。」

劉良想了想說:「道兄,他既然求道兄提親,我和殿下也很願意。不過,請你再辛苦一趟,面見殷洪當面商議,把話講明了才好。因殿下身負國家復興之重,不久就要興兵滅莽。倘若漢室復興,劉秀當為天子,殷小姐便是一國之母;如若事敗,全家抄斬,滅門九族,殷洪全家定受到牽連。事關重大非同兒戲,講清之後,殷洪若願,這門親事就妥當了。」蔡少翁說:「王爺,殷洪與我情如手足,久過心腹之言,這件事我早對他說明了。殷員外不但願意,將來殿下興兵,他願讓二子在兩軍陣前效勞,並將家產奉送以備軍用,請你放心。」劉良說:「既然如此,請道兄費心吧!」

蔡少翁很高興,一連跑了三天,親事定妥。兩家下了定禮之後,劉良擇了個吉日,搭棚辦事,把殷麗華迎娶過門。劉秀完婚之後,可了不得啦!殷家莊有隨人情地認出了金公子便是劉秀,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南陽官人的耳朵里。地方官員沒敢輕易動手,寫了公事遞到朝中。王莽大怒,立即派欽差蘇倫查辦南陽捉拿劉秀。蘇倫奉旨帶兵五百離長安到了南陽,在各村莊和鎮市搜拿劉秀。這些官軍以搜劉秀為名,到各村鎮趁機敲詐勒索,調戲婦女,無惡不作,鬧得怨聲載道,無人不罵。這風聲傳到泗水王劉良的耳朵里,劉良能不著急嗎?他立刻帶著劉演、劉仲,來到劉秀書房商議。

爺兒四個落座之後,劉良把事情一說,劉秀說:「叔父大人,事已至此,講不了我就得興兵。要不然,我們早晚也難免被擒,不如豁出命去,在白水村興兵。」劉良說:「殿下說得雖然有理,可興兵討賊不是易事,我們沒有兵將,如何能成?縱有兵將,也得先把糧餉弄好了,才能挑起大旗。我看不如先把白水村四面修起圍牆,然後再買糧草,把糧草屯積得夠支持些日子的,再招兵買馬,聚眾起義。」劉繽、劉仲、劉秀哥兒仨聽劉良說得有理,齊聲說:「事不宜遲,就這麼辦吧。」劉良便向全村的老百姓勸導。修個圍村牆以防意外。正趕上兵荒馬亂的年月,老百姓哪兒有不願意的?

於是劉良拿錢,村裡的百姓出人力,不分晝夜地干,只用了十八天的工夫,白水村四面的圍村牆修成了。這圍牆修得跟小城牆似的,東西南北四面修了四個莊門,圍牆外頭挖了條壕溝,足夠四丈深,三丈多寬。劉良又叫合村的人把樹木拉倒,鋸成滾木,堆在圍牆之內。然後讓村裡的小孩入圍牆裡搬運石頭。搬完石頭,劉良就讓家人分給這些小孩瓜果梨桃,不到五六天的光景,堆起來的石頭快跟圍牆的高矮相平了。劉良又派家人四外買糧,無論貴賤,有多少要多少,弄得南陽一帶的糧食直往起長行市,各村莊鎮店的糧店家家賺錢,白水村內的糧米堆積如山。日子一多,附近的糧店把存貨都賣光了,可就不好買了。

劉秀恐怕將來興兵的時候,糧米不夠用,就吩咐家人到各處打聽,哪裡有糧行的客人,只要客人有糧,不論糧食多少,不論行市大小都可商量。眾家人領命,到外面去打聽糧行的客人。這一天,劉良帶著劉演、劉仲,到集上收買使用的東西物件,順便要雇幾個鐵匠好打造刀槍。劉良父子走後,劉秀在家中照料,還沒吃早飯,家人進來向劉秀說:「三公子,外邊有宛城北關萬年糧店的一個學徒的,是掌柜的打發他來找咱們的。他說他們柜上來了一個外邊的客人,販賣大撥糧米,在他們柜上住著呢,叫咱們家裡趕緊去個人到他們柜上去看看,好跟那位客人商議商議價錢把價錢商議妥當了,有多少糧米就都賣給咱們一家了。」

劉秀一聽,心裡非常高興,料著這位糧商的糧米絕對少不了,再買一大批屯糧就差不多了,便說:「你去告訴糧店的徒弟,就說我隨後就到。」家人說:「三公子,萬年糧店掌柜的叫徒弟告訴您,要去就快點,怕這位客人著急,把糧食賣給別人。」劉秀說:「那麼,我就隨他一同前往。他們柜上還存著咱們四十多袋糧食,我就順便帶回來吧!你先叫糧店的徒弟在外邊等會兒,讓潘禿子套上兩輛大車,跟著我把糧食拉回來。」「是。」家人來到外邊,叫萬年糧店的學徒等著,又傳下話去,讓車把式潘禿子套兩輛車。潘禿子跟李夥計套好了車,劉秀換好了衣裳到了門外,劉秀跟糧店的徒弟坐在大車之上,潘禿子和李夥計一搖鞭,兩輛大車離開了白水村往南而行,夠奔宛城的北關。

八里之遙,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到了萬年糧店門前,大車站住了,劉秀跟糧店的徒弟下了車,進了糧店。掌柜的愁眉不展,出來相迎。劉秀問:「客人呢?」掌柜的說:「客人剛出去。公子你先在櫃房裡坐一會兒,他就回來。」「好吧。學徒端上茶來,劉秀在櫃房裡等著這位販賣糧米的客人。外邊兒,潘禿子跟李夥計把牲口解下來,用支車棍把大車支好,撤下草料笸籮,鬆開牲口的肚帶,把牲口餵上。就在這個時候,從南邊來了一大車糧食。到了萬年糧店門前這輛糧車就站住了。糧店裡的十幾個夥計趕緊跑出來,從車上往店裡扛糧食。劉秀在櫃房裡坐著,跟掌柜的也沒有什麼話說,覺著悶得慌,就由櫃房裡出來,站在櫃檯旁邊,看著夥計往裡扛糧食。

忽然,有個夥計扛著糧食走到劉秀面前,口袋嘴兒開了,嘩啦!糧食撒了一地。這個夥計把口袋放在地上,劉秀不由得低頭觀看。這人冷不防往起一直腰兒,手裡拿出一條鎖鏈往劉秀的脖項上就套,嘩啦一聲,把劉秀鎖上了。跟著,糧店的夥計一齊上手,劉秀被獲遭擒。外邊趕車的兩個車把式也被人拿住。劉秀再一看,糧店的夥計們把衣服一脫,全都穿上了官衣,才恍然大悟。這是宛城縣衙門裡的官人假扮糧店的夥計,用巧計把我劉秀誆到萬年糧店,借糧店辦案,捉拿於我。事已至此,跟他們廢話也沒用,反正往衙門裡一送,我這條命就算完了。

當下,宛城縣的衙役捕頭把劉秀、潘禿子、李夥計往車上一攙,官人在前後左右圍住,兩個人趕著車,連車帶人押往縣衙,招惹得大街上看熱鬧的人山人海。車輛進了北門,過了鼓樓,往東一拐,到了縣衙。官人從車上把劉秀、潘禿子、李夥計攙下車來,就聽見縣衙里咚鼕鼕鼓聲響,劉秀就知道宛城縣的縣官點鼓升堂了。時間不大,裡邊傳出話來:「縣太爺有諭,帶妖人劉秀。」不知劉秀此次性命如何?這才引出一段殺欽差白水村興兵起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