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中感受諸子百家的學說——《茲山魚譜》《墨攻》觀影報告

全侃陪你侃大山 發佈 2022-05-02T21:27:37.837853+00:00

又迎來了五天的五一假期,戶外踏青的同時居家觀影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安排,影片中同樣有著宏大的世界,比如《茲山魚譜》、《墨攻》這兩部電影,就能夠帶我們了解到諸子百家中的儒家與墨家的相關學說。


又迎來了五天的五一假期,戶外踏青的同時居家觀影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安排,影片中同樣有著宏大的世界,比如《茲山魚譜》、《墨攻》這兩部電影,就能夠帶我們了解到諸子百家中的儒家與墨家的相關學說。

儒學更需投身實務——《茲山魚譜》

丁若銓因為家族的天主教信仰被流放到了黑山島,苦習過儒學、老莊、西學的他在來到荒島之後才發現他對真實的「生存之道」其實知之甚少,所謂的聖禮學(儒學)其實無助於現實的生產力。他與張昌大產生了亦師亦友的關係,丁若銓用他的儒學心得交換對方的魚類實務知識,勵志於編寫一部站在勞動人民立場上的《茲山魚譜》。別人眼中的丁若銓成為了遠離政治的「出世」者,其實這才是他想有所作為、為後人留下真正有價值的書籍的積極入世。

反觀他的學生張昌大,在學成之後放棄了《茲山魚譜》選擇了《牧民心書》的道路,投奔君王想要為百姓做事,可是當了進士之後的現實又是什麼樣的呢?當差的小吏變著花樣的盤剝百姓,想要榨乾他們身上最後的一點財富,那些飽讀聖人學說的官員們對此置若罔聞,悄悄拿下了小吏們上供的分贓,沒有人真正在乎他們眼中那些賤民的生死。

擁有一腔熱血的昌大看到了這樣血淋淋的現狀,會是怎樣的失望呢?也許此時他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老師,沒有貴賤、沒有嫡庶、沒有君王的人人平等,才能避免殘酷的剝削,所謂的「牧民」就是把百姓看作了牲畜一般的存在,鑽研這樣的學說又有什麼先進的意義呢,或許投身於實務才能做出真正能夠造福百姓、傳之後世的有意義的學問。


墨家何以最終湮滅無聞——《墨攻》

用影視化的方式展現了墨家的學術主張和墨家信徒的形象,劉德華所扮演的革離作為一名懂得守城術的墨家子弟,隻身來到梁國助其抵抗趙國入侵,這是他的「非攻」;不接受梁國人士的饋贈,穿著最樸素的衣著,這是他的「節用」;罷用號稱「第一箭手」的公子,選擇出身行伍的神箭手,這是他的「尚賢」;一視同仁地保護梁國的貴族百姓和奴隸,這是他的「兼愛」。

可他苦苦守城抵抗了趙軍一次又一次進攻的結果又是什麼呢?梁王明知他的學說僅僅適用戰爭,從未信服墨家學說,在趙軍退兵之後就對墨家的擁躉們進行了清洗。革離甚至都無法獲取他所拯救之人的信任,這何嘗不算是另一種失敗。或許「兼相愛」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我們要懂得去選擇要愛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人性。革離在影片的最後黯然離場或許就一如墨家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湮沒,令人不勝唏噓。

相信觀看完《茲山魚譜》、《墨攻》你會對儒家、墨家有了進一步的認知。還有什麼關於諸子百家的影片,可以在評論區中向大家分享。

關鍵字: